青年体匿名社交的心理动机研究——以小红书momo体为例
□ 侯茜苑
摘 要:热衷于匿名社交的青年体momo在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异军突起,网络互动空间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在追求个性的现代社会,为何momo们反其道而行?本文在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下探析青年体匿名化社交的心理动机,认为青年体匿名化社交出于三种需求:大数据时代自我保护的需求、缓解生活前台扮演的社交疲惫、体认同建立情感归属。
关键词:匿名社交;使用与满足;小红书;momo
网络匿名社交现状及momo体概况
(一)网络匿名社交现状
网络社交空前繁荣,人们一边热衷于在公共空间表明身份立场,彰显辨识度;一方面又需要“树洞”来倾吐心声和宣泄情绪,隐藏真实身份,因此匿名化成为一种社交需求。从QQ时代的全民隐身,到以摇一摇、漂流瓶为代表,各大社交平台相继推出匿名功能,如微博中的匿名转发功能、分组三天可见。网络上涌现大量匿名用户,如豆瓣上名为“已注销”的体用户、知乎上ID为“匿名用户”的体、贴吧中的“佚名”用户等等。应用市场也开始推出匿名社交软件,如陌陌、探探、Soul等,彰显出当代网民对
社交匿名化的需求。
(二)小红书momo体概况
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小红书男性用户占比25.93%,女性用户占比74.07%,集中在18-35岁年龄段。他们热衷于在此分享日常,以图文视频的方式“标记我的生活”,以评论点赞转发的方式进行社交互动,小红书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交新宠。momo也叫么么龙,是一个由网友自发组成的匿名体,他们统一使用momo昵称和粉小恐龙头像,抹去了自身标识成为匿名大军。随后还出现了恐龙形象的衍生变体和momo字体的更多形态。
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
继魔弹论之后,20世纪40年代学者们把目光对准大众,以心理学为出发点,站在受众角度对他们使用媒
介的心理动机进行分析。温达尔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心
理学出发,认为人们基于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而选择性
地接触媒介,使用媒介的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无论是
何种情况,人们都将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并影响今后
的媒介接触行为。这个过程即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
介期待→媒介接触与使用→需求满足/不满足→影响未
来媒介使用行为。[1]该理论认为受众在媒介传播中具
个性名有很强的主动性,由此纠正了早期“受众绝对被动”的
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现代学者对这一
理论有了新的发现和理解。斯塔福德等人在研究中提到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三个维度的满足:媒介使用过程体验
带来的满足、媒体内容带来的满足以及社会性的满足。[2]
网民主要出于人际交往需求、消遣时间需求、信息获取
需求、便捷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的目的使用互联网。
momo体匿名化社交的心理动机分析
(一)大数据时代自我保护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身份信息潜藏在数据库里,能轻易通过算法推荐给周围的人或者被他人挖掘盗取,由此可能导致网暴和个人隐私泄露的公共事件发生,用
户不得不在互联网空间小心翼翼,对个人身份信息严加
保护,匿名成为数字化时代安全生存的自保手段。隐藏
自己、隐匿个性,穿上互联网momo马甲,变成无个
性体中的一员,成为不少人加入momo大军的重要
2023年8月号 全媒体探索    135
原因。
(二)缓解生活前台扮演的社交疲惫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自我呈现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3]人们出于社交压力,更多地在生活前台呈现出“客我”,而momo这一隐形标签则为人们提供了释放“主我”的表演后台。在现实社会中受到的规训和压抑希望能在虚拟社会得到释放和排解,人们需要一个倾吐和宣泄真实自我的安全秘境。匿名社交消解了自由表达和社交压力之间的矛盾,在陌生人与熟人之间建立了一个过渡社交层次,人们穿上momo互联网马甲,便能无负担地表达真实自我,避免迫于体压力不敢发声;同时也满足了窥视他人的乐趣,规避了暴露真实自己的麻烦。松弛的自我表达和呈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交疲惫。
(三)体认同建立情感归属
传统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人认同存在于对世界的参照之中以及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肯定。momo体使用统一的头像、昵称和标签,“一mo做事亿mo当”成为他们戏谑的口号,在网络相互抱团维护,积极捍卫自己的身份,并与其他体划清界限,说明他们对于这一互联网标识抱持着很强的体认同。momo大军还经常在一些热门话题下面展开狂欢模式,他们彼此趣味相投,在互动过程中获得愉悦体验,在心理上获得情感满足。强烈的体认同产生的情感归属,给匿名体提供了心灵抚慰的情绪价值,成为他们在虚拟世界的精神依托,满足了匿名人际交往的社会性需求。
青年体匿名化社交的媒介困境
(一)集体狂欢容易极化为体暴力
匿名化社交的目的之一就是对网暴的主动有效规避,但自身的匿名性也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波助澜者。由于不再害怕自我暴露,momo们有时会随意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无节制地宣泄私人情绪。基于强烈的体认同,momo大军很容易体极化,由匿名体变成乌合之众,对某个人某件事起而攻之,从而引发体暴力,激化社交媒体交流矛盾。
(二)低质内容和不良信息暗流涌动
隐匿的身份削弱了大众舆论带来的体压力,传统的沉默的螺旋开始失效,momo体披上统一的社会皮肤,高举着私人麦克风在公共领域畅所欲言,其中充斥着大量低质内容。目前我国网民的整体媒介素养还有待提高,匿名青年体亦是如此。匿名社交为他们提供了情绪化、非理性的表达平台,肆意谩骂、恶意攻击、道德审判、二元对立的声音时有出现,各类虚假信息滋生蔓延。这无疑是对媒介生态的侵害和对网络空间的破坏。
(三)情绪操控下的媒介依赖
momo体在匿名社交中获得各种满足,这种满足会增加他们对于媒介的依赖。对匿名体而言,他们更多是在匿名社交中得到了真实表达的自由和体认同的归属感,出于自我娱乐和社交娱乐产生对媒体的游戏依赖。momo体依靠隐匿的方式在虚拟网络世界中逃避社会控制,不过这种逃避现实的举措只能获得暂时的消遣。为了获得情感的满足而过度沉迷于匿名社交,信息的过度消费反而会让人
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封闭、孤独和焦虑,由此可见匿名社交并非一剂“社恐”的良药。
结语
匿名社交越来越成为现代青年体的社交选择和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主动规避网暴和信息泄露的风险,是他们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畅快抒发内心真实想法和个人情绪,让“主我”“客我”的双重身份在虚拟和现实中自由切换,momo们得到了社会性的满足;强烈的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让他们在互联网大家庭中得到了情绪和心理的慰藉。但匿名社交并非人际交往的乌托邦,由此也衍生出网络监管难题:体极化下的体暴力、非理智的舆论引导、对他人权益的侵害等。匿名社交背后的媒介困境,需要个体做好自我约束,监管部门和平台共同担起监督管理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6):74-80.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91.
[3]杨恒,蔡亚欣.拟剧理论视域下匿名化的青年媒介形象探析——以豆瓣momo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07):117-119.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136  全媒体探索  2023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