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春又来——咏冬至节古诗词赏析
冬至阳生春又来
——咏冬至节古诗词赏析
川 雪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
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后汉书》中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廷上
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庆贺冬至日的仪式仅次于正旦(春节)。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小至》,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气氛: 冬至古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景物与家乡的没有不同,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首联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诗人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
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是分承:颔联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用葭管动飞灰写冬至节到。颈联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尾联以抒情作结:在这身处异乡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