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展开全文
一、学习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有关意见
(一)、实施背景:
上海市教委提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认为当前小学教学与评价还存在一些偏离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如教学要求、作业要求和评价要求被人为拔高,学生必要的学习经历被忽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等。这些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对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质疑。
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需要,更是当前深入推进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并非单纯地控制或降低教学基本要求,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科
学确定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落实,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具体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师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
目标。鼓励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3.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多给学
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要探索课堂观察与分析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三)思考
何谓基于《《课程标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二是教学要围绕目标进行。
三是评价指向的是目标达成情况。
即目标——教学——评价具有一致性。
1、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情,三者缺一不可。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隐”“显”兼顾,“近期”和“远期”结合,使目标体现“三维”,这样制定出的教学目标才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和针对性。
2、教学目标的表述
决定教学和评价的目标,清晰是关键。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没有明确的依据来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也就没有标准来评价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程度。
1.1.教学目标清晰化的叙写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或行为内容。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明确基本要素,能够使我们
对教学目标有更清晰的把握,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例如:学生能够不看教材准确无误地复述课文内容。
行为主体:学生
行为动词:复述
行为条件:不看教材
表现程度:准确无误
当然,有的时候为了简练,在不会引起误解或歧义的前提下,可省略行为主体或者行为条件。
教学目标清晰化的表现 “该学”、“能学”、“可教”、“利评” “该学”: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自然课, “ 了解刺猬的生活特性”, 或是上成品社课:“理解某某某的爱国主义情操”等当做语文课的核心学习目标。
“能学”: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他们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哪些学生可能会在哪个学习目标上有困难,是什么困难,他们的学习潜能在哪里,学习目标该确定到怎样的程度。
“可教”:研究用以达成学习目标的资源有哪些,教师的自身条件怎样支持教学的可能性,如何合理开发课外资源等。
“利评”:表述的目标是“可评价的”,在叙写学习目标时,应多使用“能说出”、“ 能写出”、“能归纳”、“会总结”等可评可测的行为动词,而不太使用“理解”、“ 感悟”、“体会”等难以评价的词语。
二、在课例中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下面以《带刺的朋友》为例,谈谈如何从一篇课文到一节课中落实教学要求。
就一篇课文而言,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了解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教科书教学目标;
2、熟教科书,了解它的总体特点和纵横联系。因为教科书都有其总体特点。各学段、各册教科书、各个单元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熟悉教科书,了解总体特点和联系,才能将“教学目标”放在整个教材体系之中,才能使教学计划科学、合理,使教学体现课程的整体性、阶段性、螺旋性;
3、着眼整个单元,了解它的整体特点和内在联系;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归纳主要内容,而且是起步阶段,选文都是叙事类的文章,《手术台就是阵地》《狼牙山五壮士》是一件事的概括,基本方法从概括一段段意到把段意合并成主要内容;《走完长征的婴儿》《带刺的朋友》则属于多件事的概括,而《带刺的朋友》则文中有概括句,让学生抓住这一抓手,概括起来则更容易些。
4、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文本的特点(包括体裁特点、语言特点、情感特点、思想特点、课
后练习特点等等)。
《带刺的朋友》这篇文章在表现刺猬偷枣高明之处时,分小节把偷枣的过程写清楚的同时,又重点刻画了它偷枣时的动作,把刺猬的既小心谨慎、又机灵敏捷,还心思缜密的特点跃然纸上。这就是文章
在表达第一件事的语言上的表达特。在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把圈划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领悟刺猬偷枣的高明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圈,认认真真地读,扎扎实实地读,整体联系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5、充分了解学情。
这样才能避免制定目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出的目标才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总之,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胸存课标,心中有本,目中有人。
课例: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带刺的朋友》
教参定的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课文第5-7节。
3.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
4.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上述目标太粗了,难以把握,有的甚至不正确。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除了比喻,第二句描写月亮则运用的是拟人手法来表现的 可以将上述目标细化成:
1、 学生自主识字,重点掌握“佩”的第五笔和“怎么着、散..
落、扎在背上、‘长’大了一圈、兴许” 在文中的读音;...
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高明、钦佩、本事、兴许、
径直、诡秘”等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
2、借助总结句,学习抓住文中描写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在语言环境中,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带刺的朋友
(1)通过比较,体会比喻和拟人对句子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叹句语序表达前后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情感变化。
4、朗读课文,抓住动词,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能够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 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参中的第二条被分解成两条:1、概括主要内容,提供了一个抓手,借助总结句,把两件事合并一起归纳。
2、背诵5-7节。
背诵课文5-7节,没有直接出示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而是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先读课文,圈出动词,理解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体会用词准确性;然后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里用说说而不是“复述”,觉得王老师目标定位准确,关于复述是第一学期第五-第八单元的训练重点,刚升上来的四年级学生未接触过,所以不能拔高教学要求,用说说来表述,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作为第一课时主要是熟读课文,知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