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命的内涵
——《热爱生命》品读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家尧
《热爱生命(节选)》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在姬旭升先生译作《热爱生命》的序中这样写到:“在他(杰克·伦敦)最优秀作品中一现出的强烈的大自然气息,勇敢和冒险的浪漫精神,人‘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则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使人读起激动不已。”另一处又谈到:“杰克·伦敦的这些作品……在人与自然的残酷斗争中,赞美了勇敢、内心的力量、坚毅和爱这些人类高贵的品质。”的确,《热爱生命》被选入教材,也正是基于作品所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所揭示的生命的内涵。
生命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结合体,人的生命就更是如此。生命的内涵既具体又抽象,又真实可感又不可捉摸。在《热爱生命》这篇小说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生命内涵呢,能给我们以哪些生命启迪呢?笔者以为,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面:
一、生命的意志
一、生命的意志
人,作为精神的个体,意志超越了动物的本能。在文中,作者为主人公安排了荒原这一背景,显而易见,在生存条件极度恶劣的荒原这一大背景下,更是考验着人生命的意志。在面对荒原、雨雪、极度的饥饿、脚脖子受伤、野狼跟随的情况下,这位行走者对“活着”有着强烈的欲望,始终“不肯甘心地死”,虽然“只有活着才是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文中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展现“他”的求生欲望:“逼着他向前走的,是他的生命,因为它不愿意死”; “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不过,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在神经麻木迟钝,充满幻像和梦境的时候这一信念不曾动摇,在“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的时候也不曾动摇。正是因为这一信念支持他拥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因为有了这一坚定的信念,他也拥有了顽强的生存意志。他靠着吮吸骨头、靠吃沼泽中的可怜的浆果和鲦鱼,“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白天黑夜都在赶路”,“踉踉跄跄地地朝着光辉的海洋上的那条船走去”,到最后“神智清楚的时候愈来愈少,也愈来愈短”的情况下仍然向前爬行。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时刻防备病狼,并最终靠着这种“不想死”的信念咬破了病狼的喉咙,获得了新生。
二、生命的价值
人既是物质的人,更是精神的人。作为淘金者,荒原行走者无疑是舍不得那鹿皮袋里的金子,文中四次写到它。对这个“很沉,有十五磅,相当于其余所有东西的重量之和”的包袱,“他”放弃的过程无疑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前两次都是“终于让他留在了背包里”,第三次是平分,之后又分成两份,最后扔掉。对物质的欲望最终让位于对生命的渴望。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物质的超越使“他”获得了新生。
具有讽刺意义的,比尔,这位至死也不愿放弃“金子”人;这位无视同伴的哀求,独自前行的人;这位没有受伤,身体状况比“他”要好得多的人,最后却抛骨荒原。而“他”,这个情况要糟得多的受伤的、被同伴视为累赘的人最终却走出了荒原。文学就是人学,作家通过情节和人物说话,展示其价值评判,褒扬生命价值:对友情的珍视和生命本身的讴歌;金钱必须让位于生命。
三、生命的尊严
人之所以为人,体现为人对于“人的尊严”的坚守。“同类而食”是动物的作为。文中荒原的行走者在极度饥饿、出现眩晕、幻像的情况下,也不愿吮吸比尔的骨头,这一细节展示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超过动物本能,展示了人性的光辉。照理说在荒原这个特定的背景下,人
已经脱离了社会,只剩下了原始的动物性,“吮吸比尔的骨头”也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但人就是“人”,这位荒原行走者以自身的行动维护着人类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易子而食”“杀妾犒军”的做法,都在扼杀人的尊严,都是人性泯灭的表现。
四、生命的智慧
在荒原这一大环境中,在极度的饥饿下,人个体的生存无疑是极其艰难的。作为一个弱小的“动物”的虚弱的“他”,在与熊与狼的较量中是不占任何优势的,但他充分运用了“人”的智慧,最终而战胜熊与狼。在与熊对阵中,以“装出一副威武不屈的样子,紧握猎刀”,吓跑了熊。而在与狼的对抗中,以顽强的意志和智慧将狼压在身下,并咬断了狼的脖子。他因有了智慧而获得了新生,而人正是因为有了智慧在自然界中而显现出强大的力量。
对荒原的行走者,作者没像比尔一样赋予其一个明确的姓名,而是用“他”来代替,其意味深长。意在通过这样的一个“人”的代表,展示人的生命内涵;意在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这种生命的意志、价值、尊严与智慧化为自己生命的“内核”,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他”。
正如作者在开篇的那首诗中所写的那样:“这就是生命中惟一的财富/活着并经历痛苦/能做
到这一点也就不错/即使输掉了最后的赌注。”虽然,荒原上的行走者最后丢掉了那袋“金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回了另一样财富,那就是展示出的生命的意志、价值、尊严、智慧,这是生命的另一袋“金子”,这袋金子,足够我们一生“挥霍”。
“荒原”与“病狼”作为与生命相伴的两个“意象”,从更宽泛的意义来看,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像,更是一种社会的象征。从当代解释学来看,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陷入这种生命 “荒原”的困扰和与“病狼”对峙的境地:亲人的离去、个人的失学、前途的迷茫、生意的破产、事业的失败等都是这种“荒原”,在“荒原”中那些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其实只是一只“病狼”。面对“荒原”与“病狼”,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位荒原行走者以其行动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法国的思想家蒙田曾说,“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让我们好好珍惜生命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