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资料附答案
一、《琐记》
1.作者在文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2.文中,作者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3.文中,作者记了哪些琐事?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5.在作者的印象中,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是个怎样的地方?
6.作者在《琐记》中引用了《长恨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求学的结果。作者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需学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学堂四天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感到“不适合”和“___________________ ”,他随后又考入了__________
_______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二、《猫.狗.鼠》
1.你能概括出作者现在仇猫的原因吗?
2.本文托物喻人,你能读出猫、鼠各指哪类人吗?
3.在这篇文章中,你喜欢哪一个形象?为什么?
4.简析猫和狗成为仇家的原因。
三、《二十四孝图》
1.通过阅读本文,你知道了哪几个“二十四孝”故事?
2.鲁迅写本文是反对子女尽孝心吗?
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4.“我”为什么反对“老莱娱亲”的故事?
5.“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四、《无常》
2、“他口里的阎罗天子仿佛也不大高明,竟会误解他的人格,——不,鬼格。”作者这里先说成“人格”,后又改为“鬼格”,有何目的?
3.“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该句表现了活无常的什么性格特点?
4.文中的阎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5.《无常》中的“无常”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狗猫鼠》写猫玩弄猎物、一副媚态、叫声烦人,表现出作者对像猫一样的暴虐又谄媚的人的厌恶。()
(2)《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以及对维护封建文化、抵制白话文的保守人士的抨击。()
(3)《无常》表现了对有情有义的活无常、死无常、阎罗王等鬼怪的喜爱,对虚伪、丑恶的人的讽刺。()
五、《五猖会》
1.“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从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中写了小时候背《鉴略》一类的书。关于鲁迅小时候所受的这种启蒙,你如何看待?
4.“五猖会”这个题目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六、《父亲的病》
1.文章共写了哪几位“名医”?他们分别开了怎样的药引?这些药引有怎样的解释?据此你怎样评价这些“名医”?
2.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地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3.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1)大夫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关于猫的资料
(2)换了大夫后,父亲的病好了吗?
七、《范爱农》
1.文章写了《范爱农》一生中的哪几个阶段?请按顺序概括出来。
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把许多方面的人和事串联成一个整体的?
3.请概括出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4.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读完本篇文章,你认为范爱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你认为造成范爱农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7.鲁迅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的实质是什么?
8.《范爱农》中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原因分别是什么?
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为教材内容,以后均会细讲,本次以阅读为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资料(答案)
一、《琐记》
1.作者在文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2.文中,作者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3.文中,作者记了哪些琐事?
(1)与衍太太交往;(2)去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3)去矿务学堂学习;(4)去日本求学前的准备。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她从冬天怂恿孩子们吃冰,让“我”看不健康的书,怂恿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在孩子们跌倒时却又故作姿态,唆使“我”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留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事,可以看出她是个表里不一,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5.在作者的印象中,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是个怎样的地方?
明确:高年级的学生傲视和欺负低年级的学生;为淹死的学生造关帝庙,每年七月十五请和尚到操场放焰火。总之觉得“乌烟瘴气”。
6.作者在《琐记》中引用了《长恨歌》中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_”两句,表明了求学的结果。作者离开故乡的原因是躲避流言和中伤。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需学费的江南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__英文,一天教授汉文,因为感到“不适合”和“_乌烟瘴气_ ”,他随后又考入了__矿路学堂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五、《猫.狗.鼠》
1.你能概括出作者现在仇猫的原因吗?
(1)捉住猎物尽情玩弄,折磨弱者;作为狮虎的同类,可是总有一副媚态;交配的时候嗥叫,闹的别人心烦。
2.本文托物喻人,你能读出猫、鼠各指哪类人吗?
猫指对强者一副媚态,对弱者幸灾乐祸、折磨玩弄的人。这类人正好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军阀的奴才们相似。
鼠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
2.在这篇文章中,你喜欢哪一个形象?为什么?
我喜欢墨猴——“我”听父亲说过,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台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机灵、漂亮、可爱、神奇,是很酷的宠物。
“我”喜欢隐鼠——放在地上,有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xi ke),亲近人,可爱,淘气。
4.简析猫和狗成为仇家的原因。
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动物们抓阄派狗去迎接大象。狗说没有见过大象,不认识。其他动物说大象是驼背的。”后来狗遇到一只弓起脊梁的猫,于是将这只猫当作大象介绍给其他动物,但是被大家都嗤笑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六、《二十四孝图》
1.通过阅读本文,你知道了哪几个“二十四孝”故事?
01孝感动天02亲尝汤药03啮指痛心04子路负米05芦衣顺母06鹿乳奉亲
07戏彩娱亲08卖身葬父09刻木事亲10行佣供母11陆绩怀橘12郭巨埋儿
13黄香扇枕14拾葚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17乳姑不怠18卧冰求鲤
19恣蚊饱血20扼虎救父21哭竹生笋22尝粪忧心23弃官寻母24涤亲溺器
2.鲁迅写本文是反对子女尽孝心吗?
不是,他是反对反人性的,虚伪的封建孝道宣传。
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为我一人所独有;③里面的故事“我”似乎都知道的,而且很浅显,即便是不识字的人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里面的故事。
扫兴的是: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4.“我”为什么反对“老莱娱亲”的故事?
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5.“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何
作用?请具体分析。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说对“二十四孝”故事的不解,开启下文,引出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的分析。
七、《无常》
2、“他口里的阎罗天子仿佛也不大高明,竟会误解他的人格,——不,鬼格。”作者这里先说成“人格”,后又改为“鬼格”,有何目的?
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3.“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该句表现了活无常的什么性格特点?
勇敢公正,不畏强权。
3.文中的阎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昏庸无能。如对于活无常让别人“还阳半刻”的事知道详情,却无中生有地诬陷无常“得钱买放”,将他捆打四十。
5.《无常》中的“无常”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在阴间”,“无常”就代表了“公正的裁判”一类的形象。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狗猫鼠》写猫玩弄猎物、一副媚态、叫声烦人,表现出作者对像猫一样的暴虐又谄媚的人的厌恶。(√)
(2)《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以及对维护封建文化、抵制白话文的保守人士的抨击。(√)
(3)《无常》表现了对有情有义的活无常、死无常、阎罗王等鬼怪的喜爱,对虚伪、丑恶的人的讽刺。(×)
五、《五猖会》
1.“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高兴地“笑着跳着”催促,总是嫌时同过得太慢,催促大家快搬东西。
②“忐忑”“担心”地强记。“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充分展示了作者从高兴到极度沮丧失望的心情。
③幻想“铁钳”的帮助,在母亲、工人、长妈妈默默地静候中,作者很自然地出现幻想,这幻想是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终于,作者“梦似的就背完了”。④热闹,但没有什么大意思。
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比: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含蓄地反映出了父亲在孩子最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2.从强迫“我”背《鉴略》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3.文中写了小时候背《鉴略》一类的书。关于鲁迅小时候所受的这种启蒙,你如何看待?
示例一:我认为是有很大好处的。正因为鲁迅小时受到的教育,使之打下了古文根底,才使得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中有很高的成就。
示例二:我不赞成。因为鲁迅深受其害,他根本就不理解自己背的是什么。孩子读书就应该顺从天性,读适合他们的书。
4.“五猖会”这个题目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是文章的线索。
六、《父亲的病》
1.文章共写了哪几位“名医”?他们分别开了怎样的药引?这些药引有怎样的解释?据此你怎样评价这些“名医”?
(1)S城名医开了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
(2)叶天士开了梧桐叶,因为“医者,意也”,其时时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白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
(3)陈连河开了蟋蟀一对(原配)、平地木十株和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由此可看出这些“名医”无稽之谈、故弄玄虚、钱财、草营人命的本质。
2.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地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成年的鲁迅感觉这让父亲临终时也没能享受安宁。此意在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
3.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3)大夫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他给父亲诊治了两年,但父亲的病毫无起阿,想通过引荐别的大夫为父亲瞧病来推脱责任。
(4)换了大夫后,父亲的病好了吗?
父亲的病依然没有起,最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