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简介
认识大熊猫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国际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大熊猫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动物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大熊猫属(ailuropod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大熊猫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吃肉的。虽然经过进化,现在的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它们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我们仍然把它们划分为食肉目。
大熊猫为独居动物。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因为有很好的饲养管理和医疗,有的可以超过30岁。香港海洋公园的佳佳,出生于1978年,是目前全世界最长寿的大熊猫。
大熊猫生长发育
刚出生:初生熊猫幼仔体重仅是它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平均体重仅120克左右,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粉的皮肤上长着白毛,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育完全,免疫系统的也还未发育完善。
一到两周:肩带、四肢和耳朵渐渐变黑。
一个月:长出黑白相间的毛,变得更像妈妈了。体重1~2公斤,还不能行走。
六到八周:可以睁眼。
三个月: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半岁:可以自由行走,开始学吃竹子。
一岁:开始长出恒牙。
一岁半: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亚成年:一岁半到性成熟前为亚成年阶段,相当于人类的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大熊猫的食物从营养丰富的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高纤维、低营养的竹类为主。生理和心理上也逐渐成熟,即将开始繁育后代。大熊猫在1~3岁期间是最为活跃的时期,每天除了采食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探索和爬树。
成年:体长约160~180厘米,体重约80~150公斤。
大熊猫历史
关于猫的资料说起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我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羆(pí),《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1826.9.7—1900.11.10),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他把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人工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
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mm,并且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它们厚而粗糙的皮毛能帮助它们度过严冬。它们不需要冬眠,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它们仍然在雪地里觅食。
伴生动物
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有,小熊猫,麝香鹿,牛羚,血红雉鸡,红腹锦鸡等。这些珍贵动物基本上都与熊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从自然历史源源上来看,她们都是一百万到几百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她们有着共同的辛酸经历,曾经受过冰川的袭击和严峻考验,然而她们都有效地借助于我国西南高山深谷的有利地形而幸存至今。她们通过长期共存,协调地共同生活于同一区域,但各自占有自己的空间,在营养上有分工,昼夜活动和季节上也参差协调,通过食物作为联系的纽带,组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动物。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
、豺、狼、黄喉貂等,但这些动物通常只袭击大熊猫中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对成年的健康大熊猫并不构成威胁。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