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
2. 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3. 学会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
二、课程标准: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3条“帰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一般而言,学生都有一些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经验,通过关注、反思这些经验,可以提升他们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能力,并促进邻里生活的和谐。我们的邻里生活大多是充满着温情的。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邻里生活中的温情,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也有利于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当然,邻里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小摩擦。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邻里关系己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感受这种变化,并学会理性地避免和应对其中的小摩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也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些与邻居小伙伴交往、去邻居家串门的经验,但他们对于如何与邻居家的小伙伴友好相处还缺乏理性上的认识,在处理邻里间小摩擦的时候还欠缺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现代社会多元开放,学生邻里生活的经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界。比如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于城市的学生,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的经验可能较少,其至没有。本校地处城郊结合,学生中有的居住在集镇小区,有的居住在农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经常迁徙,邻里交往经验差界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力争让己有交往经验的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也让没有交往经验的学生学会一些结交邻里小伙伴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本课由“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暧” “不给邻居添麻烦”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邻家小伙伴切入,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第二个板块是从邻家小伙伴拓展到邻里生活中的一般交往,这个部分主要侧重从情感的角度讲邻里生活,即体会邻里生活中的温情。第三个板块则从情感的角度转向理性的角度来讲邻里生活,一方而避免给邻居添麻烦,另一方面学会理性地处理邻里纠纷。本课既循情,又据理,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邻里生活间的温情,也要引导学生理性地处理邻里关系,既不要给邻居制造麻烦,又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维护自家的权益。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认识邻居小伙伴
导语:同学们,成成小朋友前不久搬家了。他很爱交朋友,可新家这里的邻居小伙伴他一个都不认识。你们是怎么认识邻居家的小伙伴的?能教成成一些好办法吗?
出示任务:
了解认识邻居小伙伴的方法,分享自己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趣事,引导学生感受邻里伙伴间的友情。
反馈指导:
1. 全班交流认识邻居小伙伴的好方法。(师及时评点)
2. 同学们提供的方法真是多种多样,主动打招呼、礼貌问好、介绍自己、说话时而带笑容等都是好办法。下而我们来模拟一下,看谁能使用好这些好办法。(课件出示要求)
活动要求:
(1)同桌分别扮演成成和他的新邻居,演一演如何认识新伙伴。
(2)讨论时控制音量,不影响其他组。表演时先介绍自己扮演什么角。
(3)认真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并进行评价。
(讨论时间两分钟)
请小组展示,评议。
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知道了想要认识新伙伴需要主动打招呼,热情大方。我们还知道了, 如果有小伙伴主动过来打招呼,我们要热情地回应。(板书:主动打招呼热情来回应)
3. 在你们的帮助下,成成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他们玩得可开心了!(出示组图)
4. 你们也说说认识了哪个小伙伴,你们在一起最爱玩什么吧!
5. 原来跟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快乐!(板书:邻居小伙伴交往很快乐)小结:有这么多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成长,你们真幸福!
活动二串门待客师礼貌
导语:有一次,成成去邻居小伙伴明明家玩,却把明明惹生气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出示P35右下情境图)
出示任务:
判断P35四个情境中的交往行为做得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悚得与邻居交往要有礼貌,讲文明。反馈指导:
1. 明明为什么生气呢?
2. 如果他俩一起收拾玩具,明明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3. 如果明明的家长回家看到收拾得T-净整洁的房间,会怎样?
4. 看到这个情景,你们想对成成说点什么呢?
5. 看来,去邻居家串门的学问还真不少。我们再来看一段小朋友去邻居家串门的情景。(出示视频,及评议要求)
看后议一议,看看小客人和小主人的哪些行为正确,哪些行为不恰当?适时点拨。
6. (出示四个组别:怎样进门在哪里玩玩些什么怎样告别)
请每个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环节,讨论小客人和小主人当时分别应该怎么办,再分角演一演。小组展演后评一评,归纳做客及待客方法。
小结:作为小客人,我们要文明做客,言行有礼;作为小主人,我们要礼貌待客,热情周到!(板书:做客有礼貌待客要热情)
活动三邻里之间要互助
导语: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出示P36左下情境图)有一次,成成突然发高烧了。他的邻居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任务:
借助P36-37中的情境图,以及P38的短文,引导学生回忆邻居间互帮互助的温情,体会自己在邻里生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反馈指导:
我和邻居
1•交流:成成后来会怎样?
2. 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再请看。(出示P36上部图)
3. 你们也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吗?谁来说一说,你当时有什么感受?
4. 有一栋居民楼里出现了一件“怪事”,我们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阅读《垃圾不见了》,交流学习伙伴提岀的问题,续编故事)
5. 看来,虽然我们年纪小,但也能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邻里关系还会因此变得更加和睦呢。
(岀示P37情境图,配乐)这几位小朋友也都在帮助邻居,你们又为邻居做过些什么呢?请在友善卡上写下你己经或者想要为邻居做的事。
6. 全班交流后在友善树上粘贴友善卡。
小结:邻里间如果能互相帮助,大家的生活都会更加方便,邻里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更加快乐!(板书:大家互帮助邻里更和睦)
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了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知道了在认识新
伙伴时,要主动打招呼,热情去回应;在邻里间串门时要文明有礼;在邻居有困难时要热情帮助。希望大家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邻居小伙伴,去为需要帮助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我们的友善树更加枝繁叶茂!
一首儿歌送给大家!(齐读拍手歌《我的好邻居》)
第二课时
活动一做得不对怎么办
导语:成成的爸爸妈妈又出差了,他看奶奶一个人干家务很辛苦,就趁奶奶去买菜时拖地, 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楼下的阿姨又不高兴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出示P39左上情境图)
出示任务:
观察P39中的情境图,辨析邻里相处中的一些做法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邻里生活遇到过哪些矛盾,是如何处理的。
反馈指导:
1. 成成错在哪儿了?他现在该怎么办呢?
2. 岀示P39另外两幅情境图,小组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接下来该怎么办?准备演一演。
3. 选代表演一演,演完后让打扰邻居的小朋友谈谈自己为什么这么处理,让受损失的一方谈谈对此事处理的是否满意。
4. 很多时候,邻里的矛盾就是由我们小孩子引起的。如果是由你造成的,你会怎样处理,结果怎么样?(句式:有一次,因为我……所以和……后来我……结果……)
小结: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假如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导致了矛盾,一定要勇敢地承担责任,积极地解决矛盾。(板书:有了矛盾积极解决)
活动二减少矛盾小妙招
导语:我们中国人历来看重邻里关系,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邻里间互相谦让、体谅的故事,请看!(播放《六尺巷的故事》视频)
出示任务:
欣赏邻里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故事,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归纳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方法, 并写成温馨提示语,引导学生学会与邻里和睦相处。
反馈指导:
1. 你从《六尺巷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它对我们今天处理邻里关系有什么启发呢?
2. 分享学生课前搜集的邻里间谦让、体谅的故事,交流从中获得的启示。
3. 岀示P40情境图,结合自身经历换位思考,说说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自己及家人应当注意些什么。交流归纳后记录在新的友善卡上。
小结:如果我们每个人平时都能多为邻居想一想,将心比心,邻里之间就会避免很多矛盾, 我们的邻里生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板书:将心比心减少矛盾)
活动三维护权益有办法
导语:与邻居相处,我们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但如果自家受到了伤害,该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
辨析身边邻里纠纷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理性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反馈指导:
1. 岀示P41情境图。交流自己如果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忍一忍,还是去提醒他们。
2. 播放邻里纠纷的两个案例视频,交流从中得到的启发。
3. (出示“小贴士”)结合自己亲历或听说的案例,讨论如果邻居讲理,他们不理睬,还可以用哪些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