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期东吴学术
二〇一三年一月,《当代作家评论》二十七年来莫言研究的重要成果结集为《说莫言》①(上下卷)一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由林建法主编,为《当代作家评论》一九八五-二〇一二年发表的八十多篇莫言相关评论文章的集中再现。《说莫言》囊括了莫言首次在《当代作家评论》刊发的十数篇创作谈,和刘再复、陈思和、王安忆、吴俊、季红真、张清华、孙郁、王尧、栾梅健等全国知名作家批评家的六十多篇重要评论文章。这是目前国内莫言研究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透过批评家们多年来对莫言的跟踪解读与诠释,或可探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深层奥义。
《说莫言》由“莫言说:诉说就是一切”、“说莫言:叙述的局限”两个部分构成。“莫言说”部分,是莫言的创作谈及谈话录。莫言一九九三年在《当代作家评论》上首次发表了他关于故乡与其创作之间密切联系的创作谈《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以叙述的笔调讲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走上创作道路,故乡在其文学创作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等。这是解读莫言创作心理生成的一篇重要文章。莫言的创作起步于故乡的生活,也受到了来自外域作家的影响,一九九二年他在《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一文中谈起了他对于福克纳这位世界优秀作家的理解及其对自身创作的影响。莫言的创作因《红高粱》而名声大噪,谈起这部作品的诞生,莫言在《从〈红高粱〉到〈檀香刑〉》一文中首次提到了《苦菜花》、《红日》、《红旗谱》等一批红经典作品对于自己创作《红高粱》的深刻影响,其创作的欲望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逐渐萌生。莫言是一位善于在交流融通中提高自己,放眼世界的作家,他在阅读中学习,也在交谈中丰富自
己。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对话《文学应该给人光明》、《中日作家鼎谈》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悉心倾听、诚恳交流的开放心态。
从《透明的红萝卜》受到评论界广泛关注以来,《当代作家评论》就注重对莫言的跟踪研究,并在《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到《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重要作品相继问世之时,刊发国内外知名作家、批评家的研究文章,“说莫言”部分重在以文章发表时
随笔与书评
《说莫言》:解码莫言文学世界
李桂玲
①林建法主编:《说莫言》(上下卷),沈阳,辽宁人民出
莫言红高粱
版社,2013。
159
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
间为序,将这些重要的研究文章一一呈现出来。批评家张清华,在一九九三年时就曾断言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最具文体意识和文体价值的作家之一,到了二〇〇三年,《丰乳肥臀》出版后,他更是在《叙述的极限——
—论莫言》一文中指出《丰乳肥臀》是“新文学诞生以来迄今出现的最伟大的汉语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处身多年的评论家,为何敢下如此断言,恐怕只有通读其全文才可理解。二〇〇六年,时任鲁迅博物馆馆长的孙郁教授主持了在北京召开的“莫言作品学术研讨会”,会后他撰文《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刊发在《当代作家评论》上,他将莫言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出的贡献,进行了高度的评价:“随着《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的问世,中土世界的狂欢的场景终于从域外叙述的桎梏里解放出来。那里已远远摆脱了马尔克斯的怪影,是土生土长的汉文明里的魔幻。”作家王安忆在《喧哗与骚动》一文中,谈了自己对莫言的感受:“莫言有一种能力,就是非常有效地将现实生活转化为非现实生活,没有比他的小说里的现实生活更不现实的了。他明明是在说这一件事情,结果却说成那一件事情。仿佛他看世界的眼睛有一种曲光的功能,景物一旦进入视野,顿时就改了面目。并不是说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甚至很一样,可就是成了另一个世界。”从一位写作者的角度阐释另一位写作者的创作心态,这样的感悟不可谓不深刻与独到。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争议,陈思和力挺这部小说,撰写了两篇长达三万多字的评论文章《“历史-家族”民间叙事模式的创新尝试》、《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于同一期刊发在《当代作家评论》上,从学理角度着力
阐述了莫言创作的“民间性”特点及叙事结构等重要问题,在评论界引起很大反响,对匡正当时恶评、酷评之风起了重要作用。
作为能够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种世界范围奖项的作家,莫言是怎样为世界其他民族读者所理解与接受的?域外评论家又是如何评介莫言的?这样一些问题,仅靠国内评论界的言说,还不足以更全面地理解莫言创作的世界性因素。《说莫言》一书对域外评论界的莫言研究情况也有充分体现。书中收入了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美国批评家史景迁、白礼博,英国批评家杜迈可,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莫言研究论文,从异域研究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呈现了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理论话语下对莫言作品的评介。例如,书中《苦竹:两部中国小说》一文,是二〇〇五年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杂志发表的一篇评介莫言《丰乳肥臀》文章的中译版本,约翰·厄普代克认为:“一九五五年出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农民家庭的莫言,借助残忍的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及意境深远的隐喻,构建了一个令人叹息的平台。”莫言作品重要的翻译者之一葛浩文,对莫言也有独到的理解,他在《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一文中指出:“这位小说家对官方历史与记录在案的‘事实’不感兴趣,而是惯于运用民间信仰、奇异的动物意象及不同的想象性叙事技巧,和历史现实(国家和地方性的、官方和流行的)混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唯一令人满意的文学。这些作品具有吸引世界目光的主题和感人肺腑的意象,很容易就跨逾国界。”明确指出了莫言创作所具有的世界性因素。《说莫言》一书中还收入了刘江凯的《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
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一文,专门对莫言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影响情况作了全面细致的统计与分析。书中收入的这些文章对于了解莫言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接受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成绩卓著并具有丰沛创作态势的作家,关于莫言文学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还有待加强。《说莫言》一书旨在集几十年莫言评论之精粹,为探寻莫言获奖的深层奥义,更为今后的莫言研究提供一份参考与借鉴。
【作者简介】李桂玲,辽宁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当代作家评论》总编室主任。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