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高粱》的哲学解读
摘 要: 电影《红高粱》上映距今虽时隔 20 多年,但
其中对人性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冲突、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博弈 以及现代社会人的普遍异化的描写与批判等, 现今对于中国文学 和电影发展仍然具有有重要的意义。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再次获得人们的普遍 关注。由其作品改编的电影 《红高粱》 对于莫言的文学创作而言,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部作品基本奠定了莫言的文学创作风格和 在文坛中的地位。以往的关于电影《红高粱》的影评主要集中在 作品的文学创作风格上, 本文尝试从哲学的某些相关理论出发对 其作出解读。
、人性解读: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冲突与融合
人性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综合体。 人和社会是同时性的存在 或概念,人仅对社会具有逻辑先在性,而不存在时间先在性。人 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获得本质规定, 因而社会性才是人的本 质属性, 它规定和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并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 来。莫言既不满于人性的社会因素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的束缚, 同时也拒斥人性中自然性的泛滥与过度生长。
在电影《红高粱》 里,对人性中的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矛盾与平衡关系, 现出了十分强烈的关注。
莫言与张艺谋合作拍摄电影《红高粱》正值 80 年代中期,
卜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逐步清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左倾错
误,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目标,    思想解放运动开 始萌生。但在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人们还不能畅 所欲言,行之所愿为,政治运动的负面影响和左倾思想对人心灵 的摧残还没有完全消失,众的个性、思想还受到很大的压抑。
知识分子的集体良心决定了这个体要做些什么改变这一现状。
电影《红高粱》的出现,正是这一愿望的体现。
电影《红高粱》中极具夸张的故事情节,是作家莫言在社会
处在重要转折时期对个性解放、人性回归的赞美和对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的深情眷恋。在传统违反人性的封建道德和风俗下,
“我爷爷”和“我奶奶”勇敢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追求爱情和
自由的精神感染和打动着观众。 优秀的电影作品,    应该是导演 和整个创作体根据各自分工用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或内容呈
现出来的艺术作品,    他们表达的应该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


人性冲突的忧虑。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更多的是一种矛盾统一体, 没有绝对的美丑、善恶,因此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的些美好的
品质, 如智慧、善良、勇敢和节制等像一座灯塔普照着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