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研究报告
【篇一: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中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设计了“基础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对甘肃民勤县西河中学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基础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由课题组制作。教师问卷共设17道选择题,4道观点陈述题。分别对西河中学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5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4份。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的班级中有26%的班级学生人数在30人之内,74%的班级人数超过30人。
2、教师中,42%的教师对小班化教学比较熟悉,有56%的教师对小班化教学“有所耳闻”,只有2%的教师不了解小班化教学。
3、对于学校研究小班化的态度,有96%的教师赞成,只有4%的教师回答“无所谓”。
4、绝大多数教师都愿意给小班额班级授课,只有不到2%的教师愿意给大班额班级授课。
5、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谁是主体的回答中80%的老师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20%的老师认为“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6、对于学生上课,课桌的摆放形式方面,有37%的教师喜欢传统整齐的模式,有57%的喜欢随意摆放,有6%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摆放。
7、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讨论,其中69%的教师是经常安排学生在课堂讨论,有31%的教师只是偶尔安排学生讨论。
8、对于教师安排学生讨论的目的,57%的教师回答“根据学生成功的需要”,有35%的教师回答“教学安排的需要”,只有8%的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从属的需要”。
9、有64%的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学生,但也有部分教师从未表扬过学生。
10、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78%的教师喜欢 “根据课堂教学观察分析” 的教学评价,20%的教师喜欢“与学生面对面对话”的教学评价,只有2%的教师喜欢其他的评价方式。
11、关于“教师在课后对自我评价”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都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偶尔进行评价的要占到22%。
12、有26%的教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热情或充满了激情的老师”,有74%的教师认为“一般”。
13、绝大多数教师喜欢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法规、或者教学模式,其中80%的教师是“经常关注”,20%的教师是“偶尔关注”。
14、在关于“你经常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反思”的问题调查中,30%的教师“在脑海中简单回顾,和同事简单谈谈”,41%的教师喜欢“和同事就某一方面展开讨论”,有29%的教师“系统思考并写下来”。
15、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5%的教师对现在所带班级的人数满意,有4%的教师一般,个别的教师觉得无所谓。
16、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有7%的教师认为“一般”,只有极少的教师认为“不重视”。
17、关于教师的发展,有20%的教师认为应该从“学科专业知识”方面得到发展,有26%的教师认为应该从“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得到发展,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应该从“综合各科知识”方面得到发展。
18、关于小班化教学的优缺点,老师们表述归纳如下:
19、我们也向教师征求关于小班化的好建议,大致归纳如下: 第一,分班要合理、男女生比例要均衡;
第二,利用座位多样化形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引导和组织能力,及时把控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
第四,小组活动以四人一组为宜;
第五,积极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第六,教师要经常关注薄弱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
第七,教师要积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八,教师要有更多奉献精神。
20、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该在成长的历程中,对教师发展“有很多感想”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我将老师们对“教师发展的感想”总结如下:
第一,教师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
第二,教师要多反思,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第三,教师要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
第四,教师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五,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综合修养
第六,教师们都希望单位或上级单位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21、“如何做好学生的评价?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习成绩的评价如何正确对待?”
关于这道题的回答,老师们回答十分用心:
第一,课堂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互相之间的差距;
第二,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课堂评价。
有平时的口头评价、取得成绩的鼓励评价、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试卷的卷面评价、相对优点的赞誉性评价等。
第三,评价语言要丰富性、开放性、激励性;
在回答“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习成绩的评价如何正确对待?”的问题时,老师们普遍认为,“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习成绩的评价”互不矛盾,相反却是相得益彰。但是,有一半老
师们认为,社会、学校、家庭都重视“学习成绩的评价”而轻“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甚至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综合素质评价”。归根结底是升学与成绩挂钩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若要老师们正确对待“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必先自上而下、自社会而家庭正确对待“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
三、综合分析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本次调查问卷而言,我们总结如下:
(一)、从教学过程角度: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老师的教学品质,降低了教学劳力。
(二)、从教学结果角度: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因此,老师们的意识还是比较先进的,老师们也渴望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五、结果与思考:
【篇二:小学小班化教学工作汇报】
小学小班化教学工作汇报
聚焦小班课堂与课程 发展每一个
——义烈巷小学小班化教学工作汇报
义烈巷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至今已有110年历史。它曾经辉煌,是湖北省“科研五十强单位”、省教改名校。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学校周边的原住民陆续搬走,学校办学陷入低谷,生源急剧萎缩,学生家庭来源发生改变。
面对这样的一孩子,面对这样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却随时可能因招不到生源而难以维系的学校,我们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些弱势体的孩子融入城市,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以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如何发挥学校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以突破学校困境,实现洼地崛起? 2011年恰逢武汉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抢抓了这次机遇,成为小班化试点校。这几年我们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在“适性自主,明礼养德”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紧紧抓住课堂和课程这两块主阵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发展,为实现学校的二次腾飞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课堂:规程引领下的教学优化行动
围绕着课堂,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小班化规程;实施分层备课;落实“四个百分百”;践行“导师制”。
小班化规程是我校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其研发动机来源于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虽然老师们通过理论学习对小班教学所倡导的理念并不陌生,但却存在“形式是小班,实质是大班”、“公开课上小组合作,关起门来基本不合作”的现象。如何帮助教师搭建小班教学理念和行动间的桥梁,引领教师行动研究,以优化小班教学行为?我们想到了研发小班教学规
程,
规程即规则和流程。小班教学规程是基于小班教学理念所形成的教学流程系统中的教师行为规则。2012年我们在重温小班教学理论基础上,通过教师自下而上的讨论,结合学校校情和生情,从 “分层备课”、“课堂教学四个百分百”、“作业批改与辅导”、“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制定了《2012——2015年义烈巷小学小班化规程》。学校以此作为课堂观察工具,并开展教学反思和小课题研究。
1、分层备课——悦纳“每一个”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背景、学习基础和智能优势不一样,所以我们从分层备课开始,引领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教、改、导、考”各环节进行因材施教。
导师制 我校的分层备课涉及学生的学情分析、目标的分层设置、学习方式和策略的分层匹配、教学的组织、学习的辅导、练习的设计等。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按照
“分步研究,逐步提高”的策略推进。第一阶段我们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分析本班学生学情,做到精细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拟定分层
目标即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提高目标,设计分层次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努力使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但是我们很快发现,我们的备课对学生学情预估不足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不够。
于是在分层备课的第二阶段我们增加了布置学生前置性学习环节,要求教师设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课前批改学生预习作业,分析学情,在二次备课中基于学情需要进行课前调整,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提问和学习活动。
在这样逐步推进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遇到困惑,有些以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科,分层备课即使再精细,在课堂教学中也因分身乏术难以实施。于是我们在分层备课的第三阶段,发挥学校体育学科研究力较强的优势,开展双师教学研究。
在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班额小是优势,但人数少的劣势也明显存在,即缺乏交往和竞争,其原因就是伙伴的缺失。另外,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分层教学的落实程度、个别化的精细指导、男女生的分类教学等方面仅靠一位教师难以到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湖北省内率先进行了体育双师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整合”涵盖两个层面。其一是班级人数整合。即将同年级两个自然班合并成为一个教学整体,这种
整合只能在小班条件下成立,人数在40—60之间。其二是教师资源整合也就是双师教学。双师教学是指同一课程或教学项目(单元)由两位老师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学科 理论背景和研究专长,在学地点和时间单位内面向用一授课对象,按分工合作原则有目的性地进行互动式组合教学活动的情境。这是我们对《前滚翻》一课的教学比较测量,透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双师整合教学使体育学科的分层备课得以优化实施,课堂质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