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实施方案和要求
一、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全面教育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全方位的“导学”关系,指导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协调发展,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促进每个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实施导师制的具体方案
1.建立以首席导师为核心的导师团。
学校成立以首席导师为核心、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导师团。首席导师是学校实施导师制的中坚力量,负责每位导师的思想引领和培训,确保每位导师能够按照方案要求履行义务,引领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2.每一个学生均有导师。
坚持平等的原则,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均配备导师。保证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保证融洽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大家共同成长。
3.学生选择导师。
喜欢就是最好的学习力。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在给自己任教的老师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老师做导师,确立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明确导师和学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人不得剥夺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的权利。
为确保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对过多的学生选同一名导师的情况,应在争取学生同意的条件下,级部进行及时的协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导师,每位导师都有指导的学生。
4.每个学习小组配一个导师。
因为现在的班级组织是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充分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增强小组的战斗力,是一个班级发展的关键,为此,学校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一个导师。小组导师针对学习小组的成员组成、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实施针对措施,引领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发展。
5.建立学生约谈导师制度。
学生通过预约、信件邀请等方式告知导师约谈内容和希望的时间,导师根据学生要求的约谈内容,提前做好准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因为约谈是学生提出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因此效果特别好。通过与学生的约谈,导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学生
对各科老师的要求、意见和评价、学生与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等,有针对性地加强
导师工作的力度。每次约谈,导师都要记录备案,并通过持续的跟踪、调查和前后比较,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成长状况。
6.导师团议事议生制度。
导师团针对学校导师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及导师提出的问题,定期召开议事议生会议,会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针对发生的典型事件和特殊学生,集体讨论研究,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解决问题和指导学生的思路和方法。
导师制7.在学科内建立学科导师与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周会议制度。
每个学习小组出一名成员加入学科科研小组,本班学科导师是学科科研团队的一员,每周召开学科导师与学科科研小组会议。学科导师与学科科研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科研攻关、难题攻关,同时通过小组会议了解班级学生本学科学习的情况,并虚心征求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调控教学进程,从而让导师团育人和学科教学育人完美结合。
三、导师制实施要求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导学”关系确定后,导师编制好学生登记表和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具体包括:学生心理、生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情况,关注特殊家庭学生;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重点关注有特长和有缺陷的学生;学生每周的学习表现,及进步情况;学生发展分析——综合学生的个性、潜能、身体等给予学生发展方面的积极引导。利用学生成长档案全方位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定期一对一沟通。
导师与学生之间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每周沟通交流不少于1次,每次交流不少于20分钟。每次交流前,导师深入全面思考,确定交流的目的和主题,交流方式、交流地点、交流氛围。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个性特征和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业余活动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指导。切实做到每次交流有主题,讲实效,因人而异,杜绝千篇一律,轻效果走形式的应付行为。
3.每学期至少带学生回家过一次家庭生活。
每学期至少带学生到自己家里过一次家庭生活,包括给学生过生日、周末家庭购物、家庭聚餐、一起做饭、做家务等等,营造浓浓的家庭亲情氛围,给学生家庭般的亲情和温暖,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会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学会用真诚、友善、坦荡之心来对待同学和老师,让学生
拥有更加灿烂的人性光辉。
4.对学生加强思想引领、成长感召。
每位导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人格、成长学生心灵、丰富学生学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亲情般的关爱,做学生的爸爸老师、妈妈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和最知心的人,悉心为学生着想,热情诚恳、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并确立达到目标的行动计划,从而大力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管理的能力,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管理的主人。
每位导师要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检验及反馈工作效果,调整工作思路,保证导师效果。
5.多方协作,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
导师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与首席导师、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及时反馈,全方位的关心、帮助学生的成长。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发现的特殊问题要及时向首席导师和家长反馈,并定期收集老师和同学及学生家长对导师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与首席导师、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6.自评和他评结合,全面评价导师制。
年级成立评价小组,每学期末对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保证公正公平客观。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导师制的实施质量,不在于考核结果。
评价可以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进行,自评包括学生自评和导师自评,他评包括学生成长问卷调查或座谈、家长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