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概述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性质和意义
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过程:①开始: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很多议员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在克伦威尔领导下,议会军取得战斗的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③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采取了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此后,议会通过许多法令来限制王权,其中最重要的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性质: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被称为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过程:①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纪念日;②《人权宣言》颁布: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③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④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法国政权,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大革命达到顶峰;⑤法国国歌的诞生:在法国革命处于危机之时,马赛的志愿军高唱《马赛曲》奔赴前线,充满爱国激情的歌声,很快传遍全国,《马赛曲》后来被定为法国国歌。
意义: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充分显示了人民众的伟大力量。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⑶美国独立战争
过程:①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北美波士顿的一些青年把英国东印度公司停泊在港口船上的茶叶倒入大海中,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②莱克星顿声:1775年,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发生交火,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③《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北美殖民地代表召开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各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④1781年,在华盛顿领导下,美国人民最终打败英军,双方转入和平谈判,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⑤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的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北美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作用(新增)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特点:①波及范围广: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②持续时间长:持续4年之久;③破坏性强:生产下降幅度大、失业人数多,工业、农业和金融危机并发;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
2、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得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了。
3、影响:经济危机使各国经济遭受巨大破坏,社会危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恶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不同道路。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发动战争的策源地。危机也孕育着转机,危机的严重性促使人们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资本主义国家在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对付经济危机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如: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
(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①规定了企业必须遵守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②采取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由国家承建许多公共工程,招募大量失业者。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3)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19.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交战双方及主要战役
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性质:第一世界大战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交战双方:一方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为首;另一方以英、法、俄为首。
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在法国北部的凡尔登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因此,凡尔登战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交战双方: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意日等法西斯集团;另一方是苏美英中法等国人民组成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主要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苏德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专题五历史上的政权更替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了解中国古代主要的大统一和分裂时期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
隋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
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夏、宋、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
21.说明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清朝建立:1636年,皇太极改大金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逐渐统一中国。
对国家统一的贡献:①清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用怀柔政策,以德服人。清朝皇帝经常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联络感情,实现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②乾隆帝亲自接见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③清初确立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越来越密切;④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清军粉碎了蒙古草原西部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以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专题六近代中国逐渐落伍和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22.了解战争前欧美国家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原因
⑴欧美政治、经济概况
政治上,欧美的英、美、法等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人类文明史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到19世纪前期,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蓬勃上升时期。
经济上,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法、美
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生,经济迅速发展。
对外政策上,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⑵中国政治经济概况。
经济上,经济发展落后,虽然中国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手工业繁荣,商业发达,但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
政治体制上,中国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人们没有民主、自由,国家严密控制人们的思想。清代统治者对科举制度的严密控制,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外交上,清政府盲目自大,闭关锁国。
⑶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综上所述(结合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当西方世界进入工业文明的同时,古老的中国仍旧沿袭着农耕文明的轨迹,东西方差距越来越大,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23.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
⑴1840—1842年英国挑起的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等。
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等。
影响: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⑶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其影响
⑴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清朝中央和地方的一些官员主张向西方学习,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他们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奕、李鸿章等人。
内容:①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如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②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1872年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1862年设立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④1861年洋务派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
影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使人们对这场运动大为失望,一场新的救国运动正在酝酿中。
⑵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领导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实行变法,这场变法被称为戊戌变法。由于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反对变法,变法运动失败。
代表人物:康有为等。
主张:①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②经济上: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③军事上: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等;④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文,开办
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设立京师大学堂。
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变法失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朝统治者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⑶辛亥革命。
概况: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瓦解,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纲领:1905年,孙中山联合各地革命者,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把这个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5.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概况
⑴新文化运动
背景: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的改变。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然受到尊崇。但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
经过: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方法认识事物。新文化运动开始。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积极响应。他们抨击儒家,宣称要“打倒孔家店”、提倡民主、科学。
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试作白话诗。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几千年来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写着仁义道德的“吃人”社会。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⑵“五四”运动
起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议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正当要求,把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爆发了。
经过: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3000多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抗议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要求严惩亲日的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运动爆发。由于北洋政府对学生的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全国各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北洋军阀最终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