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战争前,中西之间已经有了接触和交往,但在泱泱大国的心态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一切事物都加以排斥,认为西方先进科技是"奇技淫巧"。战争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在内外交困的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一些开明官僚在被迫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开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并希望通过局部的改革以自强,阻止列强的进逼,产生"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和行动。这些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与恪守传统的封建顽固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逐渐从中国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这样便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洋务派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构成
1、洋务派的形成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
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中央机构,它的出现标志着朝廷承认“夷务”升格为“洋务” ,其办事大臣奕 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 是洋务的支持者而不是实践者,洋务派的主要势力和作为都在地方而非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堂等.
洋务派为什么要兴办洋务呢?在奕 等人的奏折中说得很明白。他们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威胁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心腹之害”,而俄国则是“肘腋之忧”,英国是“体肢之患”。所以,“灭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对于这样的状况,应该怎么办呢?他们认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李鸿章的主张与奕 基本一致,他认为“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寻制器之器”。也就是说,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购买制造洋、洋炮用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思。
2、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洋务派是对清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洋务思想和洋务实践活动的一派人物的体性称谓。这一体并不具有自身的组织规范性,是后人赋予的规定性称谓。根据洋务派掌握的权力和在当时政权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划分成两类
1)以奕 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祺祥后,同治皇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而实际政务由议政王奕訢负责处理。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奕 集朝廷大权于一身,倚靠文祥、宝鉴、董询等人为左右手,并开始重用汉族官僚。经过努力,使清政府度过了因为太平天国起义造成的统治危机,出现了所谓同治中兴的局面。奕 等人看到当时清王朝的衰落和与列强交往的增多,主张顺其自然,兴办洋务。形成了以奕 等人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2)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由于奕 功高震主,为慈禧太后所猜忌。18654月,她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以目无君上、暗使离间的罪名,罢斥奕 ,革去他的议政王称号。奕 经此打击,锐气大减,遇事小心谨慎,不敢违抗慈禧太后的旨意。1876年文祥死后,中央权贵派势力削弱,以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谓清王朝的“四大中兴名臣”)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
    这两个类别的人物尽管在许多方面包括洋务的思想和实践方面,不无矛盾和分歧,但总的说来,在对待洋务方面是志同道合,上下串通,内外配合,共同构成洋务派体。如果就它们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和实力判定强弱主次的话,那么是以汉族地方实力派实力较强和更居主要,因为从人员阵容上说,汉族地方实力派人多势众,从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所属的主要事业上看,绝大多数是由汉族地方实力派人物搞起来的。
(二)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洋务派用以指导其洋务活动的思想很复杂,但最基本的、核心的可以归结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也是整个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
中体西用这一命题里包括两对概念:一是中学与西学;一是体与用。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成《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
名实必符不如夷”。因此,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他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即不是指狭义的中国学术,也不是泛指中国一切事物,而主要是特指所谓的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西学不是指狭义的西方学术,也不是泛指西方一切事物,而主要是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所谓体就是根本,所谓用,就是利用。“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用时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在洋务派人物看来,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尽善尽美的,西方国家的制度比之不及,不能改变这个根本。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要学习利用的是西方的“火器”和先进的军事装备及机器生产。因为中国之于西方,“独火器万不能及”,把“求强”的希望寄托在仿造外国的船、炮、创办军事工业上。后来,又从“求富”着眼扩大到仿行西方举办铁路、电报、制造、开矿、纺织等事业上。但其本意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改造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
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
(三)洋务运动的政治纲领
    洋务运动历时数十年,有着较大规模,根据其活动内容来看,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可视为其政治纲领。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提出者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同治初年,他在给曾国藩的一封信中就提出过外致和好,内要自强的主张。到了同治六年,也就是1867年他明确提出:处今时,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所谓外须和戎,戎是指外国,外须和戎就是在对外关系方面一定要与列强和好。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把处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儒家道德规范进一步扩展到处理与西方列强关系上。 内须变法,主要是限于中体西用范围和意义上的变法。它之所以主张变法,一方面是基于对时势的认识,认为当时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若不审时度势,弱必拘成法,恐日即危弱而终无以自强;一方面也是基于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这一古朴的原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有机地结合,构成洋务派的政治纲领,和戎和变法互为表里,目的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因此,洋务派所谓的“洋务”,就是指一切涉外事务。而“洋务运动”从本质上说,就是清政府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掀起的一场历时30年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洋务派所兴办的洋务事业。
二、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前后进行了30年,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以求强为中心,这是洋务运动兴起的阶段,洋务派创办了大量的军工企业;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大约15年的时间,洋务派除继续兴办军工企业外,将更大的力量放在兴办民用企业上,洋务运动的重心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求强转为求富,这是洋务运动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甲午中日战争),此阶段新企业创办的不多,旧企业内部矛盾重重,洋务运动的弊端在这一阶段更多地显露出来,主要的成就是建立了北洋海军,但是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全歼,这是洋务运动衰败的阶段。
(一)兴办近代企业
1、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
这是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所需要的。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制造总局,这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炮厂。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同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比起来,尽管具有垄断性、落后性和封建性,但在古老的中国却开了近代工业的先例,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主要军工企业:
1.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
2.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3.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
4.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局”
5.崇厚于1867年创办“天津机器局”
6.张之洞于1892年建造“湖北炮厂”
简介:(1. 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
    这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开端。当时全用汉人,未雇洋匠,仍采用手工生产,但它聚合了如李善兰、徐寿、华衡芳等一批著名的科技人才,仿照西法生产炮。
2. 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购买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机器铁厂,并利用容闳在美国购置的机器,成立江南制造总局。1867年该局由虹口迁至上海县城西南的高昌庙,工人达2000多名。该局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主要产品有后膛炮、新式大炮、弹药、地雷与,并建造船只,生产机器。 它在当时是东亚最先进的机器兵工厂。1868年,该局设立翻译馆,聘请一些外国人和中国科技人员联合翻译西方自然科学、军事及工程技术方面的书籍;并设立机械学校,培养机械工程师。洋务运动破产以后,该局还继续维持,几经变革,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机器厂房设备才最终被日军拆毁。
3. 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5年夏,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将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局里实际事务由军医出身的英国人马格里掌管。该局主要制造大炮和弹药,产品大都供应给淮军及北洋三省军队,小部分调拨给南洋和沿海各省。1875年马格里被撤职,该局改由中国人监办。该局一直到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并入上海兵工厂。
4. 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设福州船政局,聘请原宁波税务司法人日意格和法国洋队头目德克碑担任正、副监督,雇佣法国技师和工匠监造轮船。不久,他调任陕甘总督,便推荐沈葆祯总理船政。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在中法战争中,该局受到严重破坏。战后虽经恢复,但生产大不如前。甲午战争后生产更趋下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时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停顿,然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解放后为人民政府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