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
(1)挥手自兹去,__。 (李白《送友人》)
(2)__,回车叱牛牵向北。 (白居易《卖炭翁》)
(3)昨夜江边春水生,__。 (朱熹《观书有感》)
(4)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满目萧然,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萧萧班马鸣 手把文书口称敕 艨艟巨舰一毛轻 八百里分麾下炙 感极而悲者矣
【解析】
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本题注意“萧、班马、敕、艨艟、麾、炙”等字的字形。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列各题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强乐”的意思是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
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
B.“危楼”、“草”、“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
D.诗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答案】勉强欢乐 B
【解析】
(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蝶恋花》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强乐还无味”中的“强乐”是勉强欢乐的意思。
(2)本题是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危楼”“草”“烟光”“残照”衬托的是“离愁”,不是“春愁”。故选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甲文作者是  (人名),(乙)文作者是  (朝代)
(2)①文中描写“夕阳’和“树林”的景的句子是  。
②甲乙两文作者均遭贬谪,但内心感受不同,原因在于:  。
【答案】(1)柳宗元 宋朝
(2)①夕阳在山,树林阴翳.
②柳宗元无法释怀个人遭遇,因此抑郁忧伤;欧阳修则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解析】
(1)该题考查的是古文的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甲文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乙】文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作答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及表达的主要思想。
①文中描写“夕阳”和“树林”景的句子是“夕阳在山,树林阴翳”。
②甲乙两文作者均遭贬谪,但内心感受不同。《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乙】文作者欧阳修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译文参考:
【甲】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乙】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季服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 ②痞:腹中的肿块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谢医使去  ②窃窥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
B.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
草烟光残照里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
D.什么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
(3)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4)石家小女的病从“久而不除”到“三饮之而疾已”的变化,给人的启示是  。
【答案】(1)①让,叫,令 ②偷偷地,暗地里
(2)C
(3)“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
(4)一切有用的措施,只有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凡事光说不做没有效果)(指出“名”与“实”等关系亦可)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语句“谢医使去”的意思是:酬谢医生后让他走。使:让,叫。
②语句“窃窥之”的意思是:偷偷看她。窃:偷偷地,暗地里。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句“奈何疗之而不病除?”的重点词语有:“奈何”,怎么办。句意为:怎么会看病好
久了,可病症还不消除呢?据此,答案为C。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句子作答。本题可依据“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来作答。
(4)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石家小女的病从“久而不除”到“三饮之而疾已”的原因是石家小女之前并没有喝药。可从“名”与“实”等关系角度,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作答。如:一切有用的措施,只有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国家有好的政策,而好政策不落实到民众的身上,就如同石家的小孩不喝药一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试题。
呜呼,未来的CEO
①CEO,一个时髦的名词,中文意思即为首席执行官。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在治理公司
结构时出现了这一新名词。首席执行官为一种高级职务名称,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执行官;所以,又可称为行政总监。随即,这个名称渐渐在全世界流行。 ,它也来到了中国。CEO,多么闪亮、多么耀眼、多么气派,而且是英语的叫法,在我们周围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公司,那就意味着最顶级的上司和最有实权的人物了。
②不料,这么一个周身闪耀金光的名词,成为一些人诱惑儿童家长的钓饵。
③儿童CEO培养学校、少儿CEO培训中心……那可真是扑面而来、应接不暇。这些学校几乎都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口号:您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将还给您一位未来的领袖!我很想知道这样的学校也罢中心也罢,究竟会怎样塑造一个未来的领袖未来的CEO呢?课程表上有马术、高尔夫、橄榄球,还有战略研究、战术研讨、管理学、厚黑学和三十六计。我有些明白了,所谓的CEO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玩国外贵族们玩的东西、学习各种进攻与守卫的手段或谋略。这种学习,真的适合中国孩子吗?
④那些体育运动,对孩子来说足够安全吗?在孩子心智还没发展成熟的时候就接触那些尔虞我诈的韬略,对孩子真的好吗?其实,社会上好多类似的学校,瞄准的就是家长的钱袋。各种语数外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的补习,那是第一步,张挂起“同步”的旗帜,扬言“成绩
不进步退还学费”;其次,那就是种种兴趣班。不是说要素质培养么,那好,种种乐器种种美术种种体育全面开花。最新颖的,就是用未来作诱饵,让家长们的心不动也要动。
⑤面对儿童教育的这种乱象,我不由得想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句名言:“人各有才,才各有小大。大者安其大而无意于小,小者乐其小而无慕于大。”苏大诗人还进一步指出,应“是以各适其用而不丧其所长”。通晓而明白的话语,我觉得仿佛就是针对我们今天所言,而且还一针见血。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往大里去,而且是越大越好,但是这适合每一个孩子吗?
⑥那些胡乱开价、名称往大里起的所谓培训、教育、学校,说穿了就是迎合了一些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脆弱心理。
⑦中国传统教育从一开始就着手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和处事能力。也许,这些才是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根本。而那些花里胡哨、名目繁多的什么什么领袖、CEO教育,说到底,最后给予孩子的又有些什么?
【1】第①段中“ ,也来到了中国。”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 )
A. 于是 B. 因此 C. 所以 D. 终于
【2】联系上下文,第⑤段中加点词“乱象”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
【3】从全文看。所谓CEO教育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是
【4】下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CEO”、“最高执行官”、“行政总监”的意思一样。
B. 应对CEO教育乱象就是要重新回归传统教育形式。
C. 应用苏东坡的名言是为了强调人各有才、各适其用。
D. 那些胡乱开价的所谓CEO教育,最终目的就是敛财。
【5】第③段画线句“所谓的CEO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玩国外贵族们玩的东西、学习各种进攻与守卫的手段或谋略”。你觉得这类学习有无必要,请简述理由。
 
【答案】
【1】D
【2】以培养“CEO”的幌子,瞄准家长的钱袋,胡乱开价;名称往大里起的教育现象。
【3】(1)办学机构华丽的宣传和美好的未来很诱人;(2)家长本身望子成龙的心理很迫切。
【4】B
【5】示例1:有必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是必然的。学习一些国外贵族玩的东西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学习一些必要的生存手段和谋虑为踏上社会早作准备,也是必需的。
示例2:没必要。中国有很多经过千百年的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去学西方贵族玩的东西呢;何况作为一个孩子,学习成人的那种生存手段和谋略,过早地成人化,丧失了童真和童趣,那是得不偿失的。
【解析】
【1】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正确使用词语,就要分析语言情境,要综合考虑语句中包括所指对象、使用范围在内的各种情境因素,选择正确的词语。根据语境,前后有因果关系,并且迟来的味道,所以应填“终于”。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