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描写效果与格局不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笔墨浓重地下于描写,骈句的运用使这些语言表达效果更佳。而描绘出的景,格局大,波澜壮阔,美感与哲理蕴于词句之间,带给读者以梦境之感,使读者畅然。相比之下,“月白风清”,“江流有声,断崖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描写明显不如前赤壁赋动人,其中蕴含道理亦少,导致格局不够大。
二. 文章结构不同
    前赤壁赋之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比重约各占文章一半。第一部分内容到“泣孤舟之嫠妇”,主要描写了时间,地点,人物,赤壁之景,与和客人的活动。第二部分至结尾,通过客人的话和自己的话,展开思考,论述道理,参悟境界,体现了文章的道家乐观思想。这种格式,常见于中国古代写景抒情散文,如《兰亭集序》。
    而后赤壁赋,虽也可分为两部分,可其比重明显不同。开头至“掠予舟而西也”,占文章大
多半,均用来交代背景并描写与客之活动,却多了一段独自登壁之描写,与前赤壁赋不同。后半部分,却只描写了苏轼之梦,带着宗教彩,一仙人与其对话,寥寥数句,并无论理。以此结尾,显得通篇皆为叙事,使文章主旨显得模糊不清,难以理解。与前赤壁赋大篇论述,主题突出不同。其主旨思想需要读者更加深入思考方能得出。
三. 说理方式不同
    写景抒情散文,其中心不在景。景只是将读者带入具体环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抒发的感情与叙说的道理。按照写景抒情的“套路”来说,应在文章后半部分发出议论与抒情。前赤壁赋的后半部分,虽然看似文章描写了客与苏轼的对话,实则借客与苏轼之口,在叙述,在感悟,在体现文章思想。而后赤壁赋中,全文皆描写,且无借人之口说理,文章中心渺渺而不易得,十分不明显。
    于是在研究后赤壁赋中心思想时,首先应发挥强大的想象能力,在苏轼的“爬山”叙事中,自我代入,冥冥之中获取苏轼在同样景下得到的同样感悟。笔者在登石林峡时,望空旷之大景,身旁全无闲杂人等,孑然一身而无所谓规矩之重压,就体会到对自由的追求,于是长啸山林。这段经历与苏轼登壁有相同之处,那么笔者情之所感,理之所悟,想
必与苏子也有相似。
  其次,应当就着意象的引申义这个思路向下走。通过“赤壁”“鲈鱼”“鹤”“山”“仙人”等意象,和与它们有所关联的思想进行联系,从而推理出中心思想。举例来说,“鲈鱼”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历史中有着特殊的符号意义,由西晋“莼鲈之思”,思念家乡鲈鱼菜肴而辞官返乡的典故,衍生出了出世的象征。“孤鹤”,鹤是隐逸高洁,超然洒脱的代表,是道家审美符号之一。于是,从意象符号的角度入手,就可以得出文章中心思想之对于超然隐逸生活的喜爱。
可能的不同之原因
一. 时节不同
    虽然两赋都写于每月月圆之时,可前后赤壁赋所隔时间大致为三个月。即使赤壁地处如今湖北省,相对靠南,可是四季的变化依旧比较明显。前赤壁赋被创作时正值七月,虽是盛夏,可是正值夜晚。炎热中的清凉最使人幸福,晚上有夏风习习,吹走白天的燥热。诗人在舒适而使人感到快乐的环境中,更容易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环境对心境的影响,
体现在前赤壁赋的字句与中心思想之中。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温度舒适,大约在18~22度之间时,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最高。这与书写前赤壁赋时的温度约莫相同。而当书写后赤壁赋时,却是在十月份,已然到了秋天。自古诗人伤秋,温度骤降正是主要因素之一。
二. 经历不同
    前赤壁赋中,苏轼只是与客泛舟于江上,饮酒作乐,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肉体的静止使心境也颇为宁静,淡泊。这种状态肉体也在舒缓疲劳,使人的精神也放松而乐观。而后赤壁赋中,苏轼却在没有客陪伴的情况下独自攀登赤壁,身体处于运动状态,同时给他的心境带来了波动。他感到疲累,可是胸中激荡万分。周围苍凉壮丽的美景打动着他,他忍不住地嘶吼,他感受到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这时他的感悟是惊人的,却不符合他被贬以来所依靠的道家思想。可这种思想,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说出,不能写在文章之中。而他下山之后,人回到了尘世,也只能重拾尘世的最佳信仰——道家思想,其梦境就是最好的体现。他累了,不再相信山上所体会到的入世的雄心壮志是否有实际意义,于是只是轻描淡写地借仙人之口问:“赤壁之游乐乎?”自己却从来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体会。前赤壁赋是抒发其思想,后赤壁赋却是重拾思想,就一波三折的角度说,后赤壁赋还要更深一筹。苏轼前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人们常常各有所爱。可尽管这两篇文章有着如此多的共同与不同,二者的文学价值,却值得我们一直铭记。而通过这次研究,我体会到研究一篇文学作品,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还要联合作者背景,所用典故与想象力重构当时场景对于作者心境的影响,才能分析出作品的真正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