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轼的赤壁情结
天钦  曾琴宋兴昌
〔市秀山高级中学,  秀山409900;南开大学,  南开区    300071  〕
摘要:贬谪的轼似乎与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著名的“赤壁三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把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自然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试从赤壁情结产生缘由、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与对当时与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阐释,力图让轼赤壁情结更具体、更形象地呈现出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轼;赤壁三咏;赤壁情结
首先梳理一下“情结〞一词的含义,《辞海》上这样解释:“情结〞,也叫“情意综〞,乃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指被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活动中的,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愿望。本文之所以称轼有浓厚的赤壁情结,是因为轼贬谪时屡次泛舟游赤壁,并留下了“超绝古今〞的两赋一词,寄予了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寄托。
是轼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之一,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1]在此期间,他的重要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与“赤壁〞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他与赤壁的渊源入手,从情结缘由、赤壁三咏、流芳百世三个层面来初步探讨轼的赤壁情结。
一、情结缘由
东坡曾被林语堂称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2]。正如林语堂评价说:“从佛家的否认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2]在身处逆境之时也能运用佛道思想进展心灵危机的自我救赎,这种旷达人生观终究源自哪里?为何轼在尽抒赤壁之情?
〔一〕政治上的失意和彷徨
中国历代文人大都经过一个被贬流放的过程,轼也未能幸免于难。神宗初年轼因不满新法,在《上表》中发了几句牢骚,说神宗“知其遇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3]措辞剧烈,刺痛了变法派,新党起攻击,最终以诽谤新政的罪名逮捕
了轼,此为著名的“乌台诗案〞。为此,轼心理变化很大,政治上的失意和彷徨让他“看清了自己被人陷害的实质,倒使他更加沉着冷静,把对奸邪小人的鄙视转变为坚决人格、不屈不挠的决心〞。[5]
﹙二﹚心灵上的郁闷与孤独
谪居期间 ,犹豫和徘徊是轼的主要心态特征。《与朝请》书曰:“某自竄逐以来,不复作诗与文字。所谕四望起废,固宿志所愿,但多难畏人,遂不敢尔。其中虽无所云,而好事者巧以酝酿,便生出无穷事也。〞[3]此时的轼,用世之志已经消除,他开场在“穷那么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上下工夫。然而,心灵孤寂、郁闷,无法排遣,仿佛与世隔绝。在给朋友端叔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素友,无一字见与,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4]〔《答端叔书》〕可见轼当时心里的的孤苦和不安。
﹙三﹚儒释道精神的统一
轼出生在文学世家,自小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素养。他始终以儒家的“ 仁者爱人〞思想
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示出一种人道主义的关心,并将其大力宣扬。
但儒家思想中也绝非一直强调“济世〞,孔子曾经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志〞,其中也不免有道家所提倡的“顺乎自然〞渗透其中。轼自幼跟易简道士学《易》,终生与道人交往。同时,他自小熟读《庄子》,在《庄子》中到了真正的知音。因此,轼受道家齐物我、泯是非、逍遥无为、任性随缘等思想影响深远。
轼更是深受佛教的影响。少年时代他就开场广泛涉猎佛书,同僧人、诗僧也交往密切。他的作品里充满着镇定自假设、超然物外的审美韵味。如:《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情〞表现出一种坦然面对人生风雨的镇定和自信。
总之,轼思想很驳杂,可以说,三家的精华共同铸造了轼的人格和文格。至于儒、释、道三种思想和文化在他心中是怎样杂糅和碰撞在一起的,下面将对他关于赤壁的一词二赋进展探讨。
二、赤壁三咏
被贬,《易经》成了他的精神支柱,道家成为他的突围之道。这三篇传世名作皆以“水〞为
表现对象,蕴涵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悟。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入世〞与“出世〞矛盾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作者开篇便以一泻千里的滚滚大江和光照青史的英雄人物相联系、相比照。而后点出“赤壁〞,极写赤壁的雄伟奇险,参差陡峭的石壁直插云汉,正是这样的惊涛骇浪孕育了千古英雄豪杰周瑜。然而,此时的自己已经是两鬓染霜,空有抱负而不酬,空有才华而不伸,怎不生惆怅、悲愤之情?民族英雄岳飞面对外敌强侵,山河破碎,“怒发冲冠〞,吟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千古名句。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轼同样在词中发出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用一个“笑〞字在自解自嘲中化悲怨为旷达。这里有他“‘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既有热烈的辅君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信念,又杂糅了对一切现世价值准那么的疑心和超脱物外的佛老思想。〞[5]
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的锋利冲突,导致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所以在词最后感慨“人生如梦〞,这种慨叹和愤懑虽有想为国建功立业的积极因素,也有无可奈何的消极悲观的成分。轼心是痛苦的,消沉的,但又是达观的。他对阮籍和嵇康所倡导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老子庄周是吾师也〞颇有认同[6]
    总之,轼在词中尽抒对英雄人物与其业绩的神往,借追慕古人的豪情壮志抒发自己的抱负,表达了作者思想上“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待罪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委婉反映了轼自己耳濡目染的儒家思想发出了深沉的质疑,[8]
﹙二﹚《前赤壁赋》中佛道思想的自我救赎
    继《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后,轼在《前赤壁赋》中也尽情抒怀。文章首先借用道家所信奉的神仙特征,产生神奇的想象:“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表现出超然的心境。事实上,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抚慰,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轼抒写了在自然的大背景和历史的大时空中个人挣扎与矛盾的生存状态,痛苦与自慰的心路历程,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看似豪放洒脱、狂放不羁的东坡心灵深处浓郁的悲凉和沉重的孤独感。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东坡,没有了性命之忧,脱离了牢狱之灾,到了天高皇帝远的,终于把淤积在心中的郁闷、孤独用他特有的情调和曲调,谱就了一曲传诵千古的《赤壁赋》。
轼本以经世为怀,儒家的人格追求和社会理想是他自觉的价值取向。他十分仰慕操、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所以借赤壁之名驰骋历史,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当年操的风采:“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因此,当面对人生中的种种磨难,他都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三﹚《后赤壁赋》中佛道思想的超越审视
《前赤壁赋》在文采和涵等方面有绝佳表现,但《后赤壁赋》更真实的凸现了作者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实质。他常念“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然而现实的利剑击碎了英雄的有为之梦,无端被贬、命几不保的经历成为永远的伤痛。于是,轼“反而登舟,放乎中游,听其所止而休焉〞。正是这种道家思想的影响,成为轼人生平衡的调节器,使他无论遇到多大的难关都能沉着对待、安之假设素。
我们常说“人定胜天〞,但当我们真正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时,只会悲天悯人。而轼通过儒道思想的融合日益变得淡泊、镇定、旷达、超越,真正获得了人性、心灵、生命的大自由。“东坡〞、“雪堂〞成为他坚毅、勤奋精神的象征;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成为
他超脱、纯洁心灵的象征。
三、流芳百世
轼的赤壁情结在“赤壁三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化性格的成熟。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大度、兼容精神;他屡受打击却始终不愿放弃自己的处世原那么是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集中表达等等。正因为这样,东坡精神流芳百世,万古长青,永远在中华乃至世界上发出耀眼光辉。
林语堂说:“一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的会心的一笑〞[2]。他特别欣赏轼 “灵魂的欢欣和心志的乐趣〞[4]苏轼前赤壁赋。他说:“大体来说,我们得到一个印象,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承受。〞[2]林语堂承受并继承了轼的儒道思想,并发扬光大。但林语堂仍然是关注现实,表达现实的,“我们不想再在文字国里说空话,高谈阔论,只睁开眼睛,表达现实,假设说我们一定有何使命,是使青年读者,注意观察现实罢了。〞[8]林语堂从“观察现实〞到“以自我为中心〞是自身在经历政治论争之后进展反思的结果,是与轼的经历和复杂思想相吻合的。
不仅在中国,轼在国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 奉事入宋的高丽使臣金觐,羡慕氏兄弟的名声,竞把两个儿子取名为“富轼〞、“富辙〞。在日本和国,平民和文人,每逢壬戌之秋,把汉江等地方当作“东坡赤壁〞,造出东坡赤壁的气氛,在那里泛舟,亲身体验赤壁游[9]。英国某大学中国研究所把东坡列为中国历史四大名人之一 :始皇、康熙、东坡、。[10] 可见轼的影响深远,他的精神流芳百世。
千百年来, 东坡之所以备受推崇和爱戴,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坡有魅力〞。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开场,既强有力地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2]朱靖华先生将他视为哲学统一体。他汇萃历史精华之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士大夫,成为后人心目中最具魅力和最感亲切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11]
轼以特定的贬谪身份置身于特定的“赤壁〞环境中,有怀古而感慨自身命运,从感慨中悲哀油然而生,在从悲哀痛苦中挣扎解脱出来,用老庄佛老思想实现了自我的心灵拯救,这种进退自如的心灵式令后世文人墨客敬仰,并对我们今天的心灵抉择影响深远。我们正可以通过学习他的精神去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处变不惊。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山居笔记·东坡突围[M].:文汇,2002.
[2]林语堂.东坡传[M].:  ,2001.
[3]轼著,孔凡礼校.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4]胜宽.轼人格研究[M].:大学,2003.
[5]汉瑜.论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结[J].: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6]进.轼的《前赤壁赋》与阮籍的《达庄伦》[J].:文史知识,2005,(3).
[7]胡秋宏.试论轼时期的思想和创作[J].:师专科学校学报,2004,(1).
[8]万平近.林语堂传[M].:,1996.
[9]饶学刚.东坡在国外[J].黄冈:黄冈师学院学报,2005,(2).
[10]朱靖华.轼新论[M].:京华,1997.
[11]龙吟.万古风流东坡[M].:文史,2003.
作者简介:
宋兴昌〔1983,4-〕,男,汉族,人,市秀山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南开大学历史学在读博士。
曾 琴〔1986,11-〕,女,汉族,江人,市秀山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联系:  电子:songkuangbiao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