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脱离人世。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赤壁之景到底如何?主人公心情又是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一下《赤壁赋》的感情线索。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于江面,清风徐徐吹,波光粼粼。茫茫月,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也仿佛,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不贪,这里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的意思。)
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客因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作者是如何描写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战船接连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写尽了一代之英雄的豪迈与气势。但是作者笔锋陡然一转------而今安在哉?作者的心情陷入无限的惆怅,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
苏轼前赤壁赋
此一悲也――英雄安在
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
苏轼现在只能把短暂如蜉蝣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过着侣鱼虾而友麇鹿的生活,只能无端的哀叹与羡慕。然而苏子又确非平庸之辈,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
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
人生短暂,壮志难酬。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
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
这时不禁会有同学疑问:文中“客”的悲哀好象与苏轼的心情有某些吻合,如何理解。
不错,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这里的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也可以理解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的一场对话和辩论。
面对苦短的人生,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的?
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
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因此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也不必羡慕“长江之无穷”。这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重点讲了“不变”。
天地间的万物,有些我们即使一丝一毫也不取,而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是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的清风明月中到了精神的寄托。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暂时的陶醉,一种山水之乐,诗酒之乐;而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坦然之乐,超脱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乐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
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我们要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忘却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回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寻得精神上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