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
    苏轼的《前赤壁赋》千古佳作,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赤壁时水光、山、明月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那么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呢?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相关的知识。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文中写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为一叶之扁舟,握匏樽以杂言;递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煞长江之无穷。恃飞仙以浩瀚,抱著明月而长终。”作者借客之口讲出人的一生和茫茫的宇宙较之就是较长时间的、可悲的,这种有限性不禁并使人引起哀伤之美感,即为“言不容乎骤得,塞遗响于悲风。”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从人长大的第一天起至就预示着着一步一步迈向丧生,这就是每个人都无法彻底摆脱的命运,文中作者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他的提问就是:“客亦言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例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砌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无法以一瞬;自其维持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的这一实事求是思想似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令》中存有“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即为从维持
不变的角度,“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就是无穷尽的。但这里有个问题,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人生就是非常有限的,不可逆的,较长时间的,苏轼的观点似乎无法驳斥人生较长时间这一事实,就可以就是自我抚慰的一种说词罢了。那么既然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是不是就应哀伤恐惧呢?其实,人生固然较长时间,但就因为其较长时间而宝贵,假使人能长生不老,同日月天地同为永恒的存有,那么人的存有也就丧失了意义,人生显得所志无趣。恰好相反,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在非常有限的时空中人们回去崇尚和缔造,就可以赢得存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人生就是较长时间而宝贵的,因较长时间而宝贵。
    二、人生有无意义
    文中筹钱“客我”之口说至历史人物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关在周郎者乎?方其溃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了,而今云讷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小的功绩,到头来还是随其滔滔江水永远消逝,而自身也可以沦为花下之尘。这里明确提出了一个人生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胡山林在《文学与人生》一书中存有过精彩的阐释,书中说道:“从终
极视角看看,人生就是并无意义的;从社会视角看看,人生就是存有意义的。把人放在宇宙小背景下予以检视(即为终极视角),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无非一个生命而已,真的微不足道。况且,人总是恨不得的,人一死去,生前的百般光辉满腹荣耀都化成虚空,还谈论什么意义?!……社会视角就是现实视角、世俗视角、日常视角,把眼光从荒凉的宇宙、终极归还去投向现实的人的存活世界,我们就可以辨认出人生就是存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心怀一个目标(或曰理想、梦想、期望、心愿……)并为之努力奋斗,通过不懈努力存活地更好些。‘目标’代表着人的性欲,就是人活著的内在动力,实现目标,满足用户性欲,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书中从终极视角和社会视角两个方面讨论了人生意义问题,应该说是深刻而睿智的,它明确解答了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即人生既无意义又有意义,关键是审视人生的角度和对待它的态度,态度对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苏轼前赤壁赋
    三、人生应当崇尚功利还是淡泊名利
    文中“客”说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立下了不朽的功业,“客”即“客我”,是作者矛盾思想中的一个方面。作者从客的角度流露出对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他也渴望像
古代的英雄人物那样建立不朽功业,但是一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的现实,不禁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那些所谓的丰功伟绩对作者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追求功名的梦想无法实现,何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之情呢?文中苏子这样回答:“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露出淡泊名利的思想。这里提出了一个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的问题,追求功利是儒家所倡导的思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淡泊名利是道家所倡导的出世思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如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神人是无意于功绩的,圣人是不要名位的。看来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对矛盾,到底该如何取舍呢?苏轼的回答是以主抑客,赞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但是结合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也是矛盾的,他既有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又有在贬谪之余看破世事、淡泊名利的归隐情怀。这一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取舍呢?在这个问题上,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它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包括这个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觉,包括这个人的情感、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形成的精
神世界的整体。冯友兰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品味,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同时人生有三个层面:日常生活的层面、工作事业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其中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非功利的层面。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每个人的人生都包含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既有生活、事业的功利的层面,又有审美、诗意的非功利的层面,关键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人生在功利与非功利两在层面上应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不能单方面走极端,只追求功利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生活会变得毫无诗意,了然无趣;只求淡泊名利的人没有目标,只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与自由,难免陷入消沉,两者之间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安排,两者兼顾而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由此,冯友兰的学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其实结合文章可以发现,苏轼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是矛盾的,但是他既没有丢弃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没有一味淡泊名利,而是在自己人生处于低谷时在两者之间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以求精神解脱,这与冯友兰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似乎是相通的。
    四、直面人生苦痛的态度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入狱,在狱中,苏轼的肉体和精神均遭受到
严重的摧残,自度将死,后来经多方营救,终于保住了性命,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到黄州后因生活窘迫,需亲自垦荒种地养活自己。苏轼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和苦难,他来到这座荒凉的小镇上,沉思自己遭受的苦难,在无尽的痛苦中舔舐自己心灵的伤口,正是在这种心境中,作者夜游赤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文章。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作者面对苦难遭遇的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在这种表露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思考。文中的“客我”追忆历史人物的成败,慨叹自身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贬谪中的苦闷心情;文中“主我”的回答则以眼前流水与明月作对比,阐明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道理,指出应享受眼前的美景,显示出旷达的情怀,悲哀的感情得以解脱。由此可见,在矛盾与痛苦中,苏轼最终想通了,从苦难中解脱了出来,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胡山林在《文学与人生》一书中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概括为四个方面:一就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层面,佛道两家帮忙了苏轼的忙;二就是儒家以道兼思想就是苏轼勇敢的精神支柱;三就是高人雅士的人格风范,使苏轼出了榜样和同道;四就是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笔者指出这四个方面归纳得相当全面,可以断定。就《赤壁赋》这篇文章而言,苏轼对苦痛的打破主要整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儒、道、佛思想的相容优势互补,二就是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
    首先,儒家思想是苏轼的主要思想,同时他还深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前文所述的人生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问题、人生有无意义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人生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主张。在文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表露的是佛教无欲无求的思想,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人有欲望,克制并消除欲望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在作者身上同时存在儒、道、佛三种思想,这三种思想相互作用,排斥掉了各自消极的成分,留下各自的积极成分进行兼容互补,共同作用,在这种作用下,作者既坚守儒家以道自任的精神节操,又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与佛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超脱境界,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心理平衡,在这种心理平衡中,个人荣辱得失变远了,变淡了,这样,苦难也就被化解和超越了。
    其次,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在文中整体表现为苏轼对待事物的实事求是方法。作者以流水和明月东凯努瓦县,阐述人生宇宙理想国维持不变的道理,表明对待事物不应当自恋一面,而应再加个角度,从正反两方面去把握住,就可以获得更为合理的结论。既然月亮存有圆存有失,就是自然之理,那么对于人生中的苦痛来说,从一个角度固然意外,从另一个角度则就是人生中的真实存有,存有美好就可以存有苦痛,没苦痛也就没美好,这样一想要,作者对自己的苦痛遭遇也就想通了,淡然拒绝接受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用儒、道、佛三种思想互补作为思想武器,加上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勇敢面对苦难,最终化解并超越了苦难,不失为人生苦难问题的好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赤壁赋》中蕴藏的这四个人生问题都由作者贬谪黄州的遭遇所引起,由作者的哀伤迷茫心情所统率,通过对这些人生问题的分析,我们看见了苏轼在逆境中迷茫、迷茫谋求精神证悟的心路历程,同时也从中体验至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对每个人无疑都具备很大的鼓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