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不变
作者:刘颖异
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6
        宋元丰五年,岁在壬戌,即公元纪年1082年,农历716的晚上,苏轼和杨道士几人驾着一叶轻舟,带着几坛自酿的水酒,趁着月阑珊之际,行至黄州赤壁之下。远处是他布衣躬耕的村舍,更遥远的地方是官场喧嚣的京城。
        半生流转的苏东坡在这样的境遇之中所作的《前赤壁赋》,其文正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赋中之作鲜有能出其右者。
        而为文之道常如为人,抛却对技艺辞藻的探究,1082年秋天苏东坡心境之飘摇,在这篇千古名赋中如影随形——寓宦海沉浮凄凉之情于月出东山遗世独立之景,寄人生起落惨淡之叹于物换星移千古风云之变。其中最为言之确凿也常为人揣摩研读的一句是答问段落中的苏子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瞻前而顾后,1082年前后的苏轼正是在一个不变的困局中徘徊。或千古风云之变,或喜乐忧愁之变,或人生境遇之变;他在诸多自己无能为力的变化中,取江上之清风,得山间之明月,躬耕田野自号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变与不变之间充满了他关于出世或入世的矛盾,也折射出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在他内心猛烈的交锋,最后余下的或者只是一壶清酒,笑对人生。
        一、人生境遇之变——兼济天下独善其身
        北宋1057年,22岁的苏轼得中进士,开始在京城任职。此时在众多寒窗苦读以求苏轼前赤壁赋“而后兼济天下的儒生之中,他已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看似将来的仕途功名理想抱负的实现便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般顺理成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沿着儒家经典的道路前行是苏轼最初的人生设想。
        在被贬黄州之前二十载的官场生涯之中,苏轼部分地实现了他兼济天下的传统理想,为官则体恤百姓,逢灾则赈济一方,虽有万般无奈,但求造福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