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谜语问答题
1、什么叫做通假?通假的形式有哪几种?试各举出一个完整的通假字灯谜例子
通假也叫通借和古通法,是用同音或音近字来代替本字。包括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叠韵通假三种。 
同音通假:莫贪不义之财 谜底:得通德    一唱雄鸡天下白 谜底:鸣通明 
双声通假:莫里哀(五言唐诗一句) 谜底:向晚意不适(李商隐《乐游原》)
叠韵通假:为问门前客,今日几个来(聊目二) 谜底:小官人,张老相公
2、补明法原来是属于别裁体,本书则归为哪一种谜体?请简要说明补明法的扣合方法,并举出一个例子。
面注体,也可称为谜面注明体。 
补明法是根据谜面的提示,在谜底中加入所提示的字、词,使之与谜面暗示的意思相互吻合;
有时谜面中没有明确的提示,那么,扣合时就需要根据暗示来判断谜面中应该加入某些字、词后才能与谜底的意思吻合。例子:安居其中则东山再起(宋人一) 谜底:谢石。补明法也可以在谜底中予以说明和体现,例子:八十五(电影名一)  谜底:月到中秋
3灯谜与民间谜语有何不同?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分别提到了王安石所制作的灯谜和民间谜语是什么?请完整地将它的内容写出来。这两则灯谜又称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法?
灯谜是以“文义”即文字的含义来扣合的,又被称为“文义谜”、“文虎”等。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含义或字句、字型的组合和结构方面的不同,巧妙地运用汉子的一词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偏旁结构、摹状形象等特点,通过会意、假借、用典、拆字等方法,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上或在字形上达到相扣吻合。民间谜语,除了少量以字、词为谜底外,通常都是采用事物的特征来影射的。一般说来都是以事物或现象作为谜底的,如动物、植物、器物、器官、自然现象等。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来描述谜底,从而达到隐射谜底的目的。 
灯谜: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猜。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谜底:贺、资 。又称荆公谜。
民间谜语:常随措官大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装,爱向风前月下。谜底:印章
4、移位法和倒装法有什么不同?请分别结合例子予以说明。 
倒装法,也叫移形法。是将谜面中的主体字整个或部分地进行翻转或倒下、或倒置,从而得到谜底。例子:观看影片(字一) 谜底:鼎 
移位法是对谜面中所指的主体字的偏旁部首或笔画不做增损取舍,只是对其进行局部的调整,使主体字的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新的字或新词。例子:早日腾飞为改革(字一)谜底:协
5、离合字谜和叱字谜的区别是什么?试举出一个离合字谜和叱字谜的例子予以说明。
叱字谜与离合字相似,是一种特殊谜体,名字取“叱石成羊”之意,要先有“石”, 后叱成“羊”,即先把谜面解成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注意,这句话是要有一些离合含义的,如例子中的“出”、“无”等字,然后根据这句话,得到底字。 
离合字谜: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谜底:裴炎 叱字谜:缺席  谜底:立 (位
无人)
6、请简要说明曹娥格的由来,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它的扣合方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篇》记载,曹娥是东汉时小女子,闻父亲沉溺江中,尸未着,投江而死,会稽上虞令度尚为之立碑。蔡邕闻碑文写得很好,随后在碑阴(碑后面)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隐“绝妙好辞”四字,后以此扣合法设为曹娥格。 
谜面:织匠、巧妇(打京剧名一 曹娥格)谜底:红娘(丝工、良女) 将谜底的每个字按左右各拆分为两个字,再把拆开的字与谜面两两相对,互相对应进行扣合。
7、武则天是通过什么信息获悉并平定徐敬业和裴炎的谋反?(须写出两条信息的具体内容,并予以解释。)
徐敬业想要造反,令骆宾王画计,取裴炎同起事,骆宾王乃为谣曰: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书“青鹅”二字作复。 
武则天看出这是字谜:“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谜底为“裴炎” “青鹅”二字即“十二月我自与”。  于是平定了徐敬业和裴炎的谋反。
8、玄机故里,元章家园(成语一)的谜底是什么?这则灯谜是属于什么谜体,运用了什么扣合方法?温庭筠的试题“江边柳”是谁写的?在我们所学的谜语中,以聊斋目一“刘海石”为谜底的谜面是什么?
谜底:鱼米之乡。属于会意体,运用用典法扣合。“江边柳”是鱼玄机(鱼幼薇)写的。
聊斋目一“刘海石”为谜底的谜面是:短发齐眉拜呼兄。
9、半字类谜格有时也称为半读类谜格。这类灯谜一般有几种形式?请将这几种形式予以详细说明,并各自举出一个例子。
徐妃格:谜底一般限两字,为含同偏旁部首的字组成的词或词组,去掉相同的偏旁部首后,两个字与谜面相扣。例:孔子带路(动物)——蚯蚓 
揭顶格:谜底字数在两个字以上,必须都是上下结构的合体字,而且各字的上方有相同的部首,将各字上方相同的部分摘掉,用下半截来解释谜面。例:何故而至此 (外国地名)—— 莱茵(来因) 
闻一多的故事
放踵格:谜底字数在两个字以上,各字的下方有相同的部首,将各字下方相同的部分去掉,用上半截来解释谜面。例:十厘之积(常用词)——忿懑 
蝉脱格:谜底一般为两个字,应具有相同的外围部首,去掉相同的外围部首,用中间的字组成新的词以扣合谜面。例:一千分(名词)——田园 
摩顶格:谜底为两字以上,将第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只取下半部来与谜面相扣。例:楚(成语)——覆巢之下无完卵 
折巾格:谜底为两字以上,将第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任取一部分来与谜面相扣。 例:不是佳作(福建县名)——漳(章)平 
折翼格:谜底为三字以上的奇数词,将中央一字拆成左右两部分,任取一部分来与谜面相扣。例:天生我材必有用(聊目)——李伯言 
折屐格:谜底为两字以上,将最后一字拆成上下两部分,只取上半部来与谜面相扣。例:知(水浒绰号)——智多星 
只履格:删去谜底末字的左边或右边,将前面的字与末字剩下的半边连起来读,以扣合谜面。例:绝顶一茅茨(剧中)——高山剧 
半面格:谜底的字必须可左右分拆,摒去每个字的一半后扣合谜面。例:赤橙黄绿蓝紫(文艺名词)——情歌
10、藤萝格和牵萝格有什么不同?前者的谜底必须几个字以上,为什么?
藤萝格:谜底字数五字以上,须将最后两字移到第一字前,以扣合谜面。例:孔子泣颜回(五言古诗句)——老大徒伤悲。取藤萝上攀之意以喻自下而上移字。 
牵萝格:谜底字数两字以上,将其中某一字的偏旁移至邻字上以扣合谜面。例:民国前出生(建筑材料名)——沥青。以藤萝相互牵护之意比喻移字之法。
11什么叫做反切?请用一个例子说明反切的方法。在反切法的灯谜中,谜面常常有什么表性词?请举出一个反切法灯谜的例子,并给出谜底。
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出另一个字的读音,这种方法叫做反切。 
例:“练”,即由“郎甸切”,是取“郎”字的声母“l”和“甸”字声母及声调“iàn(去声)”拼出“练”字的音节“liàn(去声)”。 
这种灯谜一般是以“反”或“切”标注在谜句之前或之后。例:版(食品)泡面
12、请写出四季与五行、五方、五音、五、五脏之间的借代关系。
13、制作繁体字的灯谜与制作简体字的灯谜有什么不同?试举一个例子加以辅助说明。
    一般繁体字的灯谜谜面会有“老、旧、昔、繁。故”等表性词。如:老叶飘零草木枯(字
一)谜底:世。也有没有表性词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字一)谜底:日。还有谜底是繁体字的,如: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打一字)谜底:苏() 
简体字的灯谜由于结构简单、常用,相对难度较低。如:老头子(字一)谜底:孝。
14、制作倒装法的灯谜,通常都带有哪些表性词?但有时带上这类表性词并不属于倒装法的灯谜,请用两个例子分别予以证明。
    通常都带有翻、转、倒、立、背、影、横、卧、反、映等表性词。例如:储蓄银行倒闭(石人一) 谜底:赖大家的。<采用会意法一直给影片配音(字一)谜底:彰。<采用增减法>
15、白玉盘上盛樱桃(字一)的谜底是什么?它是属于借代法的灯谜。请说出其间借代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成立的来由依据。
①娟。②以“月”扣“白玉盘”,以“女口”扣“樱桃”。③由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知“白玉盘”隐喻“月亮”。由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知“樱桃”隐喻“女子小口”。故以“月”
扣“白玉盘”,以“女口”扣“樱桃”,“口”在“月”之上,得到“娟”字。
16清乾隆期间,某年元宵,乾隆的要求文华院所有的大学士都要做一则灯
谜。请你写出当时纪晓岚所做的一则联谜的谜面和谜底,并说明扣合这则灯谜时
主要是采用了哪几种的扣合方法?
    谜面: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与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也非野兽。(字一)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字一)谜底:猜、谜。采用了漏字法、求同法(颜排除法、会意法)
    17历史上有很多人对谜语的艺术性、知识性和运用性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综合评述。比如朱自清说:“中国谜语是一部‘天物志疏’”。那么,本书中所收集南朝梁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清末民初的谜圣张起南以及泰国华侨谜家林仲杰对谜语的评述是什么?
泰国谜家林仲杰《典谜浅识》:有称谜语为超短篇之文艺作品,盖以一道谜语,从底到面,等于一段故事叙述,其内涵、情节,不让于长篇小说,或少则数十字之小小说。
张起南《橐园春灯话》中说:“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间一名一物无不所包。此所谓‘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大天下莫能载’者也。” 
刘勰《文心雕龙》:“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则兴治济身,次则弼违晓惑。”即:大则可以兴邦治国,培育品德,次则可以纠正过失,弄清是非。
18、题红叶(古书名一)的谜底是什么?它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灯谜,这类灯谜通常有几种扣合方法?请简述出谜面的故事情节,包括红叶所题的内容。
谜底:《韩诗外传》。用典法。人、事并扣。方法:以事扣合,以人扣合,人、事并扣。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起,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藏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
19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三国人名二)。这则
灯谜是属于什么谜体、谜底是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扣合方法?请用原文或译文简述出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