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红冠不用裁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头上红冠不用裁,腰间彩带皆相连。战罢沙场月晚,安然进入鱼龙渊。”这首《咏鸡》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之手,而其中所描写的那只鸡,便被人们称作为龙。但关于龙与鸡的关系却并非如此简单。
    龙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和图腾,古时帝王将相多以身着九五之尊而使天下人心生敬畏。而龙与凤都具备鸟形与兽脚,又恰好可以衔鱼,因此又常常把它们同鸡联系起来。但若仔细探究会发现,二者似乎无从谈起。“青蛇白蛇,得气即飞;苍龙赤龙,不食自走。”这句话说明了龙、蛇乃至大部分动物,其行踪都较为隐秘。但不论怎样隐匿,总会留下痕迹,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体貌特征能够显露出来。譬如,凤凰长有翎羽,以火为食,雌雄双性,而且寿命悠长。
    在中国神话里,龙或为帝王或为神仙,但基本都是以蛇身为主,例如,他居住在东海,喜欢披鳞戴甲,喜欢乘云驾雾等等。除此之外,民间也流传了许多类似龙的传说故事,而这些龙的形象往往是威武勇猛的形态。比如我们熟知的蛟龙、螭吻、角端……而至于一般的禽鸟、水族更加没有资格成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龙”字本意指的是鱼形怪物。据《说文解字》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看到这段注释后,想必很多朋友都会感觉十分吃惊,原来所谓的“龙”竟然是“鱼”的模样!确实如此,不过这仅仅是“龙”最初的状态,随着历史演变才逐渐改变了样子。
    “山林常在,江海常浮,溪涧长流,云雾长浮。”这一段话出自《淮南子·地形训》,而在书中第八卷中则提及“龙不能隐其形,而能隐其真。”由此可见,“龙”字是由“鱼”和“龙”组合而成,意思是说龙既可以藏匿在深水中亦可在高空中翱翔,极富变化。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龙”字也经历了各个阶段的蜕变,其形象越发清晰可辨,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汉语词汇。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已然可以看出龙凤究竟是什么关系。龙是种类繁多的,身负使命与任务,虽力量强大但性情温顺的种。而凤则是某种充满灵性的灵禽,有自己独立的灵魂与智慧,会不断追求真理、完善自己。在此,让我们借助司马迁的话:“世俗所谓龙凤,皆谓其像,而非其真也。”来对龙凤做最精准的概括吧——如果您愿意,请听从内心的声音,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描写动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