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意思|赏析
译文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 郊畿 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作者:佚名
绍兴三年十月,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和信阳军,切断
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要道,也直接威胁到朝廷对湖南、湖北的统治安全。岳飞接连上书奏请收复襄阳六州。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飞兼黄、复二州、汉阳军(湖北汉阳)、德安府(湖北安陆)制置使,统军出征。由于军纪严明、士气高昂,部署运筹得当,岳家军在三个月内,迅速收复了襄、邓六州,有力地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打开了川陕与朝廷交通道路。正在这大好时机,朝廷却以 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 的名义要求岳飞收复六州,然后班师回朝。于是岳飞只得率部回到鄂州。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年龄被封为侯(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他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业。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
这首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 蓬壶殿里笙歌作 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 繁华 的回忆。 想当年 三字点目。 花遮柳护 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 地理志 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造成假山,假山周围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致巧妙(蓬壶是其中一堂名),四方奇花珍竹异石,悉聚于此,专供皇室游玩。 珠翠绕 、 笙歌作 ,极力写作了的壮观景象。
第二段由 到而今 三字起笔(回应 想当年 ),直到下片 千村寥落 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的景象强烈对比。 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 兵安在?膏锋锷 、 民安在,填沟壑 。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这远非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 之猛志。所接二句直写作者心中宿愿 领军率队,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这两句引用《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 何日 云云,正见出一种急切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 汉阳游 ,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满江红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 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 再续汉阳游 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 骑黄鹤 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在南北宋之交,词起了一次风格化的变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这种艺术上的转变
根源却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词的时代性主题。当时写作豪放词的作家,多是爱国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将领,其中也有岳飞,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的。这首《满江红》即由文法入词,从 想当年 、 到而今 、 何日 说到 待归来 ,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已具豪放词的特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