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音乐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起源于劳动
(二)起源于模仿
(三)起源于语言
(四)起源于巫术
(五)起源于信号
二、早期的音乐起源于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歌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生产劳动、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感情。
满江红赏析三、原始音乐是歌、舞、乐三者的结合我们称其为乐舞。当时的乐舞与狩猎、农耕、崇拜、祭祀、典礼等社会活动息息相关。
《关山月》
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战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诗人李白曾为其曲填写新词内容主要是抒发作者对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无比同情。借以此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
现存最早的《关山月》曲谱是1768年刊行于日本的《魏氏乐谱》在20世纪50年代初,夏一峰、杨荫浏等将李白的词编配入曲调中,以此得以流传
这首作品带有北方民歌的风味。旋律进行多用同音反复,显得平稳、深沉。歌词中描写了征战边疆的苦楚,战争给老百姓们带来的痛苦,以及巨大的牺牲。此歌曲有反战的情绪,以及对统治者的讽刺。曲调纯朴自然,它惯用同音反复,又配有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它既显示出歌曲的特,又体现出了歌词的豪迈情调。
《阳关三叠》
王维的这首诗在谱以琴曲的时候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全曲分为了三段,基本都是用的一个曲调进行反复,叠唱了三次,故称三叠。这首琴歌的音调淳朴而富于激情。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满江红》
《满江红》是宋、元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行的曲调本来是和元代萨都刺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配在一起的。20世纪20年代中,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而得以广泛流传。这首词描述他回忆过去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并表达了坚持收复旧山河的壮志和决心。
这首词上片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下片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此歌曲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该曲生动的塑造了中华民族人民不甘屈辱的斗争精神,热情讴歌了民族精神。
《胡笳十八拍》
现存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中,最初见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
《胡笳十八拍》在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之所有别具魅力,就在于曲作者将西域奏乐器胡笳的悲凉音调翻入古琴之中,使不同的音乐风味水融,意境高远,形象鲜明。
第二章
少数民族的民歌可分为:
劳动民歌(农事、放牧、狩猎、打渔、采集或其他,视该民族的生产方式而定)、山歌、情歌、风俗歌(含婚嫁歌、丧葬歌、节日歌、宗教仪式歌、礼仪歌)、叙事歌、酒歌、舞蹈歌、儿歌等。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分布在北和西北诸省和其它省市。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称为“蒙文”。蒙古族有“诗歌民族”和“音乐民族”之称。
1、蒙古族民歌从内容形式上划分主要有:赞歌、宴歌、婚歌、情歌、狩猎歌、牧歌、叙事歌、礼仪歌等。
2、从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可分为短调和长调两类。
(1)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旋律欢快,结构较短小,如狩猎歌,叙事歌等,例如《森吉德玛》、《嘎达梅林》。
(2)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舒缓,起伏度大,结构也较长大,且多用自由的颤音,有浓厚的草原气息,例如《牧歌》、《小黄马》。
《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歌歌中唱的是20世纪年代末,一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
此曲用了段落重叠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人民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歌曲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的基础上。全曲节奏舒展音调从容、深沉有力,基本上保持一拍一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既表现了广大众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辽阔的草原》
《辽阔的草原》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首传统长调牧歌。内容表现的是一个年轻牧民虽然有了爱人,但爱人的心思像随时都可能遇到泥滩的草原一样,令人难以捉摸。
音乐语言、曲式结构简洁精练,共四句歌词,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曲调反复一遍咏唱。歌曲节奏自由,气息悠长,曲调深沉隽永,热情奔放,带有忧郁、苍凉之感和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
朝鲜族
朝鲜族民歌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劳动民歌、情歌、杂歌俗歌。
朝鲜民歌有抒情谣、农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5种体裁。(注:抒情谣流传广,数量多,题材广泛)
抒情谣:节奏较规整,旋律流畅,结构均衡,曲调优美流畅,装饰音及同音重复多;节奏复杂、灵活多变、富于特。节拍多用三、六、九拍子等具有舞蹈性的节拍。如《桔梗谣》《阿里郎》等。
朝鲜民歌的特点:
(1)演唱时,多用长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因素在歌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2)民歌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引向主音的二度体系和四度音程跳进多。
(3)音乐灵活、跳荡、有强烈的舞蹈性,绝大多数的民歌包括劳动歌曲也是可以舞的。
《道拉基》
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朝鲜族抒情谣。 “道拉基”及“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所以也叫《桔梗谣》这首民歌生动地反映朝鲜族姑娘们在山野挖桔梗时的活泼、愉悦的情景。
维吾尔族民歌
新疆有著名的大型套曲“木卡姆”、歌舞音乐“赛乃姆”说唱音乐“达斯坦”和“可夏克”,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和民间歌曲。
音乐风格上划分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抒情、叙事性,特点是节奏自由,气息悠长,深沉抒情,保留了较浓的牧歌气质,以一人独唱或弹唱为主。
另一类歌舞性民歌,特点是节拍规整,节奏鲜明,富有舞蹈性,常有固定节奏贯穿始终,气氛热烈欢快。
维吾尔族民歌感情丰富,对比鲜明,彩浓郁,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1、调式丰富。
2、节拍丰富。
3、各乐句的长短不一,随情感表达的需要变化而变,旋律富有开展性。
4、民歌的歌词多数不固定,曲调曲折细腻富有装饰性,能套用歌曲曲调的民谣,唱词具有典型的农业民族的音乐风格。
《阿拉木汗》
《阿拉木汗》又译《阿拉木罕》或《阿拉木汉》是中国著名的维吾尔族民歌,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阿拉木汗”是姑娘的名字。这首歌舞曲,以双人边歌边舞的形式,赞美象鲜花般美丽的阿拉木汗,一问一答,活跃而风趣
歌曲是多段词的,在上下两乐句反复演唱之后,接一段短小的副歌。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地运用切分节奏,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更加突出,再结合手鼓的伴奏,使人听之欲舞。该歌曲最为流行的要数歌唱家胡松华和朱逢博的演唱。曾被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
《半个月亮爬上来》
歌曲表现了青年人的爱情生活。歌曲表现了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写成。第一段与第三段曲调平稳,充满夜晚的宁静气氛。中段旋律起伏较大 “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的句子,表现小伙子的焦急心情。第三段仍回到第一段宁静的气氛中。似在温馨的夜里,年轻人尽情享受着爱情的喜悦。
新疆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分为“安”和“奎衣”两大类。
“安”是歌曲,“奎衣”是器乐曲。
“安”一般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
“安”按照种类分可分为几种:
1、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
2、山歌、渔歌、谜语歌等。
3、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
“奎衣”主要是用冬不拉演奏,一般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
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合演奏的套曲。
“阿肯弹唱会”——哈萨克族民歌节
《玛依拉》
描写的是哈萨克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歌风味独特,具有高亢,嘹亮的风格。 “玛依拉”是一位美丽的哈萨克族姑娘,她热情开朗,能歌善舞,牧民们只要听到她的歌声就会忍不住停下来去倾听。《玛依拉》在音乐风格上属于歌舞性民歌,其节拍规整,旋律平稳,节奏鲜明,富于舞蹈性。它的节拍为3/4拍,风格热烈,原曲共有4个乐句加一个副歌性的衬词组成,在调式上采用中国民族的E宫七声音阶,曲调轻盈,明快。
《燕子》
《燕子》,一首流传于新疆已久的哈萨克民歌。是以拟人手法来寄托对情人的无尽思念。关于这首民间情歌的来源有一种很不错的说法:一位哈萨克青年因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回族姑娘,而唱出了《燕子》的心声。《燕子》虽曲调比较朴实,三段起伏不大,但却在这平静中娓娓道出了对情人真切的思念之情。
藏族
藏族的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酒歌、箭歌)、诵经歌等
几类。
酒歌和箭歌属于风俗歌,曲调简洁,风格热情、明快,具有鲜明的藏族民间音乐特点。
一、藏族酒歌
酒歌是喝酒、敬酒时唱的民间歌曲,有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藏族城乡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如《年轻的朋友》《敬酒歌》
二、藏族箭歌
箭歌主要流行在西藏林芝地区,又称“工布箭歌”。箭歌可称为“猎歌”,是射手们夸耀弓箭和箭术时所唱的歌,唱时伴随着舞蹈动作。《北京的金山上》
苗族
按民歌声乐习惯的分类可分为:
(1)高亢昂扬、热情奔放的“飞歌”。
(2)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歌”。
(3)旋律起伏不大而庄严的“古歌”、“酒歌”。
(4)粗犷的“大歌”。
(5)激越的“龙船歌”。
苗族飞歌:
是苗族声乐艺术的珍品,主要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
飞歌属于山歌歌种。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极强的感染力。
演唱形式分“对唱歌”、“独唱歌”、“二重合唱”、“三部合唱”等。 《歌唱美丽的家乡》
壮族
壮族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多声部民歌
山歌尤为闻名,言辞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著名的“歌仙”刘三,“歌王”黄三弟。
叙事长歌较著名的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特别。
壮歌的艺术特点:
一、歌中常用比喻比兴的手法
二、壮歌明快流畅、出口成章、回肠荡气
三、具有整齐严谨、琅琅上口的押韵美
第三章民族民间音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