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竹影潇潇亦感怀
李启山
【摘要】竹刻是一种相当雅致的艺术形式,紫砂艺术的诞 生始终与竹为伴,竹的意蕴可以说已经深入到紫砂的骨髓, 在紫砂陶刻创作中,刻的是竹,塑的是心,情感是陶刻艺术 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紫砂;陶刻;竹;文化竹子是中国人相当熟悉的一种植物,之所以熟悉并 非人人宅有竹林,食有竹笋,而是从古至今,各种竹制 品始终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说 过,可以吃饭没有肉,但不能生活中没有竹。这个说法 虽然有些夸张,但却符合那个时代文人的秉性。文人文 化在竹子的艺术化过程中可谓起到了绝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竹子有节,青翠,具有相当的韧性,所以可以弯曲 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当见得多了,也就对竹子的 种种特性耳熟能详,渐渐地,古代文人就赋予了竹子种 种的雅号,认为竹子是人世间种种美好品质的象征,这 就为各种文艺创作提供了基础的土壤,并最终衍生出广 泛的社会认识,这种认识没有在时光中沉沦,相反人们 总是一再记起,口耳相传,这其中
自少不了艺术创作的 功劳。紫砂陶刻艺术作为紫砂艺术的分支,对于竹的刻画 可以说古已有之,历代精善此道者,多少都制作过与 “竹”相关的作品。所以在紫砂陶刻创作中,竹的形象 多种多样,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性格,通过这些性格,可 以从中感知到微妙的情感差别,让人收获种种的共鸣。 对于陶刻创作者自身来说,成长是一种缓慢且无法量化 的过程,刻画技艺的深浅大部分基于刻刀的运用,用刀 的功力决定了作品最基础的走势,而想要塑造更高的意 境,光有刀法就不足够了,个人的修养,眼界,认识甚 至情绪情感都会影响作品最终的效果,所以在下刀刻画 之前,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作品“虚怀若谷”的创作,就是基于这一内心的准备创 作而成的。相对于紫砂壶有着相对固定的形体结构,紫砂陶刻 的创作就拥有更高的自由度,但在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 作品中却很难发现其中自由创作的痕迹,即便是清末时 期拥有极髙成就的“玉成窑”也是如此,这些作品美则 美矣,雅则雅之,但却总是给人一种在既定的框架中施 展的感觉,无法跳出囚笼,只能在一个限定的区域打转。而只要观察当下一些优秀的陶刻作品,这种拘束感 就会减轻很多,我们可以从当代紫砂陶刻创作中感受到
情感更加的自由奔放,甚至一些开拓性的作品还能给予 一种喷涌感,让人不经意间就沉浸其中,这其中的差别 我认为是在于精神的解放。这就不得不提到紫砂陶刻诞生的契机,紫砂陶刻之
所以诞生是跟紫砂壶有关的,而紫砂壶又跟喝荼密切相 关,所以紫砂陶刻最初是作为紫砂壶的装饰服务于紫砂 壶的,但最终是为了让人在喝茶的时候获得更好的体
验。古代文人通常认为挥洒真性情是真正的“风雅”, 既要风度翩翩,又能高贵典雅,而现实的匮乏又与这种 “风雅”背道而驰,所以当时的人更加看重内心的“风 雅”,紫砂壶上的装饰只是属于外物,之所以显得珍 贵,则是由于上面附着的真正情感。在那个时期,受欢 迎的陶刻作品往往是兴之所至的创作,带有一种即兴的 随意,但当时的紫砂制作者却与这种“风雅”是割裂 的,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专属于“文人”的风雅, 而并非作品自身情感的真实表露。改革幵放的数十年来,经济不断发展,物质逐渐充 裕,对于紫砂艺术整体迎来了一个自明清之后的又一个 发展高潮,紫砂陶刻也借着这股东风向世人展现自身独 有的风采。当代陶刻创作之所以更加的自由奔放,就在 于其制作者不存在古代文人与紫砂匠人之间的那种割
裂,相反随着从业人员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匠”与 “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只要一个人能专注于其 中,持之以恒,最终将实现技艺的升华。有感于这一 点,作品“虚怀若谷”所刻画的是一种虚空和博大的情 怀,竹子的中间是空的,并非是因为竹子庸俗无知,而 是一种包容坚韧的平和安宁,这种“空”的意味有些类 似释家对人的内心所作的种种解释,空就是空,既可以 什么都没有,也可以包罗万象。作品“虚怀若谷”刻的是竹,显的是影,用陶刻的 方式来演绎空中摇曳的竹影,这显然比单纯的在茶壶上 刻几片竹叶要有意境得多,以塑影,是一种单纯的轮 廓展示,同时也考验刻画者对空间的理解,因为单纯的 轮廓并不能“显影”,只有刻出影子背后的远近叠加,
才能够塑出其中的味道。总结:纵观紫砂陶刻的历史,就会发现,紫砂陶刻 自身艺术性的成长是一个
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同时 也是对人的情感再挖掘的过程,新的理念,不同的情 感,很可能寥寥刻画,就能够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 效果。
150 | CERAMICS SCIENCE &
ART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