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的硫酸铜、以及白硫酸铜遇水变成蓝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石蕊变  不能使无酚酞。(注意:紫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而不是无。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4、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5、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2SO4 = FeSO4 +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初中化学知识点3 === AgCl↓ + HNO3 (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沉淀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BaSO4 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
(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或两种离子都有 )
7、酸的个性
1)浓盐酸(HCl)
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闻到刺激性气味。因此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2)浓硫酸(H2SO4 
①腐蚀性,沾到皮肤用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溶液
②浓硫酸稀释一定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不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脱水性,如使纸张和棉花等变成碳,物体本身没有水,浓硫酸将物体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
④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可以作为干燥剂。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但是不变质。
3)浓硝酸(HNO3
①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
②腐蚀性
③见光易分解,因此用棕瓶装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1、碱能使紫石蕊变  ,使无酚酞变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也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填反应类型遇到中和反应填复分解反应肯定不会错,因为所有的中和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O3 + H2O(注意生产物一定是亚硫酸钠而不是硫酸钠)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Cu(OH)2是蓝絮状沉淀,含有Cu2+离子的溶液都是蓝的)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FeCl3是浅黄溶液(含有Fe3+离子的溶液都是浅黄的),Fe(OH)3是红褐沉淀,)       
5、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NaOH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注意纯碱是碳酸钠,是属于盐。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改良土壤酸性使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不能使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潮解。(初中唯一会潮解的物质)因此可以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因为它们会与氢氧化钠反应。
2)氢氧化钙(Ca(OH)2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常用的石灰水主要成分也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Ca(OH)2 + CO2 == CaCO3↓+ H2O
(注意生石灰是CaO,石灰石是CaCO3 
Ca(OH)2 + Na2CO3 == CaCO3↓+ 2 NaOH
  3 Ca(OH)2  + 2FeCl3 ==== 2Fe(OH)3↓ + 3CaCl2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 Na2CO3
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石蕊变蓝,无酚酞变红,但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因此盐不一定是中性的。
Na2CO3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某些碱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 NaOH
2、碳酸钙(CaCO3
贝壳、石灰石、鸡蛋壳、汉白玉、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分解成CaO(生石灰)和CO2,这是工业上生产CaO(生石灰)和CO2的主要途径。
3、氯化钠(NaCl)
1)食盐水清洗伤口,具有杀菌作用
2)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称为生理盐水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4、复分解反应
1)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其余三种是分解、化合、置换反应)
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看生成物是否有水或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有其中之一生成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发生反应。
3)离子共存
无溶液则不能存在:Cu2+(蓝)、Fe2+(浅绿)、Fe3+(浅黄)等离子
离子要共存:相互之间不能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与复分解反应条件相反)
生成水的有:H+和OH-
生成气体的有:H+CO32-、HCO3-
常见的沉淀有:白沉淀:CaCO3、BaCO3、BaSO4、AgCl、Mg(OH)2
蓝沉淀:Cu(OH)2(初中阶段唯一的一种蓝沉淀)
红褐沉淀:Fe(OH)3
5、化肥:氮肥(N)(促进叶的生长)、磷肥(P)(促进根系的生长)、钾肥(K)(促进茎的生长),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是复合肥料
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会产生氨气,氨气能使石蕊变蓝。
第5节、寻金属变化的规律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从左往右,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减弱
2)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H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
3)除K Ca Na外,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可溶的盐)里置换出来
加热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红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    2Cu+O2===      2 CuO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O4                                 
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2 SO4 === Mg SO4 + H2↑             
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湿法炼铜    Fe + CuSO4 === FeSO4 + Cu 
②红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3=== Cu(NO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点燃
1、可燃性
点燃
①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②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五、物质鉴别
1、据物质颜鉴别
Cu红  CuO黑  CuSO4粉末白  CuSO4溶液蓝  CuSO4·H2O 蓝
Fe粉(黑)  Fe2O3 (红褐)    FeCl3 (黄)    Fe(OH)3 (红褐)
2、根据反应现象鉴别
(1)鉴别NaOH溶液与石灰水  Ca(OH)2 + CO2 ==== CaCO3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