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读易经“韦编三绝”之实相》
作者:韶关⼁殷伟
《史记,孔⼦世家》中提到孔⼦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其他古籍亦有此说法,《古代汉语词典》【注】等,也有此词条,看来应有此事。⽽略观古今典型的⼀些著作(包括近代若⼲著名学者之作,以及《四库全书》与《续修四库全书》之中的若⼲著述【注2】,⽬前暂未见有对此说的异议和进⼀步的探讨。
在此笔者提供⼀点点分析思路,以期通过对孔⼦“韦编三绝”实相之探讨,更深⼊地了解易经尚未被挖掘的奥秘,更深⼊地理解圣⼈如此勤奋研读、费⼼整理、⽤⼼附著⼗翼的深层意义。
孔⼦读易经“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注3】,按《辞海》《成语⼤词典》以及通常的解说,是指孔⼦研读易经时,⽤来将⽵简编联起来的熟⽜⽪绳折断了三次,或者按古语习惯说法是折断了很多次,⽤以⽐喻孔⼦读书很勤奋。根据《史记》的⽂风和⽂⾔分量,仅就“三绝”之意笔者⽐较认同是断了很多次。“三”表⽰“多”的概念的⽤法,不仅在《史记》,在《论语》【注4】,在许多古籍上经常⾤⽤,易中天教授在CCTV讲课时也采⽤这种观点。⾄于是否由于勤读⽽折断了熟⽜⽪绳数次,则有待于深⼊探讨。
我们先简单地从现象分析开始。
博物馆和考古学家们或许可以提供两千多年前所⽤于将⽵简串起来的⽜⽪绳⼤概是多粗的,然后,理⼯学院和科研机构应该可以⽤实验的⽅法(也就是今天公认的科学⽅法通过仪器去做做实验,相信有许多热⼼⼈会感兴趣并予以⽀持的),去验证这样的⽜⽪绳串起⽵简之后,卷起来再翻开,⼜卷起来⼜再翻开,需要历经多少遍才会弄断,然后再乘以三次(以上)。这样的实验结果,在没有做出来之前,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或者⼤概的次数。但有⼏点,我们完全可以做⼀个⼤概的估计:
⼀是⽜⽪绳⼤概要⽐⿇绳和棉线耐⽤;
⼆是将整部⽵简易经翻开,⼜重新卷起来,按每⽚⽵简参考字数和整部易经的总字数,这么简单的动作⼤概也不是三下两下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定的时间和精⼒;易经风水
第三,如果翻开⽵简易经之后,还要看、还要写、还要改的话,很有可能每翻开⼀次到重新卷起来,需要跨好⼏个时⾠到好⼏天甚⾄⼏个⽉时间;
第四,这最后⼀点⽐较重要,就是出于孔⼦对易经的喜好和赞叹,以及“温、良、恭、俭、让”的作风,估计晚年的孔⼦每次翻阅和卷收都会⼩⼼翼翼的。
这样看来,要将⽜⽪绳编联起来的⽵简易经,⼩⼼翼翼地隔三天两⽇翻卷⼀次,直到翻断为⽌,也不
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要翻断三次以上。通过仔细分析(最好有⼈愿意做实验佐证),我们对深⼊准确地理解“韦编三绝”,似乎就产⽣了新的不同看法:看来“韦编三绝”之事,要么不可能(发⽣),要么就是别的解说(风⽔视频)。
⽵简
笔者认为,根据⼤量的古籍记载,孔⼦读易经“韦编三绝”应确有其事。但将⽵简易经编联起来的熟⽜⽪绳,似乎不是如以往的辞海词典所说,由于勤读⽽翻断的,⽽应该是,孔⼦在研读易经的过程中,故意剪断割断或者掐断的。孔⼦在勤读、研究、整理、附注易经的过程中,正式的版本经过“三”易其稿。也就是说,现在通⾏本易经,在孔⼦及其弟⼦的⼿中反复推敲修订,经过多次的“再版”,最后才敲定完稿的。由此,“韦编三绝”词条背后的实相,不仅仅反映出孔⼦读书之勤奋,更多的是反映出作为“著作者”之⼀的孔⼦,对易经精⼼研读、⽤⼼附著⼗翼所作出的⾟勤努⼒和巨⼤贡献,从中更折射出易经⽂化内涵的博⼤与厚重。
【注1】:“韦编三绝:⽵简的⽜⽪绳折断多次,⽐喻读书勤奋。(《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
【注2】:因为⽬前时间精⼒有限,暂时未能通览,以后或许有机会的话会继续充分浏览,以求佐证之。
【注3】:韦编:韦,熟⽜⽪。古代⽤⽵简写书,⽤熟⽜⽪条把⽵简编联起来叫“韦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0页)。
社,1989年版,第1390页)。
绝:①断,断绝(《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2页)。三绝:字⾯上是断了三次。另⼀说,按古语习惯是断了很多次。
【注4】:“吾⽇三省吾⾝”(《论语.学⽽第⼀》):指的应该是每天经常地(多次地)反省⾃⼰,⽽不是每天仅仅反省“三次”。
注:⽂章摘⾃殷伟论⽂《孔⼦读易经“韦编三绝”之实相》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