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之外国作家作品(含答案、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0分)
1.
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 题目是“未选择的路”,这说明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彷徨和苦闷。
D. 《未选择的路》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倾向——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B. 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借乐府古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C. 《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B. 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全文,作者从两个方面与读者分享了在动物研究中的趣事。
C.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这两句调侃的话,流露出作者对水鸭子的厌恶之情。
D. 作者笔下可爱的动物们有时像捣乱的孩子一样搞恶作剧,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不禁。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C. 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
D. 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B. 现代作家萧乾的作品《枣核 》和法国小说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虽然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时都能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的爱国主义心声。
C. 《治水必躬亲》论述了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本文选自清代作家钱泳的《履园丛话·水学》。
D. 《春望》《泊秦淮》《别云间》《杜少府之任蜀川》四首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 诗人。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 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石榴》是郭沫若写的一篇优美的状物抒情散文。本文抓住石榴的外在特征进行描写,同时还赋予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俊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的品质、充满活力的精神等。
B.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所写的《变龙》是一篇揭露沙皇专制黑暗统治的短篇小说,“变龙”已经成为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的代名词。
C. 《口技》选自清代人林嗣环编辑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这篇文章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精湛构思和高超技艺。
D.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7.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手法,其中风、云、闪电、波浪象征反动势力,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B.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石榴》对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的讴歌,《紫藤萝瀑布》抒发积极的人生情怀,《白杨礼赞》中对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的赞美,都是散文中的“神”。
C. 《马说》托物寓意,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陋室铭》借物抒怀,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D. 《活板》选自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说明活字印刷术时是按照工作程序进行说明的;《核舟记》选自张潮的《虞初新志》,为明朝魏学洢所写,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8.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变龙》《窗》的作者分别是苏联的高尔基、契诃夫和澳大利亚的泰格特。
B. 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与清朝林嗣环的《口技》都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C. 范进和孔乙己,同为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而孔乙己迂腐麻木、偷窃懒惰中不乏善良正直,范进则显得委琐懦弱又圆滑世故。
D.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全文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
人琴俱亡
9.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板》的作者是明代作家沈括,文章出自《梦溪笔谈》。全文按工作程序进行说明,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B. 《口技》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文章出自他编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C.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D. 蒲松林的《山市》描述了孤塔、宫殿、城郭、危楼等幻景,按空间顺序给我们呈现了山市空虚缥缈、瞬息万变的特点,让我们领略到这一自然景象的奇妙。
10.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
B. 《小石潭记》按浏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曾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
D. 季羡林先生在散文《幽径悲剧》中为我们呈现了藤萝不同寻常的美,谴责令人痛心的愚氓的恶行,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都市精灵》是当代作家舒乙写的一篇随笔,作品有感于某些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状,表达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美好愿望。
B.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的典型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C. 《蓝蓝的威尼斯》以作者的漫游线路为经,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纬,依次展现了威尼斯的秋美、水都美和建筑美,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的无比热爱和深切怀念之情。
D. 《治水必躬亲》选自清代钱泳著作的《履园丛话》,本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了治水不但要躬亲,还要清廉的道理。
12. 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 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海燕》选自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这篇散文运用象征手法热情讴歌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宋文学家。这则故事写了子敬对弟弟子猷的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C. 《最后一课》的作者法国小说家都德将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为世界人民广泛传诵。
D. 《苏州园林》主要是按空间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13. 下面对有关作品、作家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本文节选自《呐喊》。
B.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本文的副标题是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妹。
C. 《公共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D. 《伟大的悲剧》是英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作品,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猫》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B. 《竹影》为我们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美感。
C. “还是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可笑的观众?”说观看关在笼子里的华南虎的观众“可怜而可笑的原因是:这些人有许多是大人了,但还像小孩一样以观赏动物为乐。
D. “一切的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已在同别人的竞赛中失败时的沮丧心情。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
1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B.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茶花女》等.
C. 《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D. 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1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中分别回忆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和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两文都收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当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