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新课导入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重点)
2.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难点)
作者名片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
背景链接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
文体知识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生难字
篁竹(      ) 清冽(    ) 卷石底(    )
坻(    )    屿(  )    嵁(    )
huánɡ liè quán chíkān chù chuànɡ suì 
解词释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在小石潭东面。          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竹林。            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格外。                        清凉
教学反思
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通文章;
教案
课题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精读课文,文本探究
1.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2.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
  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同时,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
  桃花源记陶渊明 从作者立足潭边的远视角度,侧面描写小石潭。同时又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两者动静相映,各具特。
教学反思
由于没有充分地补充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情感体悟上尚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