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桃花源的幸福生活美景,其实质是我国古代人民心中的乌托邦。它不仅无情鞭打了黑暗的封建社会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样板。以帝王为代表的剥削阶级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造成人类社会动乱不止的罪魁祸首,因而被他否定。《桃花源记》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期,虽只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雏形,但仍弥足珍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桃花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中国古代的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雏形
陶渊明不仅诗写的好,是伟大的诗人,而且文章也写的很好,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在古典诗文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桃花源记》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文中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
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一千六百多年来,由于它的理想社会愿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人们欣赏它,赞美它,向往它。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秦时人民无力反抗和战胜统治者,一些人为了生存“避秦时乱”来到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自觉愉快的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顺应着大自然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个社会里,古风犹存,人人平等,丰衣足食,没有君臣,没有战乱,也没有狡黠奸诈。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孩子们无拘无束纵情玩耍,老人们心情愉悦颐养天年。整个社会和谐融洽,全然是一幅人间乐土,地上天堂。这就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一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图画。
在陶渊明看来,桃花源中的人们的幸福生活的前提或者关键是:没有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因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争权夺利的战争,没有改朝换代的痛苦经历。同时,他赞扬人民当家作主后,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创建和平幸福生活家园。这里,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以帝王为代表的剥削阶级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造成人类社会动乱不止的罪魁祸首,因而被他否定。这是本文的要害和闪光点,是作者的重大贡献,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赞美它,向往它的根本原因。它不仅
无情鞭打了黑暗的封建社会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样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