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含解析)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课外阅读
    活水源记(节选)
    【明】刘基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①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①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管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②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②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③,黑而赤嘴,恒鸣其上,共音如竹鸡而滑④。【B】有二脊令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若紫水晶,不知何虫也。
    ③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⑥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释】①潴:水汇聚。②秘书卿白野公:秘书卿,元代官名;白野公:元末诗人、书法家、政治家,世居白野山,故称白野公。③鸲鹆(qú yù):八哥。④滑:鸟声流利。⑤脊令:鸟名。⑥上人:指奎上人,刘基的朋友。
    【课内迁移,梳理字词】
    1.(1)给选句中的“属”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字母)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属岁旱时(    )
    属:A.连接____________  B.同“嘱”,嘱托____________  C.种类____________  D.适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 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B.其始出石罅 其真无马邪(《马说》)
    C.至是悉出 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D.若紫水晶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观察景物,探水之“活”】
    2.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随着视角的变换,作者眼中的景物在变,景物的特点也在变。先环视小渠的源头和因小渠而形成的小池、大池及被他润泽的若耶之溪和东北之湖,凸显活水源“活”在:______:然后_______(视角)小渠,通过描写草木倒影,凸显活水源澄澈可鉴;最后俯仰结合,详写_______来凸显活水源充满生机。
    【对比阅读,分析写法】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选自《小石潭记》)
    同样是写水,下列_______(填字母)句与选自《小石潭记》的句子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用现代汉语翻译你选择的句子并阐释选择的理由。
    【A】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B】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知人论世,借物写心】
    4.作者借“活水源”,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探究。
    链接材料: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他的诗文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至元二年,他被元政府授为高安县丞。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一身正气赢得百姓赞誉。 大明建立后,他严厉整肃纲纪,教化民众。
    评卷人得分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阡陌交通:(2)子之哭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今吾子又死焉。
    7.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主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入上文横线中。(每空只能填写一个)
    A.对比  B.记叙  C.虚构
    8.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缭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此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0.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B.“初极狭,才通人”说明了桃花源非常不易被人发觉,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彩,也为下文叙述寻桃花源却均未果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