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通过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所产生的幻想,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穷苦孩子的同情,继而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入新
1、导语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初读都学到了什么?
2、回忆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及小女孩为什么还在大年夜卖火柴。
3、联系思考练习请同学朗读: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导入新课。
(二)学习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的部分
出示: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
1、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浏览下面的课文,出正确的答案。
2、学生回报成果:(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第一次看到火炉;第二次看到食物;第三次看到圣诞树;第四次看到奶奶;)
3、教师质疑
你们到的都一样吗?那么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呢?你们想过吗?再一次读一读这一部分。
4、解疑
引导同学们从小女孩寒冷、饥饿、痛苦、缺少爱的原因才会看到火炉、食物、圣诞树和奶奶。
过渡小结:小女孩想体验以下圣诞节的快乐,想得到世界上唯一疼爱她的奶奶的爱,所以她看到了她
想看到的,你们想过吗?小女孩为什么一次一次地擦燃火柴,最后一根接一根地擦亮火柴?(让同学们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来表达:因为火柴一灭,小女孩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因为她想把看到的东西留住,所以……)
5、质疑
她想把渴望的东西全都留住,那么老师问你们,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擦燃火柴会看到你们所渴望的东西吗?(不会)为什么小女孩看到了?(引导同学们明白这是小女孩临死之前,昏迷状态之中的幻想。)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把感受在课本插图旁写一写。
6、让学生以我口述我心,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苦、可怜小小年龄就要受这么多的罪。
7、指导朗读课文中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四次幻想的描写,并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这一部分把自己刚才的感受都读出来。
8、指名读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部分,师生共同点评。
1第一次,抓住“终于”来体会小女孩不容易,学生再读,老师范读,师生齐读。
2读其它的三次描写:合作读一位读幻想部分;一位读由幻想到现实部分,并请学生点评老师相机指导。(第二次,抓住“突然、摇摇晃晃”这些词语来读。)
9、老师激情解读
那时候小女孩什么情况,饿到了极点,那只烤鹅鹅突然向她走来,拿着刀叉,直接就可以吃到嘴里,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品读幻想部分,老师范读并指导朗读。)。
小结:刚才我们用分角朗读方法一位读小女孩幻想到的,一位读残酷的现实,这样效果很好。在对比中我们更感觉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10、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式朗读(指名读看到圣诞树和奶奶的部分)
过渡:小女孩又冷又饿,孤零零地躲在墙角里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唯一疼爱她的人奶奶出现了,她会怎样兴奋地叫起来?学生接读:“奶奶——”
11、创设情境
1如果你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样乞求着把奶奶留住呢?(试读,指名读)
2为了把奶奶留住,她一根接一根地擦亮,读最后一次接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出示句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结:要想知道小女孩的结局怎样,我们来看最后一部分,
请同学们默读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你认为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
12、学生质疑
1她死了,为什么说她到天堂里去了?(只有死,才能解脱,对于她来说人间就是地狱。)
2为什么小女孩幸福地闭上眼睛?(美好的幻想,真正的死去,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幸福还可以加上双引号)
3小女孩死了,为什么还带着微笑?(在美好的幻想和幸福中死去)
4出示最后一句话:理解:“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小结:小女孩死了,就是一种解脱,你们为她感到高兴吗?(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小女孩死了,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没有感到一点高兴,反而觉得心里酸酸的。作者这样以喜写悲,更让人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鸣不平。(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13、指名读句子,练习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三)总结升华
1、升华情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每一个读到她的读者无不为之动情,甚至恨不得帮她解脱出来,融入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她会多幸福啊!如果小女孩真正地来到了你们的集体里,你们会对
她说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互相交流一下。
(四)布置作业
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全集》
(五)板书设计
火炉温暖
烤鹅食物
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悲惨
圣诞树快乐
奶奶疼爱
和奶奶飞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