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领导写发言稿
【篇一:如何给领导写讲话稿】
如何给领导写讲话稿
  第一个问题,几个基本概念
  主要谈一下个人对几个概念的理解。
一、  领导讲话是什么?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是各级领导同志发表政见、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
1、讲话就是说话
2、领导讲话就是领导说话,是领导口语的书面化
3、领导代表岗位和身份,领导讲话是官方语言的口语化
4、领导讲话通常又是一种文件
二、领导讲话的特征
1、  政策性,
2、  准确性,真实性,说实话
3、逻辑性(条理性)
4、口语化,易表达
三、领导讲话的主要内容
1、  宣讲政策,传达上级精神
2、  分析形势,讲道理
3、  总结、部署工作,
4、  给下属提要求
用形式逻辑来概括:三段论
1、  为什么干?上级要求,形势使然
2、  干什么?业务内容
3、  怎么干?教办法
四、  领导讲话的主要类型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 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 工作会议讲话稿。
  第二个问题,领导讲话的评价标准
  起草的讲话精彩不精彩,不是自己说了算,孤芳自赏不行,不能有“自恋情结”。有的同行,有时我也遇到过,对自己起草的领导讲话,视若掌上明珠,怎么看都好,别人说不得,碰不得,改不得。这是大忌。 书归正传,分析评价领导讲话的标准问题,实际是分析评价主体的问题,就是谁是评价者,或者谁要充当评价者。一般来讲,主要有三种人。
一是讲话者本人。这是最高评价者。讲话人说好,文稿就能过关;讲话人说不行,不是被毙就是要大改。因此,起草领导讲话,一定要把讲话者本人,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作为最高评价者,把讲话者本人的赞赏视为最高荣誉。这就要求文字秘书必须学会“投领导所好”,善于揣摩领导意图,用书面语言表现领导风格。
三是起草者本人。显而易见,如果自己不满意,指望别人说好,也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实际工作中,可能还有同行或其他身边人,会对你的文稿进行说道,对于他们的意见,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标准。
总的来讲,一篇讲话,如果能做到领导满意、听众满意,自己满意,就应当算是一篇精彩
的讲话。至于如何让领导满意、听众喜欢,那是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写一篇精彩的讲话,至少需要研究领导心理、考察分析会议内容和听众体,最后是自己的不懈努力。
  第三个问题,怎么写领导讲话
主要谈一下具体的起草过程。
一是接受任务。常见的几种形式有:领导直接面受机宜,或者直管领导转达,或者电话安排等等。
不论是何种形式。在这一环节要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包括讲话者本人的具体想法、会议名称、会议主题以及会议场所、听众范围等等。
对于一个刚刚走上文秘工作岗位的初学者来说,在这个环节,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交流和沟通的问题。
一般来讲,对于比较重大的会议,领导是比较重视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起草者面谈
的。这个时候,起草者需要做的是仔细听、认真记,把领导的意见全部记下来,遇到听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问明白,不能不懂装懂。因为,对领导和秘书而言,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心中有疑惑或有其他想法,这个时间讲出来,进行必要的沟通,可以为下来起草文稿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表达习惯,作为从属地位的文字秘书,不可能也不允许要求领导如何表述,这就要求秘书必须学会“察言观”,一句重复、一个停顿可能都潜伏着很重要的信息,如果不作近距离的观察与体会,就难以把握领导的真实意图。所以,作为综合部门的领导,应该创造条件让文字秘书接近领导。我们政策研究室一直如此。不论为哪位领导起草讲话,室领导一般都带者我,许多重要会议也让我参加,在这方面,没有窍门和秘密。
二是搜集素材。主要包括讲话需要的专业部门的材料、有关数据以及往年同类型会议的讲话或其他领导同类型会议的讲话等等。由于现在基本人人有电脑,搜集素材相对过去方便多了,一个小小的u盘就可以装下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再说有了互联网,大部分材料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过去,搜集素材可要麻烦多了,需要自己做简报,需要自己装订材料册,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每年做自己的材料汇编,少则每年4、5本,多则6、7本。不管用什末手段,作为一个文字
工作者应该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并不断培养,提升这种能力,包括材料的分类方法等等。除了自己积累素材,再就是及时向有关部门索取。在这方面,不要怕麻烦,要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气魄,需要哪个业务部门的素材,就哪个部门的领导,一般来讲,直接领导,效率会更高。当年,我刚到政研室,一开始,主要工作就是拿着电话本要数字,
三是起草提纲。一个好的提纲,相当于讲话的一半;把提纲写好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起草提纲的过程,也就是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的过程。在政研室,经常是领导写提纲,下属或新手按照提纲,起草具体内容。当然,在基层单位,这项任务往往需要起草者本人来完成。如果条件允许,一般来讲,应先将起草好的提纲,交领导本人或直管领导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进入下一环节。
四是起草正文。起草正文,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讲话的篇幅,要与会议时间基本相符;另一个是文字的洁净,语言风格的把握。领导讲话语言风格问题,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会议的主题,讲会要与大会氛围相谐调;另一个是领导个人喜好。比如,有的领导口才好、控制会议的能力强,喜欢讲一些有气势、有感染力的排比句,喜欢用一些修饰性词语。有的领导比较务实,更喜欢简洁、朴实的文风,这因人而异。但领导讲话的一般风格,还是比较简朴、自然、庄重。
五是修改、完善。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千回改,小说、散文、诗歌如此,讲话稿也是如此。领导发言稿
首先,自己修改。从谋篇布局到起、转、承、合,到语言润,都要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作为同行,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千万不要轻易出手,这既是对领导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作为一个专业文字工作者,文稿一旦脱手,就要文责自负。别人就要透过文稿来看你的素质、看你的能力。除非时间条件不允许,一定要反复修改。不要留太多遗憾。
其次是,他人修改。这里包括分管领导的修改以及讲话领导本人的修改,都是被动的修改。在这个环节,作为初学者,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处女作,苦思冥想,熬了数夜、一朝出手,不是被毙,就是被画个大花脸,心里自然不好受。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关键是如何对待别人的修改。为什么有的同志进步快,有的人进步慢,有的人原地踏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
个重要的分水岭。一般来讲,领导的修改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作为起草人,正确的态度,是按照领导的意见修改完毕后,最好保留原稿,仔细揣摩,为什么这样改?自
己毛病出在哪里?这样改有什么好处?还有没有其他修改的办法?脑子里带着这几个问号,认真思考,寻答案的过程,是学习别人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的过程。从事文秘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规范性,不像学开车,或是搞财务、计划等工作,有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和范本。文秘工作,更多体现为经验性,实践性,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也不是听几节课能听明白。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学习?就是在这个时候学,看别人是怎样改稿子的。每个人修改文稿的过程,其实是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的集中爆发,写文章的许多精髓都暗含在里面。今天希望每个学员,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灰心、丧气,而应视为一种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长此坚持下去,必见成效。
那么不正确的态度是什么,要么是抵触情绪,一味认为别人改的不对,改的不好,表面上改了,心里不服,自然错过学习机遇;要么是惰性心里,让我怎么改就怎么改,改完交差了事,不吸取他人所长,自然也学不到多少东西。
今后,希望每个学员都要注意保存文稿原样,一有时间就翻出来经常学习,经常揣摩,经常比较,最后,就会看到你的文稿领导改的越来越少,直至一次过关,甚至成为免检产品。
六是定稿、印刷。一般来讲,多数讲话最终是要印刷下发的。当领导最终定稿后,起草者应该校对无误后,交付印刷。这一环节,要点在于校对。校对本身是一门专业。在印刷厂、编辑部、杂志社等单位都有专门从事校对的。但是,对起草领导讲话来讲,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定要自己把好最后一道关。这就好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果稍有疏漏,就会造成很大遗憾。所以,给大家一个忠告,不论时间多么紧,领导催的多么急,付印之前一定要细细看一遍。从标题、署名到时间,越是明显的地方,越是要注意。因为结果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