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wenjianshe001@163
65
《声声慢》的诗歌音乐韵律特征解读
南阳理工学院 赵丽
摘要:我国的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的
传统文学形式之一,凭借着简洁的语言以及优美的形式,在文学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声声慢》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代表性诗歌,其中使用了很多叠字,使得诗歌的音乐感和韵律感十分强。本文对《声声慢》中的诗歌音乐韵律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的了解。
关键词:《声声慢》 李清照 音乐
如何养发
性 韵律
引言
古典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诗歌的美很大程度体现在意境上,但同时,诗歌本身的结构以及表达手法也使得诗歌的形式变得更美,读起来有一种很强的音乐感。我国的古诗词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形式美;第二,音乐美;第三,意境美。诗歌中的各种立体的物体形象,给人带来一种立体感,诗歌中意象和意象所代表的情境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让人阅读诗歌的时候,一方面有一种很强烈的音乐感;另一方面,能够在这种音乐中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之美,从而培养人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美感,传递诗歌之美。我国古代的诗歌中,不乏有诗歌以韵律感之强、内容之丰富、文学价值极高等原因流传于世,各个时代都有,比如春秋时期的《诗经》、宋代的李清照、柳永等,这些诗歌作品中的音乐韵律,是诗歌之美的一种外在体现,更是与诗歌的意境实现完美融合的一种重要内容。
一、古诗词的音乐韵律
形式之美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外在体现,我国古代很多优秀的诗歌,凭借着简洁的语言以及优美的形式,在文学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诗
歌进行阅读和理解的时候,审美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审美的一个内容就是形式,这个形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音调。音调反映出来的是诗歌的一种音律美,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是单音节,会有固定的发音,汉语的音调一共有四种,为了要追求一种韵律美,一般会将第一种音调作为平声,
后面的三种作为仄声。平仄的音调特点在诗歌中也有体现,四种不同的音调形成了调式,我国古诗词的创作在形式上就是对调式的灵活运用,使得诗歌具备了音乐以及韵律的特点,读起来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第二,韵律。由于汉语的特点形成了诗歌的韵律,我国诗歌的传统就是对韵律的运用,比如在古诗词中,叠词的使用是一个基本的特征,叠词也造就了古诗词中的模糊表达,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将人带到一个朦胧的场景中。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就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将音、形、义三个要素集于一体,会带来一种音韵和谐的感觉,让人在听到叠词的时候,就好像见其形,给人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感觉,而且叠词还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很强烈的韵律感。比如“戚戚”是形容比较忧伤的样子,叠词读起来不仅有一种美感,而且意境上也美,意境上的美就美在一种模糊,美在让人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让人通过听觉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到某个叠词的时候就会将自己拉入到某个环境中。第三,形式上的对偶。对仗是我国诗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通过将一些相同或者完全不同的事物放在一个并列的位置上,可以产生强烈的对照。对偶可以使诗歌的形式更加对称,而且在内容上也更加工整,是我国诗歌产生音律美的一个重要过程。
二、《声声慢》的音乐韵律特征
江苏教师网李清照不仅懂诗词,而且也精通音律,所以读她的词作,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
(一)多用齿音、清音
抚顺夏威夷冲浪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这首诗歌的开头,从这里可以看出,叠字是这首诗歌的重点,也是这首诗歌韵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句话中一共只出现了七个字,分别是寻、觅、冷、清、凄、惨、戚,除了“觅”“冷”之外,其余的五个词都是齿音、 清音。齿音指的是一种利用舌尖进行发音的方式,在发音的时候,舌尖一般会顶住上门牙,从而使得发音比较短促和纤细;而清音则指的是发音时声带不震动的一种方式。这句话中的七个字有两种不同的发音融合在一起,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给人带来一种好像是女子在低声啜泣的感觉,从而使得整个诗句的语音结构有较强的张力,就好像是在唱一曲比较悠远婉转的哀歌一样,很容易就将读者的心思拉入到一个环境中。这首词是李清照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以及路途颠簸之后写下的凄婉悲歌,因此其意境本来就悲凄,所以开始的七个字通过不同的发音方式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很好的语感体验。(二)入声押韵
“声声慢”是诗歌的标题,也是一个词牌名,这个词牌名有平韵体和仄韵体之分。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首句中的“戚”与下文的息、急、识、得等都是入声字,词人选择了以入声韵押韵的仄韵体,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表达情感,为了抒发出心中的那种悲伤。在汉语的音调中,一共有四种,分别是阴平、阳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DOI:10.16412/jki.1001-8476.2016.02.034
平、上声、去声。为了要追求一种韵律美,一般会将第一种音调作为平声,后面的三种作为仄声。而不同的音调代表的感情以及表现出来的韵律感是不同的,比如平声主要就是一种陈述的语气,上声代表一种比较昂扬激进的情感,去声代表一种哀怨,而入声则给人带来一种短促的韵律感。由此可见,入声词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读起来比较短促,这一点和上文中提到的齿音有一些相似,都是一种短促的发音,不会拖泥带水,所以也会使得诗歌的音乐韵律更加丰富。入韵押韵在整首诗歌中都有,因此使得每一句诗句都有明显的停顿,这种声音上的停顿使得音乐感更加强烈,表达出诗人情绪上的失落以及低沉,甚至是哽咽,当然,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也将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心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三)句调委婉曲折
在这首诗歌中,声音的平仄变化比较常见,而且声音的起伏也比较明显,诗句读起来有一种千回百转的感觉,将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情用音调的变换表达出来,因为这种感情也许用文字来诉说的话会表达不够,但是用音乐韵律则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比如“寻寻觅觅”的本身含义是寻某件东西,当时的李清照受到了生活和命运的巨大打击,家破国亡,自己的丈夫也永远地离去了,因此她的内心是十分孤寂的,而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排遣心中的这种感觉,她想要寻一种东西,但是最后的却是“
冷冷清清”,被一种冷清悲凉的气氛所包围,所谓带来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出,这绝对是对词人的内心的描绘,描绘的是一种冷清凄惨的心灵,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这些句子的音乐感给人带来的感觉就好像是一首比较悲哀的音乐勾起人的回忆以及伤感一样,让人也不免为词人的境遇感慨。再比如后面的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
得!”这些词句又使得作者的悲伤情绪得到了强化,虽然并没有首句的叠词押韵,但是一种真情实感的体现,使用简短的句子较多,从而使得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很强,在这种节奏感中,也很好地反映出了作者的情绪。(四)句内节奏呼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头是四四六的格式,两字一顿。和乐而歌, 分为三小节,前面的两个小节主要填了四个字,后面的一个小节填了六个字,因此在和歌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前面两个小节相对舒缓而后面两个小节相对紧凑的感觉。叠字有很好的韵律感,但是叠字用起来也十分麻烦,想要用好,让人觉得不厌烦,更是难上加难。想要做到这一点,使得叠字的韵律感更强,则要让叠字不断反复,而且要不断变化,就好像一首歌曲的乐章虽然有段落之间的重复,但实际上却是在一直变化的,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比如“寻寻觅觅”是动词叠用,描写的是词人在左顾右盼,寻而不得,更写出了词人若有所失的恍惚感,“冷冷清清”虽然是描绘环境的,但却是为了体现词人的情感而服务的。而“凄凄惨惨戚戚”是描写心境的形容词,写出了词人内心的那种纠结与悲痛。这些叠词由轻到重,
从外到内,包含了神态的恍惚、环境的凄清以及词人内心的郁结三个不断递进的层次,在节奏上也从缓到急,然后承接后面的词句,节奏又变缓,使音韵上的节奏与词人情感上的节奏实现了很好的共鸣。能够用好叠词结构并不容易,比如元代的乔吉有一首《天净沙》小令,其中的诗句中尽用叠词,“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样的用法就显得有些累赘,重复较多,以名词和形容词的叠词为主,但是反而会显得比较凌乱,让人难以体会到叠词中的美感。《声声慢》中虽然一开始就使用了叠词,但是词人很成功地将叠词和后面的语句结合起来,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对叠词的
回味比较强烈。(五)叠字创造音效
叠词很容易给人带来良好的音效效果,在使用叠词的时候,利用音调的变化,就可以丰富韵律,比如叠词的发音一轻一重,一高一低,一徐一疾等,都可以使得词句变得曲折流转,增添词句的音乐美以及词句之间的一种界限。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就好像是音乐中反复地出现一段相似的音乐旋律一样,每一段的主旋律比较短,但是在整个乐曲中是有规律的重复的,因此体现出很明显的音乐韵律感。
结语
综上所述,诗词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词是一种对语言韵律运用十分到位的艺术形式,在词作
中,音乐韵律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部分。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就通过多种语言表达特,使得语言的音律感比较强。尤其是对叠字的巧妙使用,使得诗词的音乐感更强。语
参考文献
[1]赵晓洁.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03).
[2]唐月琴.物是人非,欲语泪流——论李清照词作的对比艺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线性代数知识点总结[3]孙海新.一种别样心情的意象化——李清照《声声慢》赏析[J].河北自学考试,2004(08).
[4]顾凤威.从李清照的《声声慢》看词的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和谐美[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
[5]周舟.心之放歌 词翻译别是一家——从李清照《声声慢》四个译本谈起[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6]熊传信.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李清照词与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爱情主题之不同表达[J].川东学刊,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