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
一、课文解读
本文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眷深情。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阐释“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离乱之际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情。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们的思乡共鸣,因而广为传诵。“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所以才有“月是故乡明”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 5 自然段),是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第2 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写家乡的水,写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
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梦境与感受仍记忆犹新。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捡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真的乡村生活图景。
第三部分(第6 10 自然段),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济南到北京,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比故乡美得多的岂止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景都不及故乡的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成为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这种复杂的滋味越发显示出作者对故乡的特有情思。
第四部分(第11 12 自然段),以“月是故乡明”点题。“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的呼告,把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本文写得质朴自然,在看似平淡的娓娓道来中,表达出深沉的思乡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值得细细品味。
二、教案示例
(一)教学要求
1.品味本文质朴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
2.体会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情感。
3.熟读全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时数
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 课时。
(三)操作流程
1.感悟
赞美月亮的诗句1)导入
“月”是经常被人们用作思念之情的一种载体。当我们仰望夜空,目睹一轮明月之时,心中会产生无限遐想,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古今写月的诗文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季羡林先生借杜甫诗句“月是故乡明”为题写的一篇思乡美文。
3)感受文本
1)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1: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2:作者回忆了故乡的哪些情景?它们都与“月亮”有何联系?
4)感悟内容
1)讨论上述问题。
【明确1:见“课文解读”。】
【明确2:作者回忆了儿时在故乡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捡鸭蛋等情景,这些充满童趣的活动都是作者在故乡的朗朗月光下进行的,所以回忆起来特别亲切。】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2.品读
1)品读第1 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1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大概”表揣测语气,“就是”表肯定的意思。“大概”与“就是”连用,不是有些矛盾吗?
3)设问、讨论。
【明确:“大概”与“就是”看似矛盾,实则于揣测中加以肯定,说明“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一种普遍性心理。】
4)指导朗读第1 自然段:
每个人/ 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 都有个月亮。人人都/ 自己的故乡月亮。事情大概/ 就是这个样子。
【明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注意停顿合理,感情强烈。】
2)品读第2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删去文章的第2 自然段,全文在表达上也是完整的,你认为能删去吗?
3)设问、讨论。
【明确:不能。这是一个过渡段,由第1 段的月写到山与水,进而过渡到对家乡山水的回忆,再过渡到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段使全文结构更严谨,情感发展变化更自然。删去则上下文不连贯。】
3)品读第4 5 自然段
1)学生各自朗读第4 5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和“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两句话中的“乐此不疲”和“乐不可支”能互换吗?为什么?
3)设问、讨论。
【明确:不能。因为这两个成语分别表达不同情况下的快乐心情。“乐此不疲”指心甘情愿做某件事而不感到疲倦,文中指晚上在坑边捉知了让童年的“我”心甘情愿而不感到疲倦。“乐不可支”形容高兴极了,文中指“我”在坑边苇子丛里捡鸭蛋,“一摸就是一个蛋”时极度兴奋的心情。】
4)教师指导学生对比读原句和改句,体会原句用词的准确性。
4)品读第6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6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将这句话改为“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不是更简洁一些吗?为什么作者要赞美其他地方的月亮“美妙绝伦”呢?
3)设问、讨论。
【明确:改后虽然语言简洁一些,但原文运用正衬的手法,通过赞美其他地方的月亮“美妙绝伦”,表示自己对它们也“异常喜欢”的方式,衬托下文所表达的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从而更加突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5)品读第7 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7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和“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的小月亮”两句话,哪一句更好?
3)设问、讨论。
【明确:第一句更好,运用倒装句,将“我的小月亮”前置,更能突出故乡的小月亮在“我”心中的地位。】
4)教师指导学生对比着读这两句话,体会感情的差异。
6)品读第8 自然段
1)学生各自朗读第8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删去“已经年近耄耋”,有什么不好?本文是要表达思乡之情,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燕园的美丽景和荷塘月?
3)设问、讨论。
【明确:强调“已经年近耄耋”,为全文的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凉。写燕园的美丽景和荷塘月,是想说明即使燕园景再美,荷塘月的景再美,也不足以与“我”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这里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抒发思乡之情。】
7)品读第10 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10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将“思乡之病”改为“思乡之情”似乎更准确一些,作者为什么要写“思乡之病”呢?“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应如何理解?
3)设问、讨论。
【明确:强调“病”,可见思乡之苦,情感更强烈。因为有乡可思,所以感到“甜”;思而不得,所以感到“苦”。苦中寓甜,足见滋味复杂。】
8)品读第11 自然段
1)学生各自朗读第11 自然段。
2)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问题:将“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改为“月是故乡明,我真想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意思没有变,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3)设问、讨论。
【明确:不好。原句用疑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不仅感情更加强烈,还能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改句显得过于平淡。】
4)教师指导学生对比着读原句和改句,体会原句的好处。
3.探究
1)设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题目呢?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2)分组议论。
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明确: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思乡共鸣,因而广为传诵。用它来作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感受。结合文意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
4.积累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抄写下列词语:
浩渺 篝火 旖旎 无垠 惆怅
耄耋 澄澈 慨然 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