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省略艺术
    古典诗歌的语言,要求以最精炼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该省略的必须省略。古典诗歌的省略不仅仅是受诗歌的格式韵律的限制,他还是为了产生一种形象感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就像国画中的留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因此,古典诗歌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
  一、主语的省略
  古典诗歌中省略主语是最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抒情和写景的短诗中。如2007年高考题山东卷:
古典诗词                    出关 (徐兰)
        凭山附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各行各业的人
 
     谁“出关”谁“不回头”诗中是省略了,但从前三句中不难看出是骑马的将士,他或他们站在居庸关前,展眼远望,古老的边州凭山靠海,地势险要,戍楼上旌旗随风翻卷。看到这种景象,将士们不免感慨万千,他们面临的将是与家乡不同的另一番生活,卧雪披霜,戍守边疆,驰杀疆场。这样不拘于一人的描写,形象逼真的表现了边塞的孤寂荒凉。当然,诗中的景是作者看到的景,诗中的情也是作者的感情,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
    设题中问:诗的前二句,有版本做“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当然“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点出了主语,但失去了景物描写,看不到居庸关的险要气势,没了诗韵和意境,也与思乡的感情不符,再说没必要点出主语,从“马前”“马后”就判断出了诗中的人物形象。景物描写不仅使读者看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并且看到了诗人立马关头远望的形象,甚至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孤独和对家乡的留恋。
像这样的作品,诗人的抒情,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是描绘自己眼前的景致事物;诗中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如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是表现诗人对身临境界的留恋与欣赏,应是第一人称,但读者只是从“独坐”、“弹琴”、长啸”词语中感到诗人的存在。这不仅使我们看到诗人所处的环境,还能看到诗人的形体动作,甚至感触到诗人沉醉、宁静的内心。
    二、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是一个句子表达意思的主要成分,通常由动词来承担,一般难以省略。但在古典诗词中,谓语的省略倒是常见的,这不仅是对行文和格律制约的适应,而有时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来创造更为形象明快的艺术效果。例如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龙。
 
    设题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第三联意思是:危石阻水泉声咽,青松蔽空日冷。诗句把动词“阻”“蔽”省略了,这样反而使“咽”“冷”更为突出,成为有声有触觉的词语,仿佛听到了泉水的呜咽之声,仿佛感触到了照在青松上的静冷日光。这样使“咽” “冷”成为最精炼传神的“诗眼”。
  还有的诗句,不用谓语,把某些事物有机地巧妙地排列组合,来表现某种形象意境,这在写景抒情的诗中尤能产生奇妙的效果。如《商山早行》(温庭筠)中的名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从语法的角度是不完整的,它是接连用了六个事物的顺序排列:天微明,雄鸡高唱,旅人匆匆走出茅店,一勾明月挂在天角,板桥上一层寒霜,人走过,留下点点足迹。景物描写得多么细腻逼真,旅人匆匆赶路的情景和寂寞凄凉的心情也充分烘托出来。
心理健康课件  如果诗人这样写:
  一声鸡叫从茅店中传出,月牙儿还挂在树梢。
  板桥上铺了一层白霜,行人走过,留下一串足迹。
这样语法要求是完整了,诗却索然无味,没了形象感,也不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寓情于景的绝妙佳作,为历代人赞叹不已。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感冒吃什么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罗列了九种事物,白描式勾勒出一幅深秋荒远凄楚的图画,古道曲折伸向远方,道边卧着一颗老树,倒挂着三两根枯藤,一只乌鸦孤独地蹲在树枝上,夕阳的余晖衬托在天边。远处隐隐约约有一个村落,流水从小桥下慢慢地流着。
在这样宁静荒远的画面中,作者最后点出一个远离家乡,在暮里行路的落拓失意之人。这里既写景又写情,写出了“断肠人”眼前的凄凉之景,反过来又用它烘托了人物的感伤之情。情景交融,相互渗透,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感染力。
所以,这样的省略是为了创造形象感人的艺术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二、 虚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如果不了解文言虚词的运用规律,理解文义是不可能的。而古典诗歌,特别是格律诗,却极少使用虚词。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新晴野望》(王维)中的第三联:
医疗合作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动词“明”和“出”后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种省略是为了形式上的工整、对仗,但也更突出了“明”和“出”。像这样的省略很多,介词“于”常常是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和时间。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诗句中的动词“钓”、“落”、“鸣”后都省略了介词“于”字。这些省略一般情况不会影响对诗文的正确理解。只是在诗中省略了介词,又产生了次序颠倒时,容易发生误解或不解。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上句是“野旷天低于树”的省略,意思“田野空阔,显得天比树还低。”
再如: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上联从语法角度按次序解时,应是城阙护卫着三秦。语法上虽然讲通了,但实际地理形势上却相反,应该是“三秦辅城阙”。“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指秦时关中地区,项羽曾把这里封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所以这句是“城阙辅于三秦”的省略。“于’”是“被”,意思是“城阙被三秦辅佐卫护”。当归煮鸡蛋的做法
    古典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使人感到简洁明快,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以说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典诗歌省略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