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好日子,但总有些旅居外地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和亲人在此时相逢,因此自古有关中秋的诗歌中多掺杂着美中不足的悲凉与哀伤。自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创作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以后,有关中秋的诗词文风瞬间清朗了许多。一个作品能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堪称绝世佳作。作品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更是流传千古,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照亮了每一个憧憬美好的人的心灵。下边整理分享与苏轼及胞弟苏澈有关的两首诗词,让我们重新领略大师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黄昏时的彩云完全消散,万里晴空充满了清寒。白茫茫的天河寂静无声,冉冉东升的明月像一轮玉盘。好景不长,难聚易散,这一辈子少有这样的夜晚。纵使明年今夜也有这样的明月,你我也不知在什么地方观看!
【赏析】
这首类似于七言绝句的小词,既写“人月圆”的喜悦,又借《阳关曲》的曲调,表达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这首小词前两句是说,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中秋月的特点。
首句便及此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因为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创作背景】
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由密州改知河中府,未到任又改知徐州。多年未见面的苏轼兄弟相聚于京郊。第二年四月苏辙送苏轼赴徐州,在徐州又同住百余日。过了中秋节,苏辙因赴南京签判任,才不得不离去。苏轼晚年贬官岭南途中回忆说:“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即徐州),作这首诗。”(《书彭城观月诗》)可见这也是一首与苏辙伤别的诗。前两句写中秋月,写出了彩云消逝,清凉寂静,圆月如玉的中秋美景;后两句抒怀,感叹好景不长,聚散无定,具有浓厚的感伤彩,但也富有哲理,耐人玩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诗歌
【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并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公元1706年,此时的入苏轼在密州出任太守,这一年的中秋之日,他想起来弟弟苏辙,有感而发这下这首名词!
上阙用一句发问: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这是苏轼对世界,对宇宙的思考,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
然后苏轼端起酒杯,试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现在是何年何月?苏轼想要乘着清风到天上去,又盖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这一句很矛盾,想往高处去。但害怕寒冷,这好像是苏轼说自己的仕途吧!
喝着喝着,苏轼貌似跳起来了,趁着月他翩翩起舞,与明月之下的清影玩耍起来,这般景象哪像是在人间。苏轼的洒脱自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笔锋一转来到下阙,苏辙写到,月亮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好像挂在雕花的窗户上一样,同时也照着毫无睡意的自己。苏轼失眠了,或许是喝酒太多了,或许是对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对官场的感慨,对弟弟的思念吧!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这一句道出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对上调安排的不公的讨问。可同时苏轼也知道人有悲欢离合的常态,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换,这种事情自古来难以周全。苏轼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中秋佳节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至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