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述题试题库
四、论述题(必须结合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评价。)
1、任选两位当代文坛有影响的中国作家,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其同类题材的创作加以评述。
方方和池莉都属于擅长新写实小说的作家,但却同中有异。A、相同之处:①共同的文化氛围——江城武汉。②致力于刻画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本相。③重视细节的真实。④富于“汉味”韵致。B、不同之处:①个性气质有明显差异。②价值取向不同。③选材不同。④内涵不同。⑤语言不同。
2、联系闰土、老通宝、梁三老汉、陈奂生等一类农民形象,阐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①从这一类农民形象上,可以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②在这类农民身上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几千年的历史尘埃,他们勤劳善良,但却愚昧无知,有着根深蒂固的奴性。③鲁迅、茅盾、高哓声所塑造的这类人物,构成了中国农民从民主革命到80年代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演进。④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描写、改造和
重铸民族灵魂,成为现当代作家自觉的追求。
3、结合创作实践,谈谈新时期小说主潮的演变轨迹。
①新时期小说的第一个潮流是伤痕小说,揭示了十年浩劫给社会、家庭、个人制造的种种悲剧,开拓了批判和启蒙之路,标志着现实主义的复归。②继之而起的反思小说,在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更深层次的回顾与思考,标志着新时期文学迈入了现实主义的深化阶段。③社会改革的主题是新时期改革大潮的必然产物,并由事件的冲突向着反映精神世界的更深刻的变化发展,是对现实主义的拓展。④寻根小说超越社会政治层面,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⑤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相继涌现,现代主义的倾向中包孕了后现代主义因素,初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4、写出你所喜欢的三位中国当代作家,并试述理由。
这里比较张洁、王安忆、铁凝三位女作家。①张洁擅长塑造中年知识女性,并具有独特的审美个性,细腻描写人的心底波澜,抒情性叙述与哲理性议论相结合,长于辛辣的讽刺。
②王安忆是一位几才华横溢又创作严谨,既勤奋高产又勇于探索,不断寻突破与超越的作家,她的每一次创作转型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与体现了新时期不同阶段出现的文学思潮,而且在每一个潮头中都占有重要位置。③铁凝始终充满锐气,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着自己的路,不断推出佳作,不断超越自我。
5、“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结合《棋王》这篇小说,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①“民以食为天”,温饱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棋王》写了一个“吃”和“下棋”的故事,展示出我们这个民族在动乱年代的韧性。②揭示了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③提升人生境界,进行自我超越。
6、《春之声》为例,谈谈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在艺术上的新探索。
①采取了自由联想、回忆、内心独白等艺术法来描写人物的内心生活及现实,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特点。②王蒙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技巧,运用了放射线心理结构的艺术方式,由内向外,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集中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上,并有一种内在联系。③王蒙
的“意识流小说”具有跨界域的特征,形是意识流的,质却是现实主义的,不同于西方那种对纯粹的个人化的下意识、潜意识的描写。
7、为什么说高晓声是“农民灵魂的探求者”?
①高晓声以深刻的“探求者”的眼光,塑造了一系列被称为“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②绘写、改造和重铸受到历史制约的民族灵魂,是高晓声的自觉追求。③高晓声继续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从鲁迅、赵树理而至高晓声,他们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恰好构成中国农民从民主革命到80年代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演变史。
8、《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是一个文学价值很高的典型形象,请举例分析其性格特征、刻画这一形象的特点及意义。
①陈奂生的性格特征:A、勤劳淳朴,又有点自私、精明;B、渴望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容易满足,自我陶醉。C、善于自我譬解,分明有着阿Q精神的影子。②刻画陈奂生形象的主要特点:A、把人物置于最利于表现他的环境中,如让贫穷的陈奂生住进高级招待所,产
生强烈的艺术效果。B、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如他付费前后的强烈反差。C、幽默深沉,寓庄于谐。③这一形象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建国后部分农民的命运和心理变化的过程,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陈奂生的形象既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包容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对于了解处于改革时期的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深刻的认知价值。
9、以《红高梁》为例,试述莫言小说对生活的独特感知方式。
①莫言以一种奇异而又新鲜的感觉重新认知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文化心理。②交织着悲剧与反讽的复合美感。③把独特的感知方式熔铸在对自己民族进行审视的气魄上。④把幻象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
10、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贾平凹的小说与故乡商州之间的关系。
①故土情结一直牵系着贾平凹,商州不仅是他的故乡,也是精神家园。②故乡的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传统为贾平凹提供了写作资源。③贾平凹小说中的商洲是其心目中的商洲,
也是情感的载体。④以悠久而宏大的秦汉文化为背景,对特定的文化岩层进行开凿。⑤对故土既有强烈的认同感,又有所超越,也受到限制。
11、以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
《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其文本特征如下:①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真实展示烦恼人生的混沌状态。②对日常生活流程作原生状态的描述,以质朴而有韵味的语言叙述了印家厚烦恼、压抑的一天。③叙述者不动声,持重冷静,将情感压到零度状态,如不对主人公随意评论。④完全淡化价值立场。⑤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而又尴尬无奈的生活情境,如无住房、无故被扣奖金、整天挤车等问题。
12、以《烦恼人生》和《风景》为例,试比较池莉与方方艺术风格的异同。
《烦恼人生》和《风景》之所以给予人的审美感受不同,是因为作者的艺术风格有一些差异。①两种不同的基本叙述方式,《烦》是对生活的逼近凝视,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一个人琐细的日常生活,而《风》则是以超然物外的态度,讲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②两种不同的视点,《烦》使用的是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的视点,而《风》则选择了一个全知全能的
中国当代作家叙述者——只活了15天的“亡婴”。③两种不同的时态,《烦》中印家厚所经历的一切都使人感到是“现在进行时”,从容不迫;而《风》中人物的活动,在时间上跳跃很大,叙述节奏很快。④两种不同的语言,《烦》冷静持重,细腻入微,不对主人公加以评说,而《风》充满魔幻感和荒诞感,以幽默反讽的口吻评点人物,保持喜剧的心态。⑤《烦》展示了生活的原生状态,而《风》给人以生活哈哈镜的感觉,⑥方方和池莉都属于擅长新写实小说的作家,但却同中有异。相似之处:共同的文化氛围——江城武汉,致力于刻画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本相,重视细节的真实,富于“汉味”韵致。不同之处:池莉沉静、温柔、而又细腻,方方质朴、洒脱、带有豪爽气;池莉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立场上表现凡俗人生,描摹活着,讴歌活着。方方是用知识分子的忧患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和人生世事;池莉比较拘泥于现世,专注与对具体实在的人之生存状况的描绘,世俗味较浓;方方侧重于从理想、思辨的角度观照现实,叩问人生,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池莉的语言轻灵含蓄,在对生活自然情趣的描绘中透出机智、幽默;方方的语言老辣、诙谐、纵横挥洒、粗犷而有力度。
13、请以陕西作家为例,说明西部是一块文化厚土。
①西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②这块厚土养育了一茬茬作家,如: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③这块厚土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和寓意契机,引起他们的难以遏制的历史关注和现实沉思。④这块厚土牵系着“陕军”,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又有所超越,如陈忠实、路遥等。
14、结合作品谈谈陈忠实为什么把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 的秘史”作为小说的题记。
①追求作品史诗性的品格,“想通过自己的笔画出这个民族的灵魂”,写出这个民族的秘史。②以白鹿村为艺术支点,通过对白、鹿两族人物命运的刻画,真实凸现了“历史”的丰富、神秘甚至荒诞的一面。③从文化哲学的角度,透视社会历史变革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深刻裂变,以及在这种文化制约下民族的、个人的命运的跌宕起伏。
15、试析《双桅船》的核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①“船”和“岸”是这首诗的两个核心意象,“船”是抒情主体,“岸”是抒情对象,二者具有多重象征意义。②可以假设为一对热恋中的情人,表达的是相互依恋又具有独立的意识。③也可
以象征着祖国、民族,表达的是对其互不可分的情感。④还可以说象征博大深远的力量,表示对此的钦慕、呼唤和追求。
16、以《双桅船》、《回答》、《远和近》为例,谈谈朦胧诗的主要艺术特征,并比较舒婷、北岛、顾城不同的艺术个性。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①意象化,以意象化的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如《双桅船》中“船”与“岸”的对应。②象征化,增强诗的含蓄性和多义性,如《回答》中意味深长的象征和暗示。③立体化,捕捉直觉与印象,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和立体感,如《远与近》。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到三位诗人不同的创作个性:舒婷在温婉典雅的倾诉和独白中,传达出美丽而忧伤的诗情,以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辐射外部世界。北岛的诗热情而冷峻,奔放而凝重,闪烁着思辩的彩,面对历史的废墟,唱出一代人的觉醒、沉思和追求。顾城对大自然有着特别的偏爱,注重个人主观感觉,构建了一个童话世界。
17、朦胧诗人既讴歌人性的复归,也不乏政治隐喻,试以具体诗人及作品加以论述。
①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舒婷的《船》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神女峰》发出对充满悲剧性的对人性复苏的深情呼喊。②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并带有个人和时代双重复合的特征。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③用一系列意象的组合,在温婉典雅的倾诉和独白中传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
18、试述顾城诗歌对童话世界的向往以及与其生命悲剧之间的联系。
①顾城以生命为核心,采用新奇的意象,表达内在的生命体验与独特的感觉,如《生命幻想曲》。②尊重生命,尊重自我,不少诗作都表达了投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③寻的是梦幻、童话般的纯美的生命境界,体现了独特的人文光彩,被誉为“童话诗人”。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④长期与现实隔离,离僻居,沉溺于个人主观感觉,造成精神错乱,杀妻后自杀,酿成生命的悲剧。
19、以《野人》为例,试述高行健对话剧艺术的新探索。
《野人》突出地体现了高行建对现代戏剧艺术的新探索。①突破了中国传统话剧写时空的
艺术规范,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总意念,自由地调度戏剧场面,如时间上下几千年,四条平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复调结构。②在表现手法上,突破了一般话剧以“话”为主的格局,调动了朗诵、舞蹈、哑剧等艺术手段,并将音乐作为角运用,丰富了话剧的表现手段。③具有浓烈的民间文化彩,如剧中汉民族史诗《黑暗传》的吟唱等。
21、试析“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小说领域的新变化。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小说界出现了两类新作品:一是大胆干预生活,揭示工作中的“阴暗面”,塑造较为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小说,如《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一是勇于冲决一些人为设置的“禁区”,展示爱情生活本身的复杂性的小说,如《红豆》。这些作品在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应有的批判,直到结束后才重见天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