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21.1
相关单元的阐释与教学建议
(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南京 210019)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是高中选择性必修课程对应的学习任务,但它承接着必修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任务,特别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又关联着选修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等任务,所以,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任务。我们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2017年版课标”)的指导下,在高中语文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框架中认识这一任务的性质、目标,对其的学习要通盘
考虑,整体设计。
一、对该任务“学习目标与内容”的理解
2017年版课标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这一任务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作了以下规定:
(一)精读代表性作家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
这一“学习目标与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的质。要“精读”,要读“代表性作家作品”,要“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这就要求在对这一任务的学习中,首先要选择,要在文学史的背景与文学标准的支持下进行选择,按精读的要求来学习,在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上有收获。在必修阶段,“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对精读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而在选择性必修阶段,“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对精读的要求提升为从体裁特征、题材内容、文学发展阶段等不同角度进行研习,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教师引导学生研习作品,应以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为原则。具体地说,实现这一任务的精读目标,应当以必修阶段的精读要求为基础,安排学生独立自主阅读,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从语言、形象、构思、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是量。这个量既是作家作品的数量,又是体裁的种类。要兼顾全面,至少10位,尽量鼓励学生多读。同时要照顾到体裁,所列的四种体裁是现当代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的水平。
三是文学史知识的要求。这一要求是有弹性的,不是文学史专业的要求,而是建立在对代表性作家作品学习的基础上
◆名家视野
汪
政
汪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江苏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曾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余年,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著有《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我们如何抵达现场》《无边的文学》《解放阅读》《新时期小说艺术漫论》《言说的历史风景》《悲悯与怜爱》等。先后参编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江苏五年制高等师范语文教科书、江苏职业学校文化课语文教科书、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等大学、中学教材多种,并获多种文学奖项。
本版主持/王建锋
人物
摘 要: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百年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百年的文化创造,有助于学生全面积累和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精神与民族气派的文学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竭的文化创造力,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单元;阐释;
教学建议
5中国当代作家
2021.1
•高中
人物
本版主持/王建锋
的。通过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建立起文学史的发展概念;通过阅读理解文学史,在文学史的叙述中进行作品阅读。二者相辅相成。
(二)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
这一“学习目标与内容”也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首先是培养兴趣,形成
关注的习惯。其次是关注的内容,包括当代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当下文学的现状与特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重大、重要的文学事件,甚至是新兴的文学业态(如网络文学)等。
二是选读作品。选的是新近发表的作品。强调“新近”,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文学创作。一般来说,新近发表的作品在选择上是有难度的,所以就需要了解一些当下文学创作的形势和背景,以及人们对这些作品的评价和接受情况。可以按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思潮选,如十七年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新世纪文学等;也可以按作家作品的影响力选,形成代表性作家的谱系;还可以以重大文学奖为参照来选,如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三是要选读与作品相关的评论。这一点很重要,这有助于形成学生的文学阅读方式,即不但要读作品,还要了解作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文学评论写作能力。(三)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喜欢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撰写作品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学习目标与内容”依然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关于阅读习惯,即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重在两个方面:(1)针对阅读对象,写内容提要,训练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2)针对阅读主体,要有自己的感受,并能表达出来,培养的是探究的主动性与研究性的阅读能力。
二是选择作品。与前面的要求不同,这里的标准是喜欢。它提示学生要关注自己的阅读喜好和阅读兴趣,关注自己的文学鉴赏标准。这有助于凸显学生自己阅读的主体性,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个性的理想读者。
三是初步的文学评论写作。它有两个要求:(1)阅读与研究的切入点不止一个,比如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这些方面还可以细化,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品;(2)文学评论写作,可以范文引路,但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四)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文学体裁,练习创作短篇作品
这一“学习目标与内容”是关于学生的文学创作的,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兴趣。这兴趣可以是不同方面的,有题材的,比如社会生活、校园生活等;有体裁的,比如
小说、诗歌、散文等;有风格的,比如清新、含蓄、豪放、质朴等;还可以是手法的,比如描写、抒情等。这主要是提示学生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
二是创作,并且明确说明是“短篇作品”。这是从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除了特殊情况(如个别学生的文学天分),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积累、思想锤炼和文学训练上还都不具备驾驭长篇作品的能力,要
量力而行,从实际情况出发。
二、对教材相应单元编写意图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对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按照2017年版课标对这一任务的学习要求,如果仅限于集中安排的9课时(约两周的教学时间),仅学习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不一定能完全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建议将这一单元的教学课时有集中、有分散地使用。
2017年版课标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的描述是:“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包括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旨在大体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这样要求:“可以是单篇作品,包括作家作品专集的选篇,也可以是长篇著作的节选。建议从体裁特征、题材内容、文学发展阶段等不同角度,组织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专题内容。其中,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要占一定比例。”
根据这样的要求,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编写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的:(一)经典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只有百年左右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在发展之中,相比起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它的历史无疑是短暂的。但是,它又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是与我们的生活最近的文学,因此意义非同一般。而且,在这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同时,对它们的研究与评论几乎也是同步的,人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经形成了许多共识。所以,单元阅读材料的选择首先就是经典性,也就是现当代文学史公认的优秀作品。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旗手,而《阿Q 正传》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体裁与艺术特点上来说,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开拓者,他注重对国民性的批判。与鲁迅的启蒙和批判不一样,沈从文代表了另一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沈从文以散文化的方式表现乡土中国的传统,表现这一传统中纯朴的人性与诗意的生活,《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新诗,也就是以白话文写成的自由诗是新文学的重要标志。本单元选入了艾青的
6
2021.1
•高中本版主持/王建锋
人物
《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它们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了新诗的散文化和自由舒放,融入了人物刻画和叙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则代表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另一种努力: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格律诗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借鉴了西方格律诗的特点,试图在白话语体中,在自由的总体精神下建立起新的格律,比如相对整饬的诗行、内在的韵律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家族中,散文是大户人家。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经久不衰,传诵至今;贾平凹的《秦腔》甫一发表,便广受好评,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中国现代话剧成就巨大,出现了许多代表性作家,而老舍无疑是成就最高者之一,其《茶馆》更是新中国话剧的经典。《茶馆》既是现代话剧,又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风格,长演不衰,是当代话剧舞台上的保留剧目。(二)代表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众多,作品浩瀚,所以在单元编写时既考虑了经典性,又顾及了代表性。如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主将,且文学成就体现在许多方面,选择鲁迅就具有代表性;而选择《阿Q 正传》,不仅能代表鲁迅,又能代表中篇小说这一新文学的新文体。在选择鲁迅的《阿Q 正传》的同时,又选
择了沈从文的《边城》,不仅将中国现代文学乡土小说的两种风格都呈现了出来,同时也体现了小说文体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分量。选择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出于类似的考虑。不但两位作者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诗人,而且两首诗从内容、风格与诗艺上都不重复,在现代诗歌史上也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冯至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成就众多的作家,选择他的散文代表作《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篇散文在思想内容与艺术特上的代表性,作品所表达的人文内涵一直延伸到当代散文创作。除了作家作品方面的代表性,时代也是一个因素。以上五篇作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文学的成就,而老舍和贾平凹的作品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代文学的某些侧面。特别是老舍,可以说从作家、时代与文体上都体现了当代文学的创作。(三)研究性
这主要体现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的设计上。如在小说板块的学习提示中,注意引入文学史的视野,在宏大的历史与文学背景上要言不烦地提点作品与当时社会生活的联系,指出作品精深的思想内容与独具的艺术风格,同时提供阅读与研习的多种路径。在诗歌板块的学习提示中,同样引入文学史的视野,指出艾青和徐志摩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他们的作品在现代诗歌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像“诗的散文化”“自由体诗”“新月派”“西方诗歌形式”“中国传统格律”“新诗格律化”“新月派‘三美’”等都是新诗史上含义丰富的诗学概念,对学生来说,预留了相当宽广的研究空间。戏剧板块的学习提示对老舍《茶馆》的内容和特进行了点评,同样也提供了进一步研讨的路径——要理解“当代话剧的典范”,
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茶馆》的阅读上;而要“加深对当代话剧的了解”,这就更需要对当代话剧的发展做些功课。
本单元的研习任务基本上都是问题探究。如围绕《阿Q 正传》和《边城》,设计的都是发散性甚至是矛盾性的问题,而且,对问题的结果预期也是开放的。从研究方法的推荐上看,提示学生要注意收集资料,在深入阅读作品和占有资源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思考。同时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反复推荐要与同学展开讨论。研习任务注重综合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如举办“现当代文学读书研讨会”,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要选择论题,总结回顾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专题性的拓展阅读,然后进行深入的研讨,并且要有具体的成果体现。这样的设计是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如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研讨活动。而课标的这些要求既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也切合了任务的特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针对的是庞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既要了解现当代文学的概貌与特点,又要阅读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还要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封闭在几个文本中显然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研究性学习才能取得效果,达成目标。
三、对课文的解析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所选课文都是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因为是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中学习,所以——
首先,要确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框架和背景下进行研习,而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文本学习,要建立起课文与作家、与时代、与文体、与文学史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其次,要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相配合,将单元研习既看成是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习,又看成是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的继续与提升,形成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极好情境。
再次,要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文学阅读、文学评论与文学研究的培训,从而使学生形成较为专业的文学态度、文学标准与进行文学活动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在对待每一篇课文时,要抓住其特点,在特定的语境中解读作品,不要面面俱到,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文章分析的“八股腔”,以点拨为主,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阅读,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发现。(一)《阿Q 正传(节选)》
《阿Q 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思想性很强,最好在了解鲁迅、了解当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了解作品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研习。就节选部分而言,重在理解作品的人物塑造、“精神胜利法”的内容以及其
7
2021.1
•高中
人 物
本版主持/王建锋
批判意义。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精读节选部分。《阿Q 正传》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基本上是以节选的方式选入,但节选多少,节选哪一部分并不一致。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以节选的方式阅读实属无奈之举,一般认为,节选部分应该具有代表性,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最好的部分,但关于这个标准大家的看法并不相同。所以,对于节选的课文,还是建议学生阅读全本。
就课文而言,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是阿Q 这个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打破了传统文学包括五四文学对社会上这类人形象意义的理解,成为鲁迅对国民性批判的典型形象,他的妄自尊大、自轻自贱、盲目排
外、愚昧麻木、卑怯狡猾、欺软怕硬都是那个时代落后而愚昧的国民所具有的性格。特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不仅超越了自身,而且超越了时代。所以,阿Q 这一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不仅是鲁迅对文学的贡献,而且是对中国思想史的贡献。(二)《边城(节选)》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另一种风格。这一风格,经由废名、沈从文,一直到孙犁、汪曾祺、何立伟等人,延续到了当代。它有特定的思想内容、价值取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支持,也有与之配伍的艺术手法。
中国乡土小说传统强大,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两种主要的风格:一种是以鲁迅为代表,聚焦中国农村的落后,批判与中国旧传统关系紧密、根深蒂固的国民性;另一种是以沈从文为代表,描写中国乡村的风俗画,表现蕴含其中的自然之美、风物之美与人性之美,以同情之笔写出农村的欢乐与哀愁。这两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当代文学,成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主流。而《边城》就是第二种风格的代表作。
沈从文曾经说过,他的理想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爱与温暖的作品,有着桃花源般幻想的彩和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图景,反映了作者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在学习时要重点把握这一点,从人物心理、细节描写和风俗描写等方面入手。
(三)《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游历甚广,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其诗歌风格非常丰富。《大堰河——我的保姆》体现了当年强烈的无产阶级思想与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诗歌文化史上相当突出。
艾青追求诗的散文化,这种散文化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首先体现为它的叙事性。它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大堰河的一生在作品中得到了完整而典型的叙述,所以,在学习时要掌握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其次是它的诗歌形式。它在形式上毫无拘束,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
的整齐划一。全诗每节的行数都不尽相同,少则几行一节,多则十几行一节;少则每行2个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这些都体现出它的自由和散文的气质。(四)《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唯美的,这种美在于情感,在于风景,也在于诗歌的形式。可以在中外离别诗,特别是中国离别诗的传统中去看它的特别处。这特别处即在于它的现代性。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区别在哪里?语言、文体的区别是当然的,但最重要的是它的“现代性”,不管它写什么,哪怕是古代的题材,它一定要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意识,而不能是古代的,尤其不能是古代那些腐朽落后的东西。“离别”是中外诗歌的母题,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就有大量的离别诗,且许多作品成为经典,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柳永的《雨霖铃》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在继承了传统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抒发的是现代的情感,用的方法、意象也不一样。
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相比,徐志摩的这首诗体现了新诗的格律与形式之美。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从这首诗可以体味到“新月派”提倡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安排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抑扬合度,回环反复。建筑美,表现为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于参差变化中见出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彩鲜明、丰富的图画。(五)《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在文学创作上有多方面的贡献。《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篇散文的现代性很明显,可以将其与古代的同类散文进行比较。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是现代性的,也写山水,写自然,但与古代散文有区别,表现的是现代人对历史、社会、人、自然的思考,所以就没有古代文人那些悲天悯人的腔调。而且作者的某些意识是超前的,比如生态观、自然文学观等。同时,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又有继承,比如意境、韵味等,但途径不一样。
作品以小写大,具有省略美与残缺美。作品从一开始,就给人以很大的悬念和阅读预期,让人以为是要揭开一个什么历史事件或神秘故事;但随着叙述和描写的展开,重点却都落到当下的景物上,只是时不时地提醒人们那些风景背后可能隐藏的往事。作品有意境。这意境来自优美的风景描写,也来自作家的情感寄托以及深沉的历史思考与人生感悟。(六)《秦腔》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在小说和散文方面成就都很高。从散文上说,他的影响有两方
面,一是散文观,一是创作。我们要从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史上来认识他的贡献。中国当代散文到了20世纪60年代,基本形成了以刘白羽、
8
2021.1
•高中本版主持/王建锋
人 物
杨朔等人为代表的新传统,强调艺术性,强调抒情性;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新的风格又加入进来,小情感、小趣味等广为流行。贾平凹等人对此不满,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要求在思想内容上更大气,在艺术形式上更自由。经过众多散文家的努力,终于有了散文的解放。我们可以在这个背景下理解贾平凹的创作和这篇《秦腔》。
在中国的文艺传统中,艺术(包括民间艺术)与文学是不分家的,文学从民间艺术中得到许多的滋养,也有不少作品描写到民间艺术。比如张岱的《柳敬亭说书》里的说书描写,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戏曲描写等。新文学以来,也有许多作家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或书写民间艺术,如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贾平凹一直重视民间艺术,他的创作从民间艺术中获益很多,这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明显的中国风格。由《秦腔》这篇散文或可看出他通过秦腔对草根精神的理解。在文中,他一再将秦腔与三秦大地的草野乡间紧紧联系到一起,与文豪诗人、有闲阶级厘清界限,强调无论是创造者,还是能够真正欣赏这种艺术形式的,只能是大苦中求大乐的草根百姓。“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在学习时,主要就是理解“大苦大乐”的草野乡间是如何孕育并滋养了“大喊大叫”的艺术样式的。无论是思想感悟,还是艺术风格,《秦腔》就是散文化了的秦腔。(七)《茶馆(节选)》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在文学上贡献非常大,其贡献之一便是文学的民族化。他在如何使在西方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化方面作出了实绩,小说如此,话剧也是如此。话剧是在西方话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走的是西方话剧的路子,在许多有代表性的话剧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到西方话剧的影子,从结构、人物到语言都是如此。《茶馆》的艺术贡献就是让中国舞台上有了中国式的话剧,这从它散文化的结构、北京味的语言和白描式的人物刻画中都可以看出来。
《茶馆》还具有精妙的空间艺术。它的第一幕,被曹禺称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在空间
设置上体现了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茶馆是个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人物,这样就使《茶馆》中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单是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个;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第一幕里,人物的社会身份复杂而殊异。可以说,老舍把话剧的空间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四、对单元教学的创新
(一)整合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资源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虽然是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程对应的任务,但是学生接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却并不是始于此,也不会终于此。因此,在教学时既要考虑到这一任务的性质、教学目标与内容,也要考虑到它与前后教学的关系。小学语文教材暂且不谈,仅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现当代作家就有近六十位,像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朱自清、闻一多、郑振铎、臧克家、冰心、陶行知、叶圣陶、穆旦、戴望舒、沈尹默、卞之琳、艾青、萧红、贺敬之、吴伯箫、光未然、汪曾祺、阿来、宗璞、陆定一、严文井、刘绍棠、杨绛、张中行、彭荆风、舒婷、贾平凹、曹文轩、阿城等现当代名家的作品都有入选。其中,不少作家多篇作品入选,如鲁迅的就入选七篇之多。高中语文必修也选入了鲁迅、郭沫若、朱自清、曹禺、梁思成、林庚、茹志鹃、昌耀、铁凝、史铁生等作家的作品,这份名单也大致代表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阵容,所入选的作品也都是公认的经典名作。
因此,在教学“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时,应将这些作家作品整合进来,这样无疑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认知,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这样的整合性教学必将为选修课程中对应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参与度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继续,两个阶段的文学一脉相承;而当代文学又具有无限的延展性,一直延续到当下的文学现实。因此,一方面,要将百年文学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另一方面,如能关注到当代文学的动态发展,就能更加感性地体验到文学发生的过程,加深对现当代文学的全面了解。这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拓展,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融合了学习对象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使过去的文学变成了当下的文学,使别人的文学变成了自己的文学,使单纯的知识性学习变成了参与性、合作性和实践性学习。从教学实践来看,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应当在学生通过自主梳理大体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貌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利用学生在学习“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时研讨现当代文学作品所获得的经验(如联系时代发展、结合文学评论来研讨作品等),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关注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
当然,要正确对待课标的要求。一方面,可以相对扩大一些表述的边界。比如“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
品及相关评论”中的“新近发表”和“有影响”,从当代文学研究的角度讲,新时期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或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学都可以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这样做还可以将课标中强调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落到实处。可以结合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来学习,因为这些奖项是权威性的,所以这些获奖作品已经体现出了“有影响”的定位,也会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选择。另一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