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继鲁迅之后新文学运动的又一面旗帜,代表作《凤凰涅槃》《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蔡文姬》等中国当代作家
一.郭沫若的个性
(一)郭沫若的标本意义
(二)郭沫若的个性:1.追求多方位自我实现的球形天才,不仅在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取得了不朽的业绩,而且在政治外交自然科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他的人格力量主要不是体现在他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深度,而在他对中国文化众多领域影响的广度;3.单就文学来说,他几乎无所不能,既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又是新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拓荒者和成功者;又在诗论和据论,领一代风骚,奠定了中国拉浪漫主义诗学的基础,小品散文,传记文学,文学翻译,文学批评都有巨大成就;2.郭沫若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3.郭沫若有事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4.郭沫若更是一个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强调哦情绪在文艺因素中的本质作用,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界。
二.《女神》的价值
(一)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女神》是中国旧诗和新诗分野的真正界碑,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
(二)高扬主体性的力作,肯定生命,肯定个性,肯定天才,肯定自由创造的开路人之一;
(三)创造了新诗的诗美规范,“内在律”情绪自然消涨,依照内在律创作的《女神》,在意象、想象、节奏和诗体方面,为后世中国新诗树立了成功的艺术典范。在内在律体系中,节奏尤为重要,《凤凰涅槃》便是这样的一曲跌宕起伏的动人乐章,形成“弱-强-弱-特强”的节奏。
三.历史剧创作思想
(一)“古为今用”的创作动机,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鉴今,《棠棣之花》借古喻今,《屈原》《虎符》《孔雀胆》借古鉴今,民主与独裁的矛盾,远交近攻,唇亡齿寒的冲突。
(二)失事求似的艺术虚构
(三)崇高的悲剧艺术追求
(四)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屈原》中的雷电颂和《匕首颂》是戏剧主人公长篇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