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方式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描写方式:(1)动静结合(2)虚实结合(3)点面结合(4)正面侧面(5)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6)明暗、冷暖等调形态(7)各种感觉:视、听、触、嗅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通等方式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无比的喜爱之情。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家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要读懂诗歌就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等。
    (1)比兴
    欲言此物,先言彼物。比兴手法是古代诗歌中较常见的,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失偶起兴,引起所要叙述的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为全诗定感情基调。(《孔雀东南飞》)
    (2)对比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封建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与劳动人民的被奴役、被掠夺、冻死路旁的悲惨状况,作了鲜明的对照。
    (3)象征
    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4)运用典故
    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的运用,借用历史事实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的作用是作者的立论有根据,委婉含蓄,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等。
    (5)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客观为实,想象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虚与实形成对比或相衬的关系,表达出作者寄寓的深沉感慨。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6)动静结合
    动静手法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就是以响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3.谋篇布局
    近体的律诗绝句,十分讲究起承转合的谋篇布局。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为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一二句写登山一事起,为引发诗情做
铺垫;三四两句紧承一二句,写诗人对登高一事的主观感受;五六两句用“但”(只)字一转,拓展到对人世的感叹;七八借用典故凝重结尾。整首诗歌,一层进一层,显得情景交融、理趣深刻。
    词的一般结构是先写景后抒情。写景为抒情铺垫,抒情是写景升华。如苏轼的《念奴娇》,上阕状写赤壁之景物,下阕通过与周瑜经历的对比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
    其他谋篇布局的技巧有
    (1)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春夜喜雨赏析    (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5)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等。
    4.修辞手法的运用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能突出事物特征,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生动化。如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两种颜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特点。如李白《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发长“三千丈”,愁思深重啊!
    (4)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如林逋《山园小梅》中“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先偷眼”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5)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基础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①使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缨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缨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彩的鲜丽。(2分)或: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缨、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1分)如上句由朱缨、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_________(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
    [解析]
    _________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4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
    [答案]C
    _________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氵睿《都城春日》)
    [答案]D.E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修辞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读题干可知,本
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并没有用到“通感移觉”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