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体的阐述方法
说明文体的阐述方法
应用文体一般与陈述介绍和说明为主。特别是说明文,主要采用的是说明
的表达手段。
说明,就是简明扼要地解说事物、阐述事理,以揭示其本质特征。这是一
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使用相当广泛,是科学论文、教科书、说明文的主
说明文的方法
要语言方式。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中,也常常使用说明。
说明,包括实体事物说明和抽象事理说明。实体事物说明,是介绍事物的
形状、特性、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抽象事理说明,是解释事理的概念、内容、性质、特点、来源作用等。这种介绍和解释,要求表达的说明性、内容
的知识性、态度的客观性、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不同于叙述、议论,更不同于描写、抒情。它有自己独具的特。
有人认为,说明文"宜洁净,宜平实,朴而明,详而不支、不繁"。这就是说,
说明文的特点是:朴实、简明、清晰、准确。即使有时使用一些其他表现手法
或修辞方法,也必须体现这一特点,为说明服务。
那么,如何使说明朴实简明、清晰准确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如:诠释法、举例法、分类说明法、顺序说明法、问答法、比拟法、比喻法、描述法、列表法等。
①诠释法。诠释,就是详细介绍和解释事物的性质特征的说明方法。这是
一种运用得较多的有效的方法。诠释,要揭示事物的内涵,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它要求语言通俗精炼,解释得具体详尽,让人感到明白易懂,便于理解。
诠释法,能够清楚地解释概念,确定其内涵,有助于使人正确认识事物,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它还可以起补充文章的思想内容,解决读者的疑
难困惑的作用,对抽象复杂的事物进行具体清晰的解说,能给人以鲜明的具有
实感的印象。此外,诠释有时还能借助于对比衬托等手段,加强气氛,活跃文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趣
味性和吸引力。
运用诠释法解说事物,必须简明精确。首先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功能等,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否则,在诠释时就会言不及义,辞不
达意,令人不明所以。其次,诠释还要求文字精练,表述扼要,解说明白,易
于为读者所理解;切不可繁琐冗赘,夹缠不清,致使文章表意不清,呆板乏味。
②举例法。举例,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说明方法。这是选取某种事物中比较
典型的具体实例,用以说明这种事物的性质、特征、规律等等的一种方法。这
种说明方法的特点是:通过个别说明一般。举例,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都有应用。但在议论文中,实例是论据,作用在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说明文举例,则是为了使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变为浅显,复杂变为简明,陌生变为熟悉,使
被说明的事物易于被人理解。但是,举例法虽然具有独立的功能,却不能单独
使用,往往是作为其他说明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在说明某一事物时恰当地举出实例,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显得具体清晰,真
实可信,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和认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由于实例代替
了解说、介绍、交待等,能省去许多笔墨,使文章简洁精练,严谨畅达。
举例说明,关键在于实例要典型。这就是说实例要真实可靠、有代表性,
能起以点带面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其次,举例要扼要。这
就是要抓住重点,详略得当,不作过多的叙述和描写,这样才能收到说明清晰
的效果。再次,举例要有明确目的。这就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要说明什么,就举相应的实例,对实例作有重点的叙述和介绍。这样才能收到说明准确的效果。
③分类说明法。分类,是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逐一说明的方法。这是一
种分析性说明。这种分类,在形式逻辑中,是将属概念分为种概念,目的在于
通过限制外延的办法,充分地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属性
和主要特征认识得更清楚,了解得更全面。
常见的分类有两种,即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运用分类法介绍事物,可以
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对事物的各种类型及各种类型的具体内容和特有属性,
进行多层次的系统的分别说明,能收到清晰具体、系统全面、使人一目了然的
效果。同时,划分门类,分别说明,可以缩小范围,突出重点,让人们通过重
点去具体认识复杂事物的全貌概况。因而,这样的文章,能够显得条分缕析,
层次井然,说事清楚,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事物进行分类说明,必须注意两点。第一,分类要明确标准,确定角度。每次分类,只能依据一个标准。这样,不同类别才能互相并列、互相排除;如
标准不一,类别之间必定互相包含、互相交叉,不能反映事物的属性。如果在
同一篇文章中需要从几个角度分类,则应在行文中交待清楚。第二,分类要系统、全面。即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的类别,要力求穷尽;如果只介绍
其中部分类别,则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但在对各种门类分别说明时,又切忌面
面俱到,而应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以免流于繁琐,掩盖事物的本来面貌。
④顺序说明法。顺序说明,是一种按照对象的特征、发展规律,或人们认
识过程的推进等方面的条理,以某种先后顺序来说明对象的方法。这种说明顺
序主要有五种:结构顺序,即按照事物结构的一定次序来进行说明,如从整体
到局部、从外到里等;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生和发展的一定次序来进行说明,如春夏秋冬、年月日等;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联系的次序来进行说明,如上下左右,高低远近等;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来进行说明,如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等;观察顺序,即按照人观察
点的移动次序来说明事物等。然而,事物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它们本身的条理
也不是单一的。因而,我们在给予说明时,也往往不是单用某种顺序,而是多
种顺序的综合运用。
顺序说明,就是"言而有序"。按照某种条理次序来说明事物,可以使文章
先后有序,脉络清楚,有条不紊,层次井然,给读者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印象。
同时,这种说明既便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也有利于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
并且可以使读者循序渐进地加深对这一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介绍事物、传播知识的目的。
"文如看山不喜平",对说明文同样如此。而运用顺序说明,稍不注意,文
章就会流于平谈呆板。因此,在进行顺序说明时,一要注意多种顺序的综合运
用,使之由于顺序的交叉而显现变化;二要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能
够显得文词优美,情韵动人。
⑤问答法。问答法,是以双方对话的方式解说和介绍某种事物的说明方法。它不同于作为叙述描写方法的对话。文学作品中对话,主要是用于刻划人物形象,交待事件线索、发展故事情节,对话者(二人或更多的人)都是作品中的人
物形象;而作为一种说明方法的问答法,其作用则是说明某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功用等,对话双方其实都是作者本人。运用这种方法来说明事物,
可以逐点交待,层层介绍,不仅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具体清晰,也可以使文章
层次清楚,生动活泼,令人感到亲切、新颖、引起读者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
吸引力。
问答式说明一般有一问一答和甲乙对话两种形式。一问一答式,是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回答就是说明的主体,提问则相当于这一部分说明的小标题。而甲乙对话式,则是双方都有问有答,共同进行说明介绍。这两种形式,都包
含有"问"与"答"两个因素。一问一答,要求问得集中,答得准确;问在关键上,答在点子上。甲乙对话,要求问与答自然交叉,和谐配合。
总的说来,运用问答法说明事物,"问"要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和读者可能
存在的疑难提问。盲目设问,则不能引出有针对性的回答,无法说明问题;过
多设问,则会流于琐碎,将使对事物的说明缺乏应有的完整性。"答",要简明
扼要。即要针对问题,抓住重点,突出特点,不可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否则,不仅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也不得要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