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本文是关于亡羊补牢,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学习《亡羊补牢》,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一、导入新课。
  1.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吗?(想)一起来说说吧,都有那些礼物呀!出世图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坐井观天刻舟求剑
  小朋友,表现得真棒!谁来说说王老师带来的礼物是什么?
  生:王老师带来的礼物是寓言!
  你回答得真好!对,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你们还记得,寓言是什么意思吗?(不记得没关系)寓言中的寓是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讲道理得意思,那么寓言就是包含某种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寓言两则中的“则”是什么意思?谁来说?(“则”相当于“篇”)我们这节课先学习《亡羊补牢》。板书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或比较难理解的字吗?
  指名解释。亡:丢失。牢:关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2.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小朋友表现真棒!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kūlongjiēfangdiāo
亡羊补牢教案  窟窿街坊叼走
  quànquān
  劝告圆圈后悔
  结结实实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提醒注意窟窿的窿是轻声,街坊的坊是轻生,圈是多音字,另外读音是juàn)
  2.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相信小朋友能更好的读通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老师想问一下课文中哪几小节是写丢羊?(第1小节~第4节)
  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第1小节~第4节,思考一下,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第一次,还会丢第二次呢?
  1.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羊圈破了个窟窿。(小朋友们,王老师太紧张了,有点糊涂了,听不懂,谁能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说说。)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第一次养羊人会丢了一只羊!
  (哦,总算听懂了)齐读:“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
了”。
  (1)窟窿是什么意思?(洞),怎么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过渡:小朋友,王老师真不明白,为什么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第二次还会丢羊呢?第一次丢羊后发生什么事情!
  1.街坊劝告,他不听。
  a.“街坊”就是邻居
  b,街坊是怎么劝这个养羊人的呢?
  出示:街坊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2~3个)
  街坊对养羊人这么关心,可是养羊人呢?养羊人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指名读)
  1)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羊丢了就算了,修好了羊圈,丢失的羊
也不会回来。)
  2)你能用四字词来表示他当时的心情吗?(板书:满不在乎或毫不在意)
  3)看,好心的街坊真情意切,养羊人却满不在乎,不听劝告。我们分角来读读。
  (指名一两个,男女对读)
  唉,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把街坊的话当做耳边风,那我们再来看看,不听劝告的结果。
  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1)读,(你读得真好,特别是这个两个“又”字?这个“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羊又丢了,养羊人又犯错了,说明不改正错误的结果是再次犯错)
  2)齐读第4段
  刚才我们学了第一段到第四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3)我一起再来读读第1小节~第4节吧。
  第一次丢羊,养羊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自由读。说说养养人态度发生什么变化了?(后悔)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2)读出后悔之情。
  (3)幸亏不晚,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
  (4)课文里面用了一个词语“赶快”如果把它去掉,好不好?(不好,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5)养羊人这一转变好不好(好),从哪里看出来?(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造句。
  五、体会寓意
  1.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养羊人在修补羊圈的时候,原来那个曾经劝他的街坊刚好经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样说,养羊人又会怎么样回答。
  2.如果养羊人不修补羊圈,会出现什么结果?
  3.揭示寓言
  出示: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太晚)。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交流,再指名说。(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5.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2、其实呢!“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来学习《南辕北辙》。下面我们写几个字。
  七、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窟、窿
  窟:上面“穴”,下面“屈”。
  窿:上面“穴”,下面“隆”。
  2、教师范写,学生跟着练写。
  八、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满不在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