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学活动-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能正确运用成语“亡羊补牢”;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亡羊补牢教案
教学内容
成语“亡羊补牢”教学
知识解析
成语是汉语中具有独立意义和特定语法用法的词组。成语本身是一个个故事,常常用于比喻。
“亡羊补牢”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成语,讲的是在没有提前预防的情况下,事情出了问题,后来再去补救,相当于事后栽树,为时已晚。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要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
首先,教师会和幼儿们一起讨论“什么是成语?成语有什么用?”。然后,老师会把“亡羊补牢”的图片和故事讲给幼儿们听,引导幼儿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实践操作
教师会引导幼儿们一起做一项实践操作。把一张纸张固定在桌子上,然后把一个铅笔从一边插进去,让它斜着穿过纸张出来,然后再从另一边进去,这样就形成一次双线穿插的过程。老师会让小朋友再用一个铅笔慢慢地跟着上一个铅笔路径走。最终,让小朋友们在一条可移动位置上用画笔涂这条路,让把它录入到记忆中。
3.小结环节
让幼儿们分享他们的操作过程,然后老师会和小朋友们一起总结“亡羊补牢”的含义及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材材料
•讲解板书:成语-亡羊补牢;
•图片或挂图。
操作步骤
1.让小朋友们猜猜这个看似小动物的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让小朋友们一起听老师讲述“亡羊补牢”的故事。
3.询问小朋友们,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以及在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哪些情况?
2. 实践操作
教材材料
•纸张;
•铅笔;
•便携式画板。
操作步骤
2.把一个纸张固定在桌子上,并从一边插进铅笔,让它斜着穿过纸张出来,然后再从另一边进去,这样就形成一次双线穿插的过程。
3.让每个小朋友用一个铅笔慢慢地跟着上一个铅笔走,并在一条可移动的位置上用画笔涂这条路,来将其记录下来。
3. 小结环节
教材材料
•画板;
•讲解板书:成语-亡羊补牢。
操作步骤
4.让小朋友们分享这个操作的体验以及刚才表现出来的观察记忆力。
5.老师通过小朋友分享的内容,引导小朋友们总结“亡羊补牢”的含义及方法,并在讲解板书上进行添加或修改。
6.评估。
教学评估
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小朋友回答一些问题,以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例如:
7.“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8.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预防事情的发生?
9.“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哪些情况下?
此外,老师可以观察小朋友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表述能力和互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