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日子
作者:夏 榆
来源:《课外阅读》2008年第11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生病也是生活的体验
两生关歌词        摸到史铁生手臂间隆起的动脉和静脉时,有一种震动的酥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医生张凌把史铁生手臂间隆起的动脉和静脉形容为3条大蚯蚓。 欧美老肥妇
        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就使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呈蚯蚓状。
        透析室内史铁生拥被而卧,他的面沉暗,目光却发亮。身旁的透析机在工作,轻微的
鸣响中来回清洗着史铁生体内的血液。一个星期老舍散文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谢高华
        史铁生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不小,料必机长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史铁生说: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地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字。
        医生张凌说:史铁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是一个智慧和心质优异的人。
        在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不光是医生护士们知道史铁生,很多病友也知道史铁生。医
生护士们知道史铁生的名字,也看过他的书,女孩子们说起史铁生来一脸的敬佩,笑称他为透析模范。就坚强和乐观而言,史铁生是病友们一个出的榜样。
非主流的话        “透析是救命的,不透不行。史铁生说,过去的尿毒症就是绝症,有了透析之后这种病才可以缓解。可以让我有一点精力做事情,没有这些,就完了。
        透析病人最大的苦恼就是渴,因为不能敞开喝水。每次去透析的时候史铁生要脱去3公斤水,透析完了会非常疲劳,因为在透走毒素的同时,体内的营养也被透走了。人在透析的时候会感觉饥饿,有时候会虚脱、抽筋。
        他仍然在坚持写作,2006车险种类有哪些1月,325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了。
        这是史铁生对自己的又一次眺望。这部长篇被他称为心魂自传。他把自己的内心、精神以至肉体再次放到浩瀚的时间之流:生死轮转,灵肉纠缠,性与爱排演,理性与激情的上升与坠落,孤独与慰藉的给予和失去,它和史铁生在几年之前完成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长篇思想随笔《病隙碎笔》一起,构成史铁生重要的精神性的书写。
        长篇随笔《病隙碎笔》中的一句话,可以让人窥见史铁生精神动力之所在,那本书是
他在初患尿毒症后写的。在《病隙碎笔》中,史铁生记录了自己在困厄之中精神的陷落和获救——那是不折不扣的自救:
        “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从死中看生
        记者:在你的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里你说,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坐在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地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