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六)
第二部分 · 现代文学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第二章 鲁迅(一)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二《野草》与《朝花夕拾》
老舍散文
第三章 小说(一)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继续点击下方空白区域
打春是哪天2022
第四章 郭沫若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第五章 新诗(一)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成语是什么意思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小学散文>年兽的样子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第六章 散文(一)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
(1)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
要作家。“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同时,应初步了解“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的影响。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2)周作人思想比较复杂,“五四”时期就有所谓“叛徒”(反抗者)与“隐士”(超离现实者)的两重性格,但他又是现代散文的大家,对他这方面的历史地位应充分肯定。一是要了解其散文观。他紧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发个人情性的“言志”小品文。
二要了解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质,即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个字来概括。应精读其《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作品,留意自己原初的阅读感觉,注重其耐人咀嚼的那种“涩味”与“简单味”,并分析产生其“味”的因素(如文体、语言、节奏、趣味,等等)。
当然,也需看到周作人散文有所谓“中年心态”的落寂与颓唐一面。应了解周作人于抗争的小品之外,又分出闲适的一脉散文来,在文学史上有其一定影响。如俞平伯、冯文炳(废名),都是这一派散文家。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3)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也应作为评析的重点。要了解“五四”时期“冰心体”散文容易引起青年读者共鸣与模仿的原因。对其如何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成典雅、凝练、明丽的文学语言,应多加细析。
朱自清的散文多选入中学语言语文课本,考察其如何在20年代就被看做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对其散文中常见的那种温柔敦厚的气质,以及有时难免着意为文的缺失,也应有所讨论。此外,对“用赤子之心”写作的丰子恺,受英国随笔影响甚大的梁遇春,以及报告文学的先行者瞿秋白,都应有大致的了解。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4)郁达夫散文带有“自叙传”特点。读他的散文,应侧重领略其才情及其坦率自然的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可以重温第三章有关郁达夫小说的评述,这会加深对郁达夫自剖式散文的理解,因为其小说与散文界限不明显,而基却是相同的。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5)由“语丝”派所生成的“语丝”体散文,其特主要是作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且“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应看重其文体创造方面的贡献及后来的分化与影响。而“现代评论”派散文在思想取向上不像“语丝”派那样具有批判性,文体方面的影响也不及前者。对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自由而华丽的散文,以及陈西滢的“闲话”式幽默散文,亦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第七章 戏剧(一)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本节追溯中国话剧艺术的源头,作为知识性的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话剧是舶来品;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是春柳社;最初出现的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新的戏剧形式是“文明新戏”;1910年底建立的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是任天知等人发起的“进化团”,以配合宣传辛亥革命为职志,演出所谓“天知派新剧”;1914年以后,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特的“文明新戏”演出风气,但不久终因艺术上的粗糙而失去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