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一、“各抒己见”是打开灵性课堂的一把钥匙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读者对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知识积累、认知能力等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对语义的理解、语情的体会,应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在相互交流中,教师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促使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在思维碰撞中得到语言感悟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当整堂课最后回环到课题“青藏高原一株柳”时,当学生们再次与这棵“巍巍然撑立”于高原之上的柳“见面”时,老师请学生再次读课题:此时你想怎样来读这棵“树”?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学生有的说:在环境如此恶劣的高原上,它竟能生存下来,真是一种奇迹。有的说:高原上的柳真是与大自然的终结挑战……他们说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但为了开发学生的灵性,我不加评价,又问:“此时此刻,在你眼前的仅仅是一株柳树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文章丰富的蕴涵,学生理解容易出现差异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拓展思维,犹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智慧之门,让他们从中得到理解的深化和认识的升华。这样的课堂更具生成性。
二、“丰富想象”是架起灵性课堂的一种载体
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此,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小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我朗读这首小诗,然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了什么?我读完后,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小村庄。”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烟囱里正冒着烟呢!”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许多人在小亭子里玩。”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这个小村庄到处开满了美丽的花。”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小河的流水声。”……就这样,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想象在一年级小朋友的脑海中放飞了。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极具个性,极富情感,极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固有的想象力保持终身并充满灵性,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语文的丰富想象是开发学生灵性的最好载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