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剧本多幕剧
时间:春秋时代的某一天
地点:朝廷
人物
祁黄羊:晋国中军尉
晋悼公:晋国国君
祁午:祁黄羊的儿子
解狐:祁黄羊的杀父仇人
亲朋好友:祁黄羊的亲朋好友
奸臣:与祁黄羊作对的奸臣
忠臣:与祁黄羊站在一起的人
使者:召祁午、解狐的人
第一幕
幕启,马蹄声响起
旁白: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晋国国君晋悼公决定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
祁黄羊上,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幕后有人高喊:“主公驾到”晋悼公踱着方步走上来;
晋悼公  祁爱卿,教主公有何事干
祁黄羊毕恭毕敬地  主公,臣有一事请您批准;臣年迈无力,体弱多病,不能担当中军尉,这个可是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繁盛的重要职位,请主公重新选举一位身强力壮的人代替吾当此中军尉,请主公明察;
晋悼公  唉,好吧但关于新一任的中军尉,爱卿在军中多年,心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本主公很信任爱卿,爱卿认为谁最适合这个职位
祁黄羊慎重地  依我看,解狐虽然没有官职,但他心中的雄才大略,朝中无人能比;
晋悼公很是吃惊的样子  解狐可是爱卿的杀父仇人啊,汝非但不记恨与他也,恰恰相反,反而跟吾推荐他当选中军尉,汝难道不怕愧对先父
祁黄羊坚定地  主公问臣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吾的仇人,臣心意已定,不会反悔
悼公点点头,吩咐使者召解狐上朝接任中军尉
幕落
第二幕
幕启,解狐正坐在席上读书,使者从幕后上
使者高喊解狐接旨
解狐满脸疑惑,但还是跪下  解狐在此;
使者宣读召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解狐受祁黄羊推荐,即日成为新一代的中军尉,吾国明主晋
悼公召解狐即刻赶往京城,接替祁黄羊中军尉一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解狐满面激动 谢主隆恩
旁白  解狐听了心中暗暗钦佩,心想,吾虽然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可是他为了国家的兴亡,不计前嫌,不仅把深仇大恨抛在脑后,而且
还推选吾为中军尉,真是一位胸襟开阔,爱国爱民的忠臣啊第三天,解狐随使者来到京城,不久便登上了中军尉的宝座;
幕落
第三幕
幕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正在祁黄羊家等候,祁黄羊低着脑袋从幕后上;亲朋好友立即朝他拥了上来;
好友甲  汝在主公面前推荐解狐了 不会是谣传吧
祁黄羊祁黄羊沉重地点了点头是的;
好友乙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不可能,不可能,他可是汝的杀父仇人啊
祁黄羊  不,的确是吾举荐了他;
祁母边哭边说 孩子,难道汝忘记了你父亲的遗嘱了吗 要为他报仇雪恨的呀
祁黄羊  是的,母亲,可是……
祁黄羊的哥哥气急败坏地一把抓住祁黄羊的手  什么可是可是 走你这个不孝之子,咱们到先父的陵前评评理,看父亲能否原谅你
旁白  祁黄羊和他的哥哥来到祁父的陵前,祁黄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祁黄羊惭愧而又大义凛然  父亲,孩儿不孝,孩儿年迈无力,但中军尉职责重大,需要一个更适合的人选,朝中只有解狐能担此重任,父亲,我们家一代忠臣,可不能以私毁于国啊,请恕孩儿不孝;
祁黄羊的哥哥满脸是泪,恍然大悟  对不起啊,弟弟,刚才是哥哥太鲁莽了,其实你这样做,如果先父地下有灵,一定会谅解你的;兄弟俩此时相视一笑,紧握着对方的手……   
幕落
第四幕
幕启,晋悼公坐在宝座上,祁黄羊从幕后上
旁白  几年后,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于是,晋悼公只好请已隐居深山的祁黄羊再次推选一位能担当中军尉的人选;
祁黄羊  国君吾有何事干
晋悼公  祁黄羊,解狐已经病死,现在依你看,还有谁能担当此重任
祁黄羊郑重地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晋悼公非常吃惊  祁午不是你儿子吗 汝举荐他,难道不怕有人说你假公济私
祁黄羊  这件事非同小可,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于兴旺,吾只是想谁有这样的能耐,并没有想他是谁 就是有人说吾,但也不会影响国家的兴亡,又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晋悼公失声道  汝真是位爱国爱民,不计前嫌的大忠臣啊
旁白  晋悼公决定由祁午继任朝中的中军尉;
幕落
第五幕
幕启,朝廷上站满了大臣,晋悼公领着祁午上;
晋悼公大声  吾宣布,从今日起,由祁将军的儿子祁午接替朝中中军尉一职;
祁午深深地鞠了一躬 请大家多多指教;
旁白  台下立即议论纷纷……
奸臣甲  要我说啊,这个祁黄羊举荐他的儿子祁午当选中军尉,一定有什么预谋,哼……
奸臣乙附和  是啊是啊,祁午有什么本事,不过是借着他父亲逞威风吧,真是狐假虎威,到时候,我们就看他学赵括纸上谈兵吧
忠臣甲  不可能,不可能,祁将军一直以国家为先,私为后,怎么可能他推荐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
人担此重任呢
忠臣乙直点头  就是就是呢,祁将军在此之前还举荐了他的杀父仇人解狐呢
奸臣正欲反驳,被晋悼公阻止;
晋悼公  肃静肃静这件事已定,不准再劝朕改变主意;
旁白  后来,祁午屡立战功,继承父业,朝廷中的议论也就渐渐地少了;孔子曾说过一句话赞美祁黄羊: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幕落
ps:经毛爸点评,文中有两处犯了历史常识性的错误:
1、春秋那个时代还没有称“朕”之说,只有叫“主公”的;
2、还有那个奸臣说的“赵括纸上谈兵”,赵括为后人;
看来还得加强历史性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