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美学前教育思潮的发展体现
一、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历史与发展
人本主义表现在教育中重视受教育者,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位置,强调个性的培养。西方人本主义的教育传统,历经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以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去确立下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是伴随着实用主义理论于20世纪年代前后开始的。1917年至1918年间,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新教育法相继传入我国,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德克乐利教学法等。1919年杜威应邀到中国进行为期两年的讲学,把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直接带到中国,后经陶行知、陈鹤琴等人将该理论中国化、本土化,并通过“生活教育”“五指活动课程”等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当时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把教育的中心从成人、老师转向儿童,试图从根本上动摇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在八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中,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再次影响了中国学前教育的观念。“转变观念可能是这场改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在回顾二三十年代教育改革、批判反思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和做法的过程中,西方以儿童为本的、重视学前教育内在价值的
教育文化再一次映入人们的视野。至此,以儿童发展为本成为八十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陈鹤琴、陶行知等中国近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也被重新认识与重视。
二、对比“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在中美学前教育中的体现
在中国和美国的学前教育中都开始注意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把“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中,中国和美国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以下是中国A园大一班某日的日常活动翔实记录如下:家长挎着书包牵着孩子进入园门一直送到教室门口,家长再把书包给孩子放好,回头看一下融入孩子中的儿子再离开,即便儿子没一点回应。半个小时的入园时间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老师把一筐塑料玩具给孩子们放到了教室的一个角落,早到的儿童可以享受这段自由的时间,而晚到的则无福消受。八点半主教老师站到教室的前方说:现在开始上课,按队形坐好,小手放在小腿上,谁的速度最慢又坐不好,我们就让他到前面站着。一阵噼里啪啦搬椅子的声音后,教室突然很安静,每一双眼睛都那么透明,却带有一丝的不安,老师突然指着最后排的一个孩子:某某,你给我站到前面来,你怎么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坐的样子像什么,你自己看看!”这个孩子低着头带着恐惧的表情站了起来,你不会走过来吗?!”老师厉声喊,慢慢的小脚开始移动。其他的孩子却
没有一个敢扭头看这个被训的孩子。可以看出:家长是孩子的“仆人”老师是孩子的上级;玩具是老师施舍给孩子的物品,借给孩子的东西;孩子的眼中只有害怕。
以下是美国玛丽幼儿园的一天日程:儿童一到学校就直接走进教室,进行大约半小时自由活动。老师已把今天要用的器材已经拿出来了,儿童有相对的自由从一种活动换到另一种活动。在儿童手边可用的器材中可能包括了要进行观察、掌握和照管的动物。最可能在场的大致是鱼类,不过也可能还有仓鼠、沙鼠、几内亚猪、乌龟和老鼠。可以见到的还有用来拼成版面的木块、塑型的豁土、唱机、唱片,以及一架钢琴和猫贴材料、画架和颜料。儿童用到蜡笔、娃娃及其附件、装扮用的衣服、家务玩具、猜解游戏用具、一些要用于探索的科学试验材料、成套的桌上玩具,以及各种小轿车、小卡车、和小火车列车也有。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儿童们相当自由地以亲热积极的方式彼此交往,并和老师一起活动。看上去所有的人都很快乐。那里会有一点噪音,但其音量大小还算合理,而教室的空间也利用得够不错的。当儿童之间出现侵犯别人的情况时,一般是用建设性的、不带恐吓性的方式来解决的。可以看出:家长是幕后者;老师是辅助者;玩具是孩子玩弄于掌中的工具。孩子的眼中是自己。
三、比较结果分析与原因
教育学论文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以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然而从实例中可以看出,中国家长在培养“小皇帝”老师在训练“奴才”而美国家长在放养儿童;老师在帮助儿童实现想法。教学观上,我们都知道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而现实中我国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师生是绝对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复制老师的思想;美国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观上,我们提倡“自发学习”和“自由学习”但是现实中中国学生的学习是被老师训导,被家长逼着;美国的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我国自古以来强调平等、尊重,而当今幼儿所处的环境氛围却是心惊胆战,美国是温馨快乐。中美两国都开始注重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朝着把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中国的学前教育水平在“以人为本”教育观念上是不及美国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