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育学毕业论⽂
⼩学教育学毕业论⽂(通⽤7篇)
  ⼩学教育事业建设其实并不是⼗分的完善,有待我们积极地去开发和改进。下⾯就随⼩编⼀起去阅读⼩学教育学毕业论⽂,相信能带给⼤家启发。
  ⼩学教育学毕业论⽂篇1
  【摘要】
  教师教学风格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将沉闷、枯燥、凝重的⼩学数学课堂教学旧貌
换新颜,使⼩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充满⽣机、充满信⼼是⼴⼤⼩学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
  【关键词】
  教学风格⼩学数学⼩学教师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和追求形成的、并逐步完美的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观点、教学⽅式⽅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教学效果等⽅⾯综合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点与审美风貌。那么,探讨研究那些因素影响⼩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有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从⽽成为名师名家。
  ⼀、影响⼩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内在因素
  1、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和更新知识的理念
  记得初为⼈师时,我们把“教师要有⼀桶⽔,才能给学⽣⼀杯⽔”作为座右铭,认为教师就是知识的传
授者,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临下,驾驭⾃如,向学⽣输出知识的精华。⼀个知识贫乏的教师,即使⽤最好的教学⼿段也教不出好学⽣。固然,教师⾃⾝受教育的程度的确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前提。⼀般来说⼀个教师⽂化层次越⾼,他的知识越渊博,在教学过程中能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新知识的含量,要给学⽣⼀碗⽔,教师必须具有⼀桶⽔。但常识告诉我们,⽔也是有区别的,有清⽔、活⽔,也有死⽔、脏⽔,甚⾄腐⽔、臭⽔,那么,⽼师有了⼀桶⽔是不是就够了呢?显然是不⾏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具备了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理念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促进作⽤。
  2、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以其光辉的⼀⽣铸造了教师的理想⼈格:热爱学⽣,尊重学⽣,对教学严肃认真,⼀丝不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新创造,时刻坚持“学⾼为师,⾝正是范”。正是他的这些优良品质影响着学⽣,才塑造出众多社会栋梁之才。中国有这样⼀句⽼话:“师徒如⽗⼦”。这句话说明⽼师可以像⽗亲⼀样的关⼼学⽣、爱护学⽣。当⽼师⼀脸阳光地⾛进教室时,学⽣们的⼼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师⼀脸怒⽓地⾛近他们时,学⽣们则噤若寒蝉,⽣怕⾃⼰撞到⽼师怨⽓的⼝上;⽼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肯定学⽣,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他们的⼼⾥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使学⽣产⽣求知欲望;⽼师指责、挖苦、嘲讽学⽣,则⽆疑是给他们⼼灵的天空蒙上⼀⽚沉重的乌云。
  ⼀个教师只有乐教敬业,才能认真地对待每堂课的教学,才有提⾼⾃⾝教学⽔平的强烈愿望,才能⼒求⾃⾝教学技术和教学效果的完美。教师的乐教敬业精神程度对教学风格形成具有决定作⽤。
  3、教师个性特征产⽣的影响
  ⽂如其⼈,课也如其⼈。有的⼈热情开朗,激情澎湃;有的⼈沉着冷静,思维慎密;有的⼈机智敏捷,幽默诙谐……,个性
特征的不同教学风格就会有所不同。
  玛兰德在《教室⾥的雕塑艺术》中指出:“教书育⼈就是⼀门雕塑艺术,每⼀位优秀教师都是⼀位雕塑家。雕塑家依据⾃⼰的风格作⽤于他的⼯作对象,那么他的作品必然也会体现出他的风格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如⼀位雕塑家,有的教师习惯于⼀种教学⽅法;⽽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段和⽅法;这种风采各异的教学风格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个性特征。正是由于这个个性特征在讲台上表演才使教学风格呈现多样性,使教学成会艳丽多彩的艺术。
  4、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创新意识
  教学风格形成是教师⼤胆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结果。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不同的学⽣,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教学有法,教⽆定法,贵在得法。
作为⼀名教师,应该经历各种常态的接触,逐渐形成适合⾃⼰特长的⽐较稳定的教学风格。正如优秀教师所说“台上⼀分钟,台下⼗年功。”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创新,千学万学,都应在⾃⼰的风格基础上不断完善变化,唯如此,才能在教学上⾃⼰得⼼应⼿,教有成效。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进⾏教学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种属于⾃⼰的教学风格。
  (⼆)外在因素
  1、社会传统和时代要求的影响和制约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影响了⼀代⼜⼀代的中国教师,因⽽成为我国教育界倍加推崇的通⽤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五步法已写⼊⼩学数学教法的教科书,也作为我们评价教师⼀堂课的标准,由此,就形成了千篇⼀律的固定的教学风格。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的全球化及教育的信息化、⽹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才培养提出了更⾼更新的要求,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都产⽣了根本的变⾰。⽽站在培养⼈才讲台上的教师如果不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作,成为现代教育的落伍者。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的不断深化,在教学中创建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他的“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提倡学⽣要能尝试,多尝试。著
名特级教师魏书⽣也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学――讨论――答疑――⾃测――⾃结。⽐较著名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理研究所研究员卢仲衡教
授,“⾃学辅导模式”,就是主张“先学后教”。
  2、教学内容和学⽣实际情况是影响教学风格的⼀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教学⽅法和教学⼿段,如⼩学数学包含:⼩学数学的概念、计算、问题解决、⼏何等不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能⼀成不变的,应在⾃⼰形成的较稳定的风格基础上去应和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如:⼩学数学概念“1”,谁能见到真正的“1”,我们只能见到⼀棵树、⼀⽀笔、⼀个⼈、⼀头⽜,⽽绝不会见到作为数学概念的“1”,数学概念的这种抽象性就决定了⼩学数学的学习,就要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经历⼀个将感性材料在脑海⾥来回辨析,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特别是新概念的引⼊,概念形成,更要关注如何给学⽣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在学⽣头脑中建⽴起清晰的表象。
  俗话说:“⼀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学⽣对教学内容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作为⽼师,不能按照预设⼀味寻求答案标准性,⽽应注重课堂的⽣成性。由于学⽣实际情况的不同,⽐如:学⽣的年龄⼤⼩,智⼒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好坏等等也会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产⽣极⼤的影响。
  3、学校的教学民主和氛围
  学校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校内的教学民主和研究氛围、学校对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学⽣状况、教学设施等等。在⼀个宽松的、民主的、探索的教学艺术环境⾥,教师经常研究切磋不同的教学观念、教学⽅法、教学⼿段,取长补短。这对于教师教学⽔平的提⾼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是极其有利的,特别是年轻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新鲜的东西,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对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产⽣积极的影响。
  4、学校对教与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将起到导向作⽤。⽬前学校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存在种种弊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着重考查学⽣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和再现情况,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和统⼀化。没有给学⽣的独特阐释和创新理解留下必要的空间。从⽽造成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
  数学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的是为了学⽣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评价⽬标多元和评价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数学学习的⽔平,更要关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认识⾃我,建⽴⾃信。因此,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产⽣重⼤的影响。
  5、教学设施及学校环境
  上世纪⼋⼗年代那种“⼀⽀粉笔,⼀本书就可以⾛上讲台讲课”早已过去。随着教育事业的⽇新⽉异,随着课程改⾰的逐步
深⼊,具有图,⽂,声,像合⼀的特点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们的重视。它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多媒体技术如何恰当地与⼩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改变教学⽅式和教学⼿段,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拟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影响到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学数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注意的⼏个问题
  1、做有激情的智慧型的⼩学数学教师
  教学是⼀门艺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个不喜欢甚⾄厌恶⾃⼰所教学科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也难以形成⾃⼰的教学风格。
  激情是⼀切艺术之母。激情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疯狂,⽽是你对⼩学数学这门学科深沉的爱,在平时的交流中要让学⽣感到⽼师同他们的关系是⾮常重要的。⽆视学⽣或者看不起学⽣,可能使学⽣产⽣强烈的痛苦,摧毁⾃信,酝酿敌视。当然我们热爱学⽣,就要在我们的⾏为中清清楚楚地表露出来,热爱学⽣包括对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欣赏。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的⼀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度抽象性和⼩学⽣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盾。对学⽣有建设性的想法,要尊重理解,
并给予赏识性评价,少说“你不⾏,你不对”多说“你真⾏,太棒了”让学⽣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潮迭起,充满⽣机。
  2、要有清醒的⾃我意识
  ⾃我意识是⼀个⼈对⾃⼰的认识和评价,是对⾃⼰⼼理倾向、个性⼼理特征和⼼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具有⾃我意识,才能使⼈对⾃⼰的思想和⾏为进⾏⾃我控制和调节,使⾃⼰形成完整的个性。⾃我意识的内容包括智⼒因素和⾮智⼒因素,在智⼒因素⽅⾯,要全⾯了解⾃⼰在观察⼒、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特别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具有⾼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不同于其他学科。例如对于⾃然数的认识:1,2,3,…,101,102,103,…,1001,1002,1003,…⽆限制地继续下去时,很远很远的⼤数是决不可能由真实事物中直接抽象出来的,⽽只能依靠⼈的想象。这种想象的数,实际上是⼈的思维的产物,把它看成是⼀种“理想元素”。类似地直线的⽆限性,有理数的稠密性,实数的连续性等概念,也都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不可能直接为⼈们所感知。⾮智⼒因素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因素。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属于哪种⽓质,胆汁质、多⾎质、黏液质、抑郁质,因为不同的⽓质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因⽽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教学风格。可见,这种知“⼰”是相当重要的。
  3、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陶⾏知先⽣说过:“惟其学⽽不厌,才能诲⼈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味,要想教师⽣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了。”⼜说:“好学是传染的,⼀⼈好学,可以染起许多⼈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须有好学的先⽣。”换句话说,要想学⽣好学,必须先⽣好学。惟有学⽽不厌的先⽣,才能教出学⽽不厌的学⽣。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教师⼀旦停⽌学习,教师的⼯作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的本质,会觉得⽣活毫⽆意义,会沮丧⽽没有活⼒。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在推陈出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泛的应⽤,作为⼀名教师如果没有坚持终⽣学习的思想,就不会达到⼀个新的境界,因此不断地学习就成为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所以作为⼀名教师勤于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分重要了。
  4、要有⼀个良好的⼼⾥定势
  定势理论认为,定势是指⼀定的⼼理活动所形成的⼀种预先的⼼理准备状态,它使⼈们以⽐较固定的⽅式去进⾏认知或作出反应,并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起到正效应;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学数学教师的⼼理定势对⼩学数学教学有较⼤影响,积极的⼼理定势推动教学的进展,消极定势妨碍教学的深
化,“⼀朝被蛇咬,⼗年怕井绳”,即反映认识上的⼼理定势,⼜具有强烈的情感⾊彩。教学风格的形成
有赖于⼀种稳定的积极的⼼理定势,⼼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由、宽松、安全的⽓氛可以使⼈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既要强化⼼理定势,⼜要适时地突破定势的束缚,不断完善⼼理结构,从⽽形成⼀个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式的教学风格。
  总之,具有独特的稳定的教学风格是每⼀位⽼师的追求,不是名师、特级教师才有的追求。教师的全⾯成长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只有通过每位教师的刻苦努⼒,不懈的追求,从现在开始,从你的每⼀节课开始,朝着⼀个属于⾃⼰的⽅向发展。
  ⼩学教育学毕业论⽂篇2
  【摘要】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类在视觉艺术⽅⾯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科学的教育⽅法和⼿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于提⾼学⽣的⽂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的能⼒上。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培养智⼒发展
  ⼀、课题的依据及指导思想
  1.《美术教学⼤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的、性质、任务,并要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全体学⽣
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能⼒、发展智⼒上。在教学中利⽤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进⾏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进
⾏简单训练的同时,进⼀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全民族⽂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新。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体⼼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的素质是⼀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都不健全。
  3.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的智⼒,学⽣的素质如何,与其本⾝智⼒有着莫⼤的关系。智⼒,包括了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教育⼼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的智⼒发展和创造⼒的提⾼有着⼗分重要的作⽤。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的是寻种种机会,⽤种种⽅法训练⼉童⾝⼼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由⽣长发育。
  ⼆、课题的实验和策略
  1.遵循四⼤原则,开展教学实验。美术教学除了遵循教育学提出的教学原则外,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及⽬的任务和教学规律,还提出四项原则:
  ①审美原则,对学⽣进⾏审美教育,培养学⽣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区别美与丑的能⼒,通过参与学习逐步提⾼审美能⼒,陶冶学⽣⾼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发展学⽣智⼒的基本保证。
  ②直观性原则,重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现代先进教学⼿段,帮助学⽣掌握知识,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看本⾝就是⼀种创造性活动,需要⼀种努⼒。”培养学⽣正确的观察⽅法,深⼊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的观察⼒、记忆⼒,进⽽促进学⽣的智⼒发展。
  ③实践性原则,引导学⽣通过实践掌握美术双基,通过参与实践,⼤胆表达的过程中提⾼学⽣眼的观察⼒、脑的思维⼒、⼿的操作能⼒、培养学⽣眼、脑、⼿的协调运⽤。
  ④创造性原则,这是研究的重点,创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艺术学科要培养学⽣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其他⽅⾯的综合性的有造才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种适合培养学⽣创造性的环境,另⼀⽅⾯,充分发挥学⽣的想象⼒、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可以襄括世界。”从形象思维⼊⼿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的形象思维能⼒,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的培养。
  2.⼤胆改⾰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乡⼟教材。开展第⼆课堂,依“纲”还需靠“本”,我们使⽤的美术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体现了美、新、活三⼤特点,有利培养学⽣审美能⼒,发展学⽣的智⼒,在课程内容安排时,我们作了⼀些调整,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增加乡⼟教材及有地⽅特⾊的教材,使学⽣对家乡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使他们学会结合⽣活,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学校,还增设了陶艺、电脑美术等课程。各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组,学⽣的艺术素质和美术技能往往是在活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因此,坚持开展第⼆课堂、美术兴趣⼩组活动使学⽣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掘,综合素质也在活动中不断提⾼。
  3.实⾏开放性美术教育,发挥学⽣的主体作⽤。改⾰课堂教学,营造民主、⾃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师⽣平等,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智⼒因素,发挥其各⾃的专长。课堂教学⼒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为主体,使学⽣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设法激活学⽣的原动⼒,最⼤限度地把他们的智⼒潜能发挥出来。
  ⾯对21世纪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既是机遇⼜是挑战,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段的发展和提⾼,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校园⽹络化。要使⾃⼰不掉队,与时代同步,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提⾼⾃⾝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平。前段,我们绝⼤部分的美术教师已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试,促进了⼤家的计算机学习,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有关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根据教学教学的需要,设计制定相应教学课件,以进⼀步提⾼教学质量,在新的学年,我们在安排教研活动时,就注重开展有关
美术CAI课件设计制作的讲座学习。同时也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踏踏实实为美术教育发展,为培养⾼素质的⼈才作贡献。
  ⼩学教育学毕业论⽂篇3
  【摘要】
  ⽬前,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导致学前专业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法陈旧,培养的幼师⼈才难以适应幼⼉园教学改⾰的需要,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门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学的教学改⾰势在必⾏。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幼⼉园⼈才培养⽅案;教学创新
  幼⼉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优秀的幼⼉教师,对幼⼉发展有很⼤的促进作⽤,对孩⼦的⼀⽣有着重⼤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教育⼯作者的,她们将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者,⽽⽬前这⼀专业的教学还没有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开放教育学前教育学教学进⾏改⾰与创新。
  ⼀、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学⽣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积极主动性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幼师学⽣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乐学、会实践、会教,从⽽培养优秀的幼⼉教师。
  ⼆、强化实训教学,改⾰教学模式
  课程改⾰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的实际操作能⼒,灵活运⽤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案例教学,树⽴学⽣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从⽽影响幼⼉的发展⽅向。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步步把学⽣引⼊教学情境中,让学⽣⾃觉独⽴思考问题,从⽽出问题解决的⽅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学⽣的实践能⼒
  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幼⼉的真实⽣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模拟练习,如:让学⽣发挥⾃⼰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表演智⼒游戏。第⼆,给学⽣提供⾜
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园进⾏全⾯的了解,通过与幼⼉的接触,发现⾃⾝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式,完善⾃⼰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评价,调整考试⽅法
  课程评价的⽅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阶段性评价。如若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可采⽤的课程评价⽅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评与学⽣互评,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调整改⾰眼前的考试法,发挥学⽣各⽅⾯的才智,下⾯就列举了⼏种考试⽅法:
  学⽣命题的考试⽅法,此考试法主要考查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是⼀门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先要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付诸于实践活动中进⾏深层次的理解。采⽤学⽣⾃由命题的⽅式打破了传统考试中学⽣的被动局⾯,内化了学⽣的知识。具体做法:
  (1)教师带着学⽣进⾏全⾯的复习,此过程中要强调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分值⽐例等。
  (2)根据全体⼈数,把学⽣划分为⼏个⼩组,组成员分⼯合作,共同组建⼀套完整的试卷,然后各组之间互相审核,进⾏整理
  (3)把修改后的试卷定为考试试卷,各组互换试卷进⾏答题,最后由原出题⼩组进⾏批阅,确定考
试成绩。
  2.记录案例后的抽签考试法,着重考查学⽣的实践能⼒。学前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会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把学⽣分为若⼲⼩组,两⼈⼀组,要求学⽣记录四个案例。
  (2)由各⼩组对所记录案例分别提出问题,以题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附上相应的分析见解。
  (3)最后把修改后的记录案例交给⽼师,由⽼师负责学⽣的抽签考试。
  (4)案例记录⼩组评定成绩,教师进⾏监督和补充。
  3.⼩组合作的实践考试⽅式。给学⽣提供⾜够多的见习机会,让学⽣对幼⼉园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结构有⼀定的了解,对不同阶段的实践内容进⾏考核。具体考核⽅法及内容:
  (1)把学⽣分成⼏个⼩组,创设⼀个符合幼⼉特点的游戏结构,游戏结构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运⽤材料和⾊彩的独特性,对学⽣进⾏综性的评价合。
教育学论文  (2)让幼⼉表演游戏,此过程中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特点,并以此为考核标准。
  (3)开展具有特⾊的主题活动,让学⽣⾃由发挥,⾃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要把重点放在学⽣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的创新能⼒和实际操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