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福》中四婶形象的几点思考
唐 敏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中南路20号宜昌英杰学校高中部
《祝福》中鲁镇的各人等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没有多大改变,鲁四老爷“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几个本家和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而在这“祝福”气氛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祥林嫂了。故而,历来研究《祝福》中人物的学者们,大多把笔墨聚焦于祥林嫂。同时,把鲁四老爷看成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而四婶、卫老婆子、柳妈等人则成了害死祥林嫂的“帮凶”。这样一来,四婶等人都成了没有多大“个性”的“扁平人物”了。
爱•摩•福斯特在他的文艺批评专著——《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概念。与性格复杂,能够表现生活广度和深度的“圆形人物”——祥林嫂相比,作为依附于鲁四老爷的四婶,性格单一,稳定性强,似乎是坚定站在自己丈夫这一方的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其作为“扁平人物”似乎已没有多少可写性了。
但笔者认为,四婶的形象,不能仅仅从其所属的阶级立场去武断地给她定性。我们应该本着从人性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努力还原一个真实而意蕴丰富的“四婶”形象。
祥林嫂原文
一、精于打算的地主太太
作为“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家的太太,四婶主持家务,实乃分内之事。何况在强调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的理学看来,“男主外,女主内”是不得僭越的祖宗之法。所以,四婶的本分就是把整个家庭的生活安排好,把鲁四老爷服侍好。
鲁四老爷家境殷实,每到“祝福”的大典之际,“杀鸡,宰鹅,买猪肉”都是少不了的“福礼”,也免不了放鞭炮,“年年如此”。但处在中国社会神经末梢的鲁镇,也感受到了外来新思潮、新事物的冲击。那么鲁镇谁最害怕呢?谁的利益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呢?无疑是鲁四老爷家。所以,四婶显然得更多地考虑家庭的日常开支了。
四婶肯雇佣寡妇祥林嫂,多少还是违了鲁四老爷的本意,因为“四叔皱了皱眉”不大满意,“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四婶肯留下祥林嫂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
1、好用省心的原则。
女工的时间节点是在冬初,离“祝福”的日子不远了,此时得急需个女工尽快熟悉家里的日常生活,尽快进入工作角。祥林嫂是结过婚,懂得操持家庭日常生活的女人。祥林嫂“
做工毫没有懈,事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而后来,祥林嫂被婆婆绑回去卖掉,四婶家新雇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四婶“左右不如意”,以至于“还提起祥林嫂”。直至后来,祥林嫂死了贺老六,没了阿毛,再次回到鲁镇,四婶不顾“晦气”,收留其在家做工,也主要考虑到其“驯熟”、“老实”。可见祥林嫂在四婶眼里是一个多么不可多得的好用听话的女工。
2、工钱便宜的原则。
祥林嫂死了当家人,出来做工,初次受雇于雇主,没有工作经验,自然在工钱的多少上是无法讨价还价的。尽管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但四婶也还要考核试用一下,这也体现了四婶的精明审慎。“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精于打算的四婶当然不会让这么好的女工离开自己家的。“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事实证明了四婶这一决定是多么的明智和正确。“五百文”在当时购买力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原文中说卖掉祥林嫂,她的婆婆“到手了八十千”,祥林嫂捐门槛“价目是
大钱十二千”,通过简单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四婶给祥林嫂开的工钱报酬是很低的。这也足以说明四婶是一个多么会剥削的地主太太。
二、拥有些许悲悯情怀的女人
四婶身上除了阶级属性外,鲁迅先生也发掘出了超越阶级性的因素——人性中的悲悯情怀(尽管这“悲悯情怀”如游丝那么细小)。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祝福》中四婶听到卫老婆子说祥林嫂被绑回去不几天就嫁给了贺老六时,四婶“惊奇”说道:“啊呀,这样的婆婆!……”,言语中透露着对祥林嫂婆婆做法的不赞同。